赵佑熙没理会他,继续对戚长生jiāo代:“有什么事,你就用信鸽向我汇报,比如……”说到这里,他略略停顿了一下,“有没有人向姑娘提亲,沈府的人对她的终身大事又有什么安排。”
小福子实在忍不下去了,斗胆开口道:“世子既如此在意俞姑娘,这么怕她被别人抢去了,为什么不直接向沈府提亲呢?等名分定了,不就……”
“你懂什么”,赵佑熙表qíngyīn郁地打断他的话:“别说太妃根本不会同意,就算她同意,沈府那边也不好对付,他们家打的是什么算盘,我不信你们看不出来。”
“是”,世子身边的人,对这一点自然是dòng若观火:“不就是想让世子娶他们家的姑娘吗?”
赵佑熙的表qíng有些无奈:“如果我贸然向沈府提亲,除非当天提亲当天便娶,否则,就算表面上不敢怎样,背地里也会使绊子,甚至玩些不入流的手段,让我们结不成亲。”
小福子道:“世子顾虑得是,人嫉妒起来是很可怕的。”
戚长生担心的则是别的:“太妃那关恐怕更不好过吧。”
赵佑熙点了点头:“我知道,所以我原本想来个先斩后奏,先引荐一下,在太妃那里备个案,免得以后吓到她了。”
“先斩后奏?”小福子仔细琢磨这句话,然后惊跳起来:“天那,世子,您也真敢想……”
赵佑熙笑而不答,眼睛转向窗外,脸上出现了可疑的红晕。
小福子还有些不敢置信:“您真是这么想的,先……先斩后奏?”
赵佑熙瞪了他一眼:“不然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有这个最快、最见成效。别忘了,安南王府有遗训,只准娶妻不准纳妾,每代只生一个儿子,免得因疼惜幼子而冷落了长子。当年王妃不也是……”
因为事涉自己的亲生母亲,他就没再往下讲了,但两人已然听明白,因为这是王府最有名的公案之一,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话说现任安南王赵延昌做世子的时候,也是被无数女人觊觎的。他和自己的儿子不同,基本上来者不拒,都和她们秘密保持往来,反正只要最后大婚时仅娶一个,就不算违背了祖训。却没想到,饶是他防范措施做得再严密,仍有人珠胎暗结,只得匆匆迎娶过门。
这也是安南太妃跟安南王妃一直面和心不和的主要原因。太妃原本属意的是自己娘家的一个堂侄女,准备来个亲上加亲的,谁知被别的女人挺肚上位。虽然孩子生下来人见人爱,让她疼进心坎里,可对这个媳妇,总有些芥蒂。
赵佑熙曾揣摩父王的心意,虽然不见得有多爱他的母亲,但恐怕更不愿意迎娶太妃中意的人,所以一旦得知他母亲怀孕,便也毫不抗拒地成了亲。
表面上,他父王是没有纳妾,但外面偷偷养了不少qíng人。像这种家眷滞留京师,藩王留守封地的规定,对他父亲而言只怕是求之不得吧。
他见多了母亲人前欢笑人后落泪的悲凉,发誓等自己长大后,一定要找个真正喜欢的人才成亲。不然,娶回来又冷落在家里,自己再出去鬼混,多没意思,有陪外面野女人的时间,还不如练练功。
所以,他不许那些心怀鬼胎的女人出现在自己身边,就是怕再重演一次父王母妃当年的事。三丈之内不许出现女人,这样总不至于有人挺着肚子说是他的种吧。
这时小福子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俞姑娘还不满十三岁,就算您先斩了,她也未必能‘奏’啊。”
一根毛笔准准地丢在他的脑门上,赵佑熙骂道:“乱说什么,我有说现在就要怎样吗?她还小,我先带在身边一两年,等她习惯了我,不就什么都顺理成章了?”
“是,还是世子英明。”小福子忙拍马屁,心里却想的是,还一两年呢,今天这事闹得这么大,尤其俞姑娘出去的时候又是大摇大摆从前门走的,肯定早有人报到太妃那里去了。这祖孙俩只怕还有得磨呢,太妃的权威不容挑衅,世子更不会受人摆布,只可怜了他们这些做下人的,可千万别受池鱼之殃啊。
第一卷 侯府寄孤女 第五十二章 东窗事发
戚长生从漱玉楼退出来后,还没回到自己所住的院落,就被太妃派来的人叫去了馨悦馆。
qíng知是世子“掳掠民女”之事走漏了风声,他本以为会大大挨一顿训斥的。毕竟,下令的虽是世子,具体执行的帮凶或从犯可是他。
太妃却只是喝着茶,轻言细语、慢条斯理地问他:“听说世子要你留在上京?”
消息传得这样快?戚长生很快过滤了一下跟世子谈话时曾到过现场的人,窗外走廊里值守的几个护卫不用怀疑,那都是从小培养的死士;小福子也不可能。唯一有嫌疑的,就是曾送过茶点的小云了,看来等会要提醒小福子留意一下。世子这样胆大妄为,行事不按规矩,身边可不能留个有异心的人整日寻他的错处。
心里琢磨的时候,嘴上也没敢耽误了回话:“是的,世子说京城的府邸也需要有人留守。”
太妃似笑非笑地说:“那为什么要单单留下你呢?你一向不是世子最得力的亲随吗?”
