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之女_我想吃肉【完结+番外】(334)

阅读记录

作为数百年来再次一统狄部的qiáng人,双鹰王的武力值是看得见的,智力值也是相当可观的。他绝不是以前那些可以任由南朝人随便抽打,又或者随意戏弄的前辈。说是“随意”,能随意的人也是一时俊彦,种种手段软的硬的一齐上,把曾经南下劫掠过半壁江山的狄部弄得yù生yù死。
眼下这一套却很难行得通了,饶是郑靖业jian滑似鬼,狄部毕竟不是他的主场,双鹰王拿出了与其现有功绩相匹配的能力,居然在这么短的时候内把青牛部给搞定了!用的办法简单概括起来也就是四个字——先打后拉。一力降十会,此时此刻,在对狄问题上,郑靖业的诡计也被双鹰王用实力给压制了一回。
yīn谋诡计玩不转,那就只有打了。郑琰耸耸肩:“真是可惜了,好在早就准备打了的。只恨现在只有萧正乾一个能挑大梁的,一个人当不得两个用。”她对战争不说一窍不通吧,所知也不甚多,生长的环境在那儿了,就算郑靖业有心培养,说的多半也是朝中之事,至于军事,她真是只有理论没有实践。
池脩之神色有些古怪:“兴许,还是有的。”
“哈?这么些年了,一时太平一时不太平的,就算明着说太平了,狄人还是会扰边。连年的战事,大小而已,有能耐的早显露出来了。就似张进书那样的,比起一群只知风雅的人来算qiáng的,对上狄人,防守是有力的,出击也是不足。还能有谁?”
就算对军事再不了解,她也知道,这样的战斗虽然说是会有一场大会战,却是少不得分兵几路前进,否则全挤到一块儿,光下饺子去了,还打个毛线!一个主帅是必须的,各路的将军也不能太矬,眼下擅长进攻的也就一个萧正乾出彩而已。前定远将军倒是随老皇帝出征过,却被萧令先安排来的猪队友给坑得提前退休了。昔年从征之将,也是老的老、死的死。
“说起来也算是半个熟人了。”
“谁?”
“袁守诚。”
咔啪,郑琰裂了:“他?他会打仗?没听说他还有这本事啊?他以前从没gān过的。不对,他怎么到边关去的?”
袁大公子的大名一直响彻京城内外,卖相好、人品好,为人随和四处跑,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满足了所有少女的梦幻,也符合时下各个阶层的审美观。所以他从十五岁到三十五岁,可以预期哪怕四十五了,也还是会有人对他闪星星眼。
是,袁大公子更像是一位大侠是没错啦,可是大侠武功再高,他也怕菜刀,不对,是也打不了大仗啊。最有名的郭大侠还不是战死襄阳城了?人家身边儿还有蓉儿帮忙呢。袁大公子本身就只是半个大侠,武力值没那么高吧?也不记得他曾入行伍,他拿什么打仗啊?
“千真万确,”池脩之感慨又憧憬,“男儿当如是啊!当初我做抚慰使的时候,也是什么都没经过的,靠着一股劲儿硬撑了下来,也是运气好,现在想想也还后怕呢。就是近的,萧正乾先前也没经过历练,现在不是照样上阵杀敌几无败绩么?可见有些本事真是天生的,没显出来只是没有遇到那个机会罢了。袁守诚,还真有这个天份呢。”
郑琰张大了嘴巴,一个音节也发不出来。总觉得这事儿有点儿玄幻啊!萧正乾先前是什么样儿她是没见过,所以萧正乾横空出世她也只是略有惊讶而已“哦,还有这么一个人”。袁守诚先前是什么人她是知道的,突然这样励志了,真是让人不适应啊!
见郑琰似乎还是有些不太相信,也许是袁守诚所为勾起了池脩之心中的豪qíng,不由把自己听来的袁大公子的事迹与郑琰分享一二。
原来,袁守诚以前被郑党搞得丢了官,过了些日子又在亲朋故旧的帮助下再得一官,皆是在京为官。他爹袁曼道觉得他总是鬼混也不是个办法,历经辛苦终于给他娶了个老婆。新娘子也不算是系出名门,寻常官宦人家的女孩子而已,难得的是脾气很好,跟袁守诚结婚三载就生了两个儿子。袁守诚觉得他也算是完成了家族任务,索xing找找关系把到手的官儿换成了个勋职跑去游历了!
人家游历是去看山明水秀、看碧海蓝天、看大漠孤烟……袁守诚游历,是去看人,哪儿有热闹他往哪儿钻。最近最热闹的地方无过于北方了,照袁守诚的推断,朝廷与狄人虽然议和,却是根本没有经历过大战的议和,根本没有保障,这仗必须打。听闻近来边境又有摩擦,他骑着头毛驴就往北边去了。
最近青牛部比较火,他就往西北方向去,正遇到双鹰王自己娶了青牛王的女儿,又给长子娶了青牛王的侄女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辈份错乱什么的,毫无压力。两部联合,西北吃紧。须知以前重点防范的是双鹰部,青牛部这里一是势力小,二是与朝廷关系也比双鹰部缓和。孰料双鹰王也会合纵联横,青牛部反戈一击,西北告急。彼时袁守诚正在西北边塞一小城里吃烧全羊,不幸守城校尉运气坏到十八层地狱,被流矢给KO了。他当时已经用盾牌护住身前了,偏就那么巧,对方为追求she程,乃是把箭she向高空,划一个开口向下的二次方曲线直扎了下来,一扎扎破天灵盖……
主将挂了,战事吃紧,听说qíng况紧急、招待自己吃烤全羊的人还被人扎死了,袁守诚豪气大发,奋勇杀敌的同时也亮出了自己的品级——还不算低——被没有主心骨的军民人等暂时接受了。
袁曼道给儿子起名字的时候一定没有想过这货还真的会“守城”,就因为有他在,艰难地守住了城池,才使得双鹰王以西线为突破口的计划破灭,为朝廷争取了时间。
这件事qíng最神奇的地方还在于,狄人一击不成,眼见援军将至,果断后撤。反正这里打成这样,即使没能突进,一定会有援军来的,附近兵力被抽调,原来的防区就会产生空隙,到那里找补回来也是一样的。袁守诚偏偏不让他们走,狄人以为自己撤得神不知鬼不觉,袁守诚却打定主意要打打落水狗,还带兵出击,居然有所俘获。
“坏大发了……”国有良将,是件好事。虽然现在还看不出来袁守诚是不是颗流星,但较之死了的倒霉校尉,他无疑极有运气。郑琰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池脩之一愣:“怎么?”袁守诚粉碎了双鹰王的yīn谋不好吗?怎么坏大发了?如果不是这件事qíng本身不好的话,那么……“难道袁守诚与家里有仇?”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很早之前的事儿了,只记得有一段时间处得不是太好。”没仇也差不多了吧?虽然记得不算特别清楚,但是对于袁守诚前程被毁还是有些印象的。捂脸,她爹是jian臣嘛!
有个仇家遍朝野的爹,压力真是山大的啊!
池脩之沉默了一会儿:“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有多早?有内qíng么?”
“早到记不太清了,内qíng什么的,我那时候还小,哪记得清楚啊?”
“唔,也没什么。”混朝廷的,谁没几个仇家呢。袁曼道年纪已经很大了,估计快要挂了,打完仗,袁守诚就该丁忧了。一丁丁三年,回来huáng花菜都凉了!
郑琰没有再问下面的朝廷部署,估计问了,池脩之也不知道,池脩之对军事也不怎么熟悉的说。毕竟传说中的万事通也只是存在于传说中啊!军事什么的,她真心不在行,问也是白问,瞧这个朝廷也不像是智障的样子,她索xing闭嘴。
闭嘴是对的,因为就算张开了嘴巴,她也说不出什么有效建议来。把事qíngjiāo给专家去做吧!
政事堂突然忙碌了起来,虽然平时这里也很忙,处理着全国各地发生的事qíng夹杂着各种争斗,想闲也闲不下来。眼下却是集中jīng力忙一件事qíng——双鹰王南侵了。
政事堂因势利导,就地委任袁守诚接过当地防务。又以萧复礼的名义下令北线戒备,又紧急抽调军力开赴前线。这一刻,不管是郑靖业、卫王还是韦知勉、李神策抑或是李幼嘉,心中都在有志一同地诅咒着双鹰王——你等我们准备好了去打你会死啊?
当然会死啦!所以双鹰王不等你们准备好他就先过来了。
这边部队正在调动,好在这几年常有边境摩擦,更早一点还打过几场不太小的仗,整个系统已经比较熟练了,调动起来需要磨合的地方变得很小。而政事堂一直在致力于准备打一场大仗,一应准备都是充足的,最近四年还都风调雨顺,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帝国的国家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如果照这个qíng势下去,虽然仓促了一点,但是等到一应补给开到前线,也就是决战之日了。虽然现在还没有特别出名的名将,可战争从来都是可以制造名将的,经过这一场战场,胜了,天朝未来二十年的大将也就有了。
看起来形势还是很乐观的。
当然,政事堂在一致对外这个大前提下,也是各有私心的。卫王比较关注萧正乾能不能给宗室争气,顺便也想送几个儿子到萧正乾那里捞上一把功劳。时代变了,爵位不好搞啊!这难道是对他大半辈子风花雪月的报应么?弄出来一堆爱qíng的结晶,现在要给结晶们找合适的保险柜,一找就是十几二十个,要了亲命了!
韦知勉深知当年bī宫的账算是揭过去,他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扶植世家盟友什么的这个必须有!于是他及力推荐傅氏,尤其是傅宗铨“少年英雄”,希望他能有更多的锻炼机会,至少不要被撤回来。须知世家与郑党现在的关系没有bī宫前后那么亲密了,虽没翻脸,也有一点不冷不热。


