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大不如妻_一个女人【完结+番外】(3)

阅读记录

红裳一听老太爷的话,便知道虽然没有得老太爷的欢心,但却也没有让他老人家讨厌,心下便松了一口气儿。

老太爷话中提到了新媳,红裳便知道该她上前全礼了——她可是新媳妇第一次见公婆,是必要敬茶的。

红裳走上前去一步拜倒在地:“儿媳红裳给老太爷请安。”拜了三拜后接过一旁丫头手中的茶奉了上去:“老太爷请饮新人茶,儿媳祝老太爷福寿双全。”

老太爷点了点头:笑着接过了红裳手中地茶吃了一口。然后道:“起来吧。一路上辛苦你了。”

老太爷一面说着话。一面摆了摆手。一旁自有丫头端出来了一个木托盘儿。上面摆放着一块玉及一个红包:“新媳。这是见面礼。你以后好好地相夫教子。早日给我们赵家开枝散叶。”

红裳又拜了一拜方才起身:“谢老太爷地关怀。儿媳不辛苦。长者赐不敢辞。儿媳谢老太爷地赏。”

然后又转而走到右首地老太太跟前拜了下去。也是三拜后奉上了茶。可是老太太接了茶却没有饮。她静静地看着红裳道:“我听闻你们家原是经商地。后来你地哥哥考取了功名。一家人才脱了贱籍。是不是?”

红裳听到老太太地话心里一颤。幸好她是低着头地。旁人看不以她地脸色——红裳地脸色已经变得有些苍白了:因为老太太所说地这些事qíng她有些是压根儿不知道地!

老太太所说地话红裳怎么可能会知道?红裳到现在都还不知道自己身体本主儿地父母长得是扁还是圆呢——她回门儿地时候可只见过本主儿地兄长;二来因为老太太这话地用意——刚刚见面就要给她脸子看吗?这多少有些不太合常qíng。难道就因为是所谓地贱籍吗?

红裳在心底重重一叹:她担心了许多事qíng,却没有担心自己是什么贱民——她本主儿的哥哥也是个官儿呢,她哪里会想到家中原来是商人呢。所谓的贱籍就是指商人的身份,这个时代的商人身份可是低人一等的。

红裳明白老太太的意思,她是个商人之女,虽然兄长考取了功名,但她的父亲依然不折不扣是个商人!赵府这样的官宦之家,最讲究就是门第了。只这一样,红裳就知道自己是不会入婆婆的眼了。

红裳心下一叹:好在老太爷似乎没有对自己表示出过多的反感来了——这也是红裳在做自我安慰了。

红裳虽然只一时间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碍,但是她依然以平静的声气儿答道:“回老太太的话儿,是这样的。”

红裳想既然自己不知道详qíng,那么多一句话她现在也不敢说——怕说多漏出了什么破绽:老太太知道的这些,一定是赵一鸣写回来的信上所说,赵一鸣知道的事qíng要比老太太多的多啊。

红裳更加谨慎小心起来:原本就打算少说多看的,现如此她更是打定了主意,她是要惜言如金,至少可以保证她少说少错。

老太太慢慢的以茶钟儿的盖子抹着茶沫儿:“媳妇,我问你这事儿呢,也没有其它的意思,只是提醒你,我们家不比你们那商贾之家,你既然已经成了我们家的人,那说不得就要遵我们家的规矩,日后莫要说出什么‘我们家原是什么什么样儿’的话来,那可就——”

老太太说着话,把茶钟儿的盖子猛然间盖上了,因为用上了力,所以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响声儿。

红裳知道这是老太太在给她下马威,她一面听着老太太的话,一面慢慢的把微笑又堆到了脸上。

老太爷这时候咳了一声儿:“鸣儿一路奔波,想来也累了,你还罗嗦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来日方长,有什么媳妇不懂不会的你慢慢教也就是了。现在还是让他们下去洗一洗更衣,也好用过饭后再好好的歇一歇,连日赶路想来都已经累坏了。”

老太太虽然不太满意老太爷不让她往下说,但当着儿子媳妇的面儿,还是依了老太爷。她喝了一口茶后才慢慢的对红裳说道:“你以后要谨守妇道,好好侍候我们鸣儿,相夫教子、奉养双亲是一个媳妇的本份儿,你可记下了。”

老太太的话虽然不太中听,可是红裳还是微笑着答道:“回老太太的话,儿媳已经记下了。”

老太太还想再说时,老太爷已经说道:“鸣儿,你还不带着你的新媳妇回房去梳洗更衣?去吧,去吧,你们收拾完了,回头我们一家人再好好叙话。”

老太太却嗔了老太爷一眼:“我给媳妇备下的见面礼还没有给呢,你着什么急?头一次媳妇敬茶,我做婆母的却没有给媳妇东西,传了出去,岂不让人笑语我们赵家苛薄了媳妇?”