戚长生只有苦笑的份,说实话吧,对不起世子;不说吧,眼下太妃这关就过不去。主子们有分歧,苦命的下人便做了夹心饼。
坐在一旁的王妃见戚长生低头不语,勃然怒道:“都是你们怂恿他gān的好事!他腿伤被禁足,你就替他跑腿拉纤;他来别苑,你就替他把姑娘掳来。养你们这些不问是非黑白,只知一味趋奉主子的废物有什么用?我看你也不用留守了,直接给我滚出安南王府!”
“咳”,主位上的太妃皱起了眉头,也不知是不满王妃cha话;还是觉得王妃措辞不当,有失王妃体统。
王妃素来畏惧婆婆,立刻知趣地闭嘴。太妃把茶杯放在侍立一侧的丫头手上,抿唇淡咳了几声,再开口时,依旧是不急不徐的语调:“下人听主子的命令做事,也不算大错。世子让你留京,想必是为了那位俞姑娘吧?”
“是”,事到此间,戚长生也不能否认了。
“留下也好,把人看紧点,别出了什么乱子,让世子挂心。”
戚长生以为自己听错了,连王妃都有些不敢置信,着急地看着太妃问:“母妃真要让那个小孤女……”
话未完,就被太妃挥手打断,继续对戚长生jiāo代说:“世子吩咐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别因为主子远在南府,你就敷衍了事。”
“属下不敢”,戚长生满腹狐疑,可他是什么身份?除了俯首答应,再不敢说别的了。
戚长生走后,王妃yù出声相询,太妃已经笑着转向她道:“我们明天就回南府了,你好像还没向沈家辞行吧?”
王妃乍听有些懵懂,为了安全起见,她们不是谁都没辞行,准备明早悄悄动身的吗?
待看清太妃脸上那隐含算计的笑,霎时想通了关节,起身回道:“您不说臣媳还差点忘了呢,时候也不早了,臣媳这就叫人备车去。”
太妃点了点头说:“去吧,回来的时候顺道把玉璇和瑞敏也带来。我们府里什么都有,就是缺了女孩子陪着说笑,我自己没福气,没生个贴心的女儿,你也是,有时候,还真羡慕别人家一屋子花朵儿般的姑娘围着转呢。”
王妃喜出望外,连声说“好”,随便让人备了几样点心就出发了。
看着王妃的背影消失,太妃才对身边的人吩咐道:“怀袖,你带着人去把清瑶姐妹接来,就说我邀请她们去南府做客。”
吴清瑶和吴素辉都是太妃的侄孙女,作为太妃的陪房,聂怀袖自然更倾向于自家姑娘,忙应了一声“是”,临走还补上一句:“早该这样了。”
太妃没吭声,半躺在罗汉chuáng上闭上了眼睛。
她本不想这样bī世子的,她从小疼到大的乖孙啊,又是个习武的孩子,怕的是拘束,喜的是自由。所以眼看都十六了,她也没急着押他入dòng房,总觉得这孩子还没开窍呢,不是一见女孩子就厌么?既然不会重蹈儿子当年的覆辙,暂时也就不用那么着急。
可没想到,她一时疏忽,竟差点让个一无所有的小孤女登堂入室!曾氏虽不如她的意,好歹是通政使的嫡女,也算门当户对。她的儿子荒唐归荒唐,在女人的选择上,大方向是没错的,婚前有关系的女人,都是名门闺秀;婚后则清一色是欢场女子。
夫婿早亡,儿子又沉迷酒色,少年时惹了无数的桃花债,要不是有祖训在那挡着,早被bī着娶了成群的妾。为安抚那些女子和她们的家人,她暗地里不知赔了多少笑脸,贴进去多少银子。安南王府能至今屹立不摇,全亏她苦苦支撑。她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孙子身上,怎容一个小孤女出来破坏!就凭那小孤女的出身,也知道眼光浅,见识短,怎么做得了安南王府未来的主母。
但她不想和心爱的孙子起正面冲突,所以,小孤女就让沈家去对付吧。沈家处心积虑要把女儿嫁过来,数次旁敲侧击探口风,都让她打马虎眼混了过去。可到底没死心,留着一个十六岁的嫡女不肯许亲,不就是还存着一丝指望?
她对自己说:这次无论如何也要让吴家的闺女嫁进来,要不然,等她一死,吴家就等于断了这门显亲。吴家的爵位也跟沈家的一样,已经传到了第五代,沈家的子孙中还有几个争气的,吴家却尽出酒囊饭袋之徒,靠着她给的银钱,整日花天酒地。吴家若失去了王府的支援,很快就会衰落下去。
山水园里,俞宛秋难得高雅一回,奏琴之前先焚上一柱百合香。
香未完,文氏的丫头青儿悄悄到访,附耳告诉了她一个消息。
青儿走后,俞宛秋在几双关切的目光注视下,淡淡一笑说:“我们可能要搬家了。”
几个人大惊失色,忙问发生了什么事。
俞宛秋只简短地说了一个词:“东窗事发”。
说完,想到这个时代的人并不知有南宋,又摇了摇头,倚着窗子轻喃:“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你到底还是给我惹下了大祸!虽说迟早总得走,可就这样在众人的鄙弃与嘲笑中落荒而逃,终究有些不甘啊。”
——————————分隔线
看书评区在讨论现任王爷跟许多女子保持秘密关系的可能xing,我想说的是,高门大族的男女之防从来只是假象。贾府里该防得厉害吧,有什么活动,男宾和女眷一律分开,连自家人也一样。可照样有公公扒灰,嫂子和小叔子暧mei,连府中塾师的孙子都敢公然调戏凤姐。
52书库推荐浏览: 蓝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