第三百七十六章 庆幸
出乎意料的是,郑靖业并没有反对韦知勉的建议,用他的话说就是:“耀武军那里是傅氏一惯用熟了的,贸然派个生人过去,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反而误事。只是傅宗铨毕竟年幼,当时还是带罪去的,要给他安个合适的身份才好。前一阵儿他也算是立功了,如今正在用人之际,让他官复原品,就近掌军,就这样吧!”
韦知勉看着郑靖业,仿佛他长了八个脑袋,郑靖业心中不悦,也没有过多解释,心中却想:现在打个胜仗要紧,傅宗铨固然不差,比起萧正乾来还是次了一等,如果双鹰王拿他下手,傅宗铨讨不到好,不拿他下手,傅宗铨立不了功。关键是傅宗铨熟悉耀武军,马上就能上手,现在时间比较宝贵。
接着,政事堂经过商议,制定了战略——以全钱防御为主,拦住双鹰王的攻势,待兵源、物资到位之后,由萧正乾统领,抽调京中数名将领为辅,与边将们分作三路反击双鹰王。
计划还算凑合,郑靖业准备了这么些年,也不是没想过培养军中势力,结果养出了一批中层骨gān,顶尖的人物却是可遇而不可求,于元济老了,京城也需要有自己的势力驻守,张进书毕竟差了一点儿,事到是临头,最缺的居然是领头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最大的功劳被萧正乾拿走,坑爹的是世家还要分一杯羹,明明出力最多的是郑党!

52书库推荐浏览: 我想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