老太太说完了话后,终于把红裳敬上的茶吃了一口,一旁的丫头又托了一个木盘上来,上面摆放着一本女戒,一对翠绿的玉簪,一对金钗,还有一个红包。

红裳带着笑意谢过了老太太的赏:她当然也知道那本儿女戒是什么意思,不过现今就算是知道也要假做不知的好。

红裳全了礼后,赵一鸣这才上前和红裳一起对父母行了礼告退出屋而去。

红裳知道自己已经不得婆母喜欢了,至于公爹吗?应该是看在这桩亲事儿是赵一鸣的上峰保得媒,所以才勉qiáng接受了自己吧?想来也不是十分喜欢自己才对。

不过红裳倒并没有打算以后要对公婆来个事事逆来顺受:她是二十一世纪的人,孝字对于她来说自与古人有些不同。

红裳不认为做媳妇就要委曲求全,一定要讨得赵老太太的欢心不可——能和婆母你欢我笑当然最好。

红裳对于赵老太太的要求并不高:婆婆不是妈啊,她很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儿。日后要如何同老太太相处呢?红裳的眉头皱了起来:她还要看一看赵一鸣的意思才好决定。

想到这里,红裳看向了身旁的赵一鸣。

老太爷看到老太太送给媳妇的四样礼,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老太太:新媳的见面礼当然要成双成对才可以,约定俗成就是一件实物再加一个红包,而老太太为了弄一本女戒上去,却多出了一对金钗才全了礼。

老太爷是真不明白老太太这样破费,就只为了给新媳一点儿颜色看看,这有什么好处?

老太爷叹道:“夫人,这也怪不得她,你这又是何苦呢?你这个xing子——”

老太太答道:“我这xing子一辈子了,万没有为了一个新儿媳便要我这个半大的老婆子改脾xing的道理。”

老太爷看了她一眼懒得理会她,倒也不是因为新媳的事qíng同老太太生气,而是同老太太讲不通道理,他拂了拂袖子起身就向外行去。

老太太道:“一鸣更衣回来就要举行家宴了,这会子你又要到哪里去?”

老太爷脚步都没有停:“我去魏氏那里略躺躺,这一晌午闹得我实在有些乏。”说着话,老太爷头也不回的自去了。

老太太气得白了脸子:“去吧去吧,一辈子都在那个狐狸jīng屋里过来的,不过就是儿子去换个衣服的空儿,也要去她的屋里瞧瞧,老了老了,更加的没羞没臊了!”

一屋子的丫头娘子都有事儿的加紧做事儿,没事儿的也不再立着,自找事qíng忙起来,所有的人都假作没有听到老太太的话儿。

感觉到红裳看自己,赵一鸣看他们也行出了很远便咳了一下说道:“夫人,刚刚让你受了一点儿委屈。不过,母亲也不是有意的,老人家总是门第关念重一些,你不要往心里去;至于你家中的事qíng,成亲之前我便知道了,所以你可以放心,为夫的没有那些门第之念;至于母亲那里,老人家嘛,已经辛苦了一辈子,所以只能委屈夫人你多忍让一二了。”

红裳闻言只能对着赵一鸣笑了一笑:赵一鸣都这样说了,她还能说什么。再说,在这个地方她还真是人生地不熟呢,一怒而bào走的下场,她不是被打就是被赶出府去——但是她能去哪里?

赵一鸣看自己的妻子似乎心事重重的样子,此时正好走到了一处背人的地方,他挥手让丫头婆子们走开,然后对红裳轻声说道:“你在母亲那里虽然受了一点子委屈,但是我们做儿孙的,不好顶撞父母,再说母亲那人原是极好的,只是听说你是商人之女,又不知道你的为人,所以才对你有些子误会。日后母亲知晓了你的为人,必会好好疼你的——母亲是个极会疼爱人的人,日久你自知。不过,近日在爹娘面前,还请夫人多担待一二。”

红裳听到赵一鸣的话后,心下一凛:古人果然是极重孝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啊。至于赵一鸣说老太太是极会疼爱人的人,红裳闻言也只能心下叹息:她是极疼爱她的子女,但这里面绝不包括自己在内。

【第三章 老太太的见面礼儿(小修)】

红裳轻轻说道:“夫君,妾身明白夫君的意思了,并且妾身原也没有什么,被夫君一说倒好似妾身有什么意思似的。”

赵一鸣趁机握住了红裳的小手儿:“夫人没有什么意思?”

红裳的脸上一红,用力挣了挣也没有挣脱出手来,小手反而被赵一鸣握得更紧,红裳脸红得更是厉害:“夫君,一会儿,一会儿被人看到了不好。”

赵一鸣笑道:“有什么不好?我们是夫妻,亲蜜些本是应该。再说了,就算被哪个丫头婆子看去了,哪个敢乱说话?有敢乱嚼舌头的看我怎么收拾她!”话虽然这样说,但赵一鸣还是放开了红裳的手。礼教不是小事儿,虽然他们是夫妻,可是在屋外还是不可以如此亲蜜,传出去一样会被笑的,尤其赵一鸣还是现任的官儿。

红裳轻轻的道:“夫君的意思妾身明白,老太爷与老太太那里妾身自会小心侍奉,有什么事qíng妾身也会问老太爷和老太太拿主意,妾身没有什么可以顶撞父母的,也不会做什么让夫君难为。”

红裳在心中暗暗补了一句:如果老太太实在太过份了,那你也就不能怪我了——日日委曲求全的事儿我可是做出不来的。

赵一鸣点头:“母亲那里我也会好好同她说一说你的xingqíng,母亲听说后一定会对你改观的,想来日后你同母亲一定会像母女一样——母亲真的是个极会疼爱人儿的人。”

红裳闻言后心下升起了一丝满:赵一鸣句句不离老太太是个极会疼爱人儿的人,如果日久老太太还是不喜自己,是不是就完全是自己的不好呢?听赵一鸣的话,可是这种意思。

红裳抬头看了赵一鸣一眼,轻轻的道:“夫君,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红裳打算和赵一鸣好好的谈一谈有关于自己同老太太相处的事儿,不然日后夫妻因此而生了误会,甚或是反目,就有些不值了——原本可以避免的事儿。

赵一鸣低笑:“夫妻二人有什么不能说的?夫人自管说来就是。”

52书库推荐浏览: 一个女人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