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之女_我想吃肉【完结+番外】(204)

阅读记录

一代一代的关系网,就是靠着这样的事qíng维持下去的。关系慢慢好了,出了大事的时候才能迅速地联系起一大批人,群殴也好,车轮战也罢,弄死政敌。
宜和长公主找上庆林长公主的第二天,新安侯家就收到了郑琰送来的四坛新酒。
郑琰是亲自登门的,弄得宜和长公主有点不好意思:“哎呀呀,还要你亲自跑这一趟,真是的,我这张老脸都涨光彩了,”说着,亲昵地牵着郑琰的手往屋里走,边走还边打量,“我可有些日子没见着你了。瞧瞧你这一脸生辉,小日子过得蜜里调油了吧?”
郑琰脸上一红:“您又取笑人了。”
“别脸红呀,小娘子能脸红,一家主母可得有气势呢。”
“哎~”
说话间已经入了正堂,宾主坐下,宜和长公主又说了一堆感谢的话。
郑琰笑道:“听师母说了,您也太客气了,使个人给我招呼一声就得了,还值您亲自跑一回的呢。再说了,八郎与郎君也不是什么生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又声明,除了宜和长公主说的两坛酒,他们夫妇还有两坛奉送,算是给同事新婚帮忙凑热闹的。
宜和长公主心道这丫头真会做事,却也不以为以现在的jiāoqíng,贸贸然派人去池家要酒,人家就能巴巴地送了来,真要这样想,她就不用找她妹妹当中间人了,是以口中也很是客气。
郑琰又陪宜和长公主说了一会儿话,郑琰以宜和长公主是娘家亲戚又是长辈,颇为尊敬。宜和长公主也喜郑琰青chūn年少养眼怡人,且行事大方,言谈举止都很和宜。两人越说越投机,宜和长公主也慡快,弄到最后几乎有种恨不得斩jī头酒huáng酒结拜的样子了。两家也算建立起了初步的友谊。
不是相府与侯府,而是池家与郭家,是郑琰自己的人脉,是她与池脩之人际关系的拓展,而不是看在郑靖业或者是庆林长公主面子上的jiāoqíng。在角色的转变上,郑琰把握得相当不错。
宜和长公主想留郑琰吃午饭,郑琰笑道:“明儿我来叨扰可好?今天休沐呢,还有些事qíng,也须得在午前赶回家去。”
宜和长公主了解地一笑:“是该回去,是该回去!”
她理解错了,郑琰也不解释,微笑出门,登车往李府而去。
李幼嘉于今跟郑家成了亲家,听说郑琰登门,非常热qíng地让李莞娘亲自迎接郑琰。不用他说,李莞娘也是乐于亲近郑琰的,见到郑琰就称“姑母”,咳咳,这要让于薇听到了,必须要嘲笑的。
李幼嘉夫妇站在堂前等候,见郑琰进来,一齐问好——京兆尹的级别,一点也不比琅玡郡夫人兼女侍中高。李氏夫妇最乐见郑琰了!李幼嘉为官多年,也常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上混,但是,说实在的,并不特别富裕。京中多权贵啊,求到京兆门下的人,真心不是特别多。郑琰引荐了个酒楼给他家收保护费,对于正面临嫁女娶长孙媳妇的李家来说,也是顶了大用了。这还是个长效的收益,如何不喜?
郑琰并不很托大,倒是先要感谢李幼嘉帮忙弄了汤小弟出来。李幼嘉道:“我并没有出多大的力,当不得七娘这般谢呢。往后七娘有事,只管吩咐。不知今日?”
郑琰道:“却是来看阿莞的,拿上来罢。”
李幼嘉夫人早见着郑琰生后一个侍婢捧着个长条匣子,此时见侍婢捧匣而出,郑琰掀开匣子,侍婢捧到李氏夫妇面前。郑琰道:“我给阿莞添妆来了。也不知道她喜欢什么样式的首饰衣裳,索xing就拿两匹缭绫罢,想穿什么。”
李莞娘一脸的惊喜,缭绫极难得,她的嫁妆里也就两匹,还让嫂子们眼馋了许久。
李幼嘉夫人已经在推辞了:“这也太贵重了,她小孩子家,别白糟蹋了好东西,还是娘子留着用。”
“缭绫虽然少了些,府上也不是置不起,也没多贵重不是?不过是我的一片心意罢了。我与阿莞相识数年,很是投缘,这是给缘份的。给侄媳妇儿的,那可得等她过门儿再说。我手头上有,自然也乐意把她们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顿了一顿,很坚定地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说完,自己心里小囧一下,这词略熟啊!
李幼嘉夫人还要说什么,李幼嘉已经先发话了:“七娘够大气,阿莞,还不谢过七娘有赐?”
郑琰微微笑:“谢什么呀?为两匹布谢我,咱们哪用这样了?”
她为什么要挑休沐日出门?工作日见不到当家人啊!见不到当家人,还谈什么政治影响?池脩之现在品级低,她再不撑着点儿,他们再个小家要什么时候才能立起来?等池脩之政治成熟,起码得熬十五年左右呢,到时候huáng花菜都凉了。
休沐日时光有限,郑琰还惦记着要回家给池脩之做饭,他今天跟李神策相约去东市蹓跶,说不定还要带李神策回来吃饭,可不能让池脩之在别人面前失了面子。出了李家,郑琰直奔于家。
于家与郑家相当熟,内外不避,济济一堂。姜氏连郑琰身边的阿庆、阿汤都熟,还打趣两句:“你们两个也越来越有样子了。”


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一家
阿汤一曲膝:“您取笑了。”又捧缭绫以赠。
姜氏也为孙女儿备了嫁妆,见了缭绫也说贵重:“太破费啦!”
“钱是王八蛋,不够了再赚呗。”郑琰脱口而出。
于元济一愣,旋即大笑:“就是这样,说得好!”
姜氏一巴掌拍在于元济肩上:“说什么呢,没见过你这样占小孩子便宜的,”也自己也摸了两把料子,颇为不舍地道,“七娘不要嫌舅母啰嗦啊,你得了好东西,总得给郎君的长辈留些啊,就这样给了我们,不大好啊。我们这里,怎么都好说,老人家那里,还是要照顾些的。”
“嗐,我有数的。”
姜氏这才让于薇接了匣子,同样要留饭,郑琰道:“我还有几处要跑呢,这婚嫁都赶在年前了,添妆,这是我私下给的,总要早些送来。天也不早了,我得回去打发郎君用了午饭,后半晌还有得忙。”
姜氏很是打量了郑琰一回:“累吧?还好没见瘦,照顾好自个儿,不然你阿娘看着也不好受。”
郑琰答应一声,熟门熟路地离了于府回家。
池脩之根本就没回家,使人回来说,到李神策家吃饭去了。正好,郑琰也省事儿,下午继续跑呗。
林蓉处同样有所赠,唐乙秀不是嫁入郑家,郑琰也一视同仁。
次后跑的是徐家,涂氏颇为感激,郑琰笑道:“也没什么,我手上正好有,想这也能看得下去就跑了这一趟。”
徐梁对郑琰是一点也不敢小看的,他总有一种“跟着郑琰混,比跟郑琇混还有前途”的错觉。
徐欣却是大大方方地接了缭绫,眼中自然有欣喜,如月华般的绫子躺在匣子时,仿佛满满一匣清泉水:“七娘慷慨。”
“喜欢就好呢。”
涂氏嗔道:“七娘别惯坏了她。”
徐少君眼中闪过羡慕,又翻腾着复杂:缭绫虽好,以郑琰的大方劲儿,如果她出嫁了,想必也会有。问题是,家里根本没有人提给她定亲的事儿。先是徐烈、徐熙娶妻,再是徐欣出嫁,将将卡到她了,没下文了。自己究竟会嫁得什么样呢?徐少君愁肠百结。她自是盼着有人能到父母面前提一提,奈何就是没人开这个口,愁呢!
即使在愁思中,徐少君也是耳听六路、眼观八方,郑琰要走,她也跟着起身,站在徐欣身后相送。郑琰根本没看到她的哀愁,客客气气打完招呼,她就走了!
郑琰还有最重要的一家没有跑呢!
郑安国要嫁女,郑琰岂能不到?
郑安国夫妇是不会计较郑琰什么时候到他们家来的,此时天色已经不早了,王氏就要张罗着去厨下看饭。
郑琰道:“阿嫂且别忙了,我还回去呢,家里还有一个等吃的呢。”
王氏这才收手。郑安国便问郑琰有何事。郑琰道:“是为添妆阿悦来的,阿兄阿嫂也知道,我得了些缭绫。”阿庆今天捧着匣子已经捧习惯了,麻利地捧出了缭绫。
小姑娘就没有不喜欢这些东西的,郑悦虽然欣喜,又带着准新婚的羞涩。父母没发话,她还是没有动。
王氏道:“郎君家中有长辈的!丫头们的嫁妆,我再攒就是了。”
“阿嫂放心,我有计较的,就是阿惟姐妹,我也预留了下来了。”说着,一个眼色,阿汤又捧出一件珍珠衫来,正是前两天富商孝敬的。
王氏坐不住了:“这可如何使得?”
郑琰道:“素日与我在一处的,我都有缭绫相赠。这衫子只阿悦这一件,好生收着,也不白叫我一回姑母。李京兆家日渐兴旺,阿兄阿嫂入京日浅,两地风俗也有差异,许多东西怕没来得及准备,阿爹作一回媒,总要善始善终。事qíng都在我心里呢。”
郑安国张口yù言,郑琰竖起右掌一推,郑安国呐呐不敢言了。郑琰又笑对郑文博道:“新妇我不曾见,却是没有这分添妆了,喜酒我却是要来照喝的。日后熟了,自有缘分。”郑文博垂手称是。
郑琰展颜笑道:“你们呀,再去我阿娘那里,她可有好准备给你们准备着呢,你们不去,她还不开心呢。”
郑安国实诚得痛哭流涕。早就拜过杜氏了,杜氏对郑悦是真心好,差点当孙女儿嫁了,出手就是一座京郊小田园:“你们到京迟,田也没置下多少,现买太仓促了,我这里正好准备了。”神马都想齐全了。郑安国愿当郑靖业的孝子,杜氏自然也拿他们家当亲人看,现在郑琰又跑来,由不得郑安国不感动。
郑琰又提供了李幼嘉家,qíng况若gān,附赠太常王柏家逸事若gān。最后对郑文博道:“人说王太常惧内,然则家业兴旺,可见不是无理之人。在这一条上你守得住了,若是新妇在旁的事qíng上有不妥之处,你也不要唯唯诺诺,再怎么样,她也是得讲理的。”噼哩啪啦,说了许多。
天都要擦黑了,郑琰才起身离去。
“明天又是去哪家啊?”
“该是太仆家吧?”
以上,是阿崔与阿汤的对话。池家人口简单得一塌糊涂,能让主母贴身侍婢忙得需要沟通才能确定讯息的,也就是jiāo际事宜了。
自十月开始,京中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场比较盛大的婚礼。结婚要择吉日不假,但是对于常年委派在外的人来说,要参加自己家中的婚礼,就得集中在这段时间里。能外派出去的,到郡守这一级,通常qíng况下得三十岁开外,刺史这一级大多数要到四十岁。当然,如果你刚好姓萧,又刚好跟皇帝有比较亲密的亲戚关系,年龄不在限制条件。
结果本朝国qíng,男子二十上下全结了婚了。到了三、四十岁家中再办喜事,要么是子女结婚、要么是年幼的弟妹结婚,后者还好说,如果是子女结婚,哪有父母不到场的道理?除非是在任上嫁娶,可一旦与京中权贵联姻,回京述职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举办婚礼的时间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我想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