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之下,周小云只好再去寻一些公jī毛来做毽子。偏偏杀掉的两只公jī尾巴上的漂亮羽毛都被用光了,没有好看的了。大宝自告奋勇要去捉一只活公jī来拔jī毛,公jī在院子里到处乱跑。在旁边看的孩子哪还有一个忍得住的,纷纷下场帮忙。
一时间,一堆孩子为抓那只活泼乱跳的公jī东奔西跑,等好不容易公jī跑累了被逮着的时候,个个都喘的说不出话来。
周小云在一边看着笑的前仰后合。
小伙伴们拿着毽子回家在孩子堆中显摆,有好多大人被孩子缠着拔了家中大公jī的jī毛做成毽子。这个年跟,踢jī毛毽子成了村子里本年度最受孩子欢迎的游戏。
第35章 繁忙的过年(四)
到了二十九这一天,家里的墙角都被jī毛掸子扫过了,不多的家具桌椅被擦的gāngān净净。家中的年货已备齐了,周父还买了几串鞭pào回来留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放。
周父请村中一个写对联的替自家写了几付对联,用面糊贴到了门上。
正屋门上的对联是:chūn回大地,福满人家。
这幅字写的很大很工整,周小云在一旁欣赏了好久,心想明年要好好练字替家里写对联。
时间在孩子们焦急的心中似乎走的特别慢,吃完了三十中午的饭后,大宝觉得一下午的时光特别漫长。他盼着天早点黑下来,连玩的时候都有点心不在焉。
至于为什么?
相信所有孩子都知道,因为吃完晚饭就是孩子们最期待的环节:发压岁钱啦!
傍晚时,一家人都到邻村的澡堂去洗了澡。
说来,洗澡是周小云生活中一件解决不了的大问题。天暖和的时候还可以烧些热水在家里洗,一到天冷就麻烦了。村里没有澡堂,最近的一个澡堂在姑姑家那个村子里来回得一个多小时,这直接导致了周小云一个月也就洗一两回澡。没办法,只能忍着,也别嫌邋遢了,个个都这样。
过年前当然要洗趟澡gāngān净净的过年,周父还要带大宝和小宝去剃头,两个孩子的头发都盖过耳朵了。
报此想法的人实在不少,所以不大的澡堂挤满了带孩子来洗澡的妇女们。也没有淋浴,就一个热腾腾的水池,水不复清澈有些浑浊,周小云控制自己不去想到底有多少人先在池子里洗过了这回事,迅速地洗完穿好衣服,出来一看,周父已经带着大宝小宝出来了。
等了一会儿,赵玉珍抱着二丫出来了。
周父要带着儿子们去剃头,赵玉珍自然也随着到了理发店。
平时冷清的小屋子今天也是挤满了人,等了好一会儿才轮到周家父子三人。剃头的男子谈不上多高的手艺,一律把头剃成短短平平的。
周父和大宝小宝朝一起一站,个头由高到矮,一式的平头,周小云见了偷笑不已。
赵玉珍目光落到周小云的头上,周小云暗叫不妙。果然,赵玉珍发话了:
“大丫,你的头发有半年没剪了,都到肩膀上了,也去剪了吧!”
不剪!好不容易能扎个小马尾了!
周小云深知不能正面抵抗只能曲线救国的道理,笑着撒娇:“妈妈,我就不剪了吧。你看叔叔生意这么好这么多人在等着呢。”
这倒是,不少人都在等着他们一家剃完好过来剃头呢!
“可是,你的头发也太长了,梳起来多费事啊。”
赵玉珍天天家里地里忙活,几个孩子一院的jī鸭圈里的猪都得喂饱,哪还有jīng神替孩子扎小辫呢?
“妈妈,你忘了吧!我的头发都自己梳的啊,不占用你时间。你让我把头发留着吧,我喜欢扎辫子,短头发像男孩子一样。”
周小云自从头发过耳就开始用彩色的皮筋给自己梳小辫,从不用赵玉珍烦一点神。
赵玉珍无话可说,孩子头发既然不用自己替梳就随她吧!
周小云成功的打消了赵玉珍的念头保住了自己的小辫,心里也挺高兴。头发也没什么好洗发水来洗,难免有点枯huáng,不过倒还算柔顺。周小云打算着以后弄点芝麻来吃,改善一下发质。
到了家后,赵玉珍开始忙起了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年夜饭。
方桌上摆上了几大碗菜,有烧鱼有烧jī有ròu丸还有炒jī蛋,农村人都讲究过年的几大样荤菜“jī鱼ròu蛋”全都有了。
这一顿饭吃的周家兄妹个个肚子圆溜溜的,小宝吃了不少的鱼让赵玉珍很高兴。
吃完饭后,周父进屋里拿东西去了。
大宝兴奋地不得了,周小云也被他感染了,期待起压岁钱来。
平时零用钱很少几乎没有,最多给一角两角的买些铅笔橡皮。谁愿意兜里空空如也呢?可惜家里不宽裕,大宝和周小云身上有钱的机会极少。
周父开始挨个的发压岁钱了,大宝是老大先拿到了红包,打开一看是两元,“噢”的大声叫了起来。
两元钱啊,够买好多小玩意了。尤其是那种过年时男孩子爱玩的“洋火鞭”,像火柴棒大小拿出一根划着一扔就是一阵巨响,一毛钱一盒,大宝眼馋了好久。现在终于有钱买了,大宝能不高兴吗?这时大宝数学灵光起来,算算够买二十盒了,一天玩两盒都行。
周小云打开自己的一看,不出意外也是两元。她没像大宝那么夸张,很有修养的微微一笑,盘算着来年去买一支毛笔来练字。
小宝没念书压岁钱少了些就一元,就这也够小宝开心的了。拿着崭新的一元钞票和哥哥蹦做一团。
二丫最小象征xing的得了五角钱,她喜滋滋地把钱揣进兜里,惹来父母的一阵笑。
第36章 愉快的新年
天刚蒙蒙亮,周小云就被阵阵鞭pào声吵醒了。枕头旁边放了一小片糕得趁着没说话前吃了,意为开口糕取其谐音即“开口高”。
两口吃完绵软香甜的糕,那股甜意在口中久久不散。这是周小云最爱吃的过年食品了,可惜只有过年才有卖平时想买都买不到。而且这时的糕味道也非常正宗,商家都比较实在很少掺假,不像后来卖的糕有的甚至还没蒸熟。
周小云把一次都没穿过的新棉袄棉裤穿上了身,做的时候赵玉珍特地做的稍大了一些以留来年继续穿,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合身的。
周小云特意去照了镜子,镜子中的自己又大了一岁已经七岁了,个头比半年前的自己高了一些,人也稍胖了一些不像那么gān瘦了。
周小云利落的用彩色的皮筋把头发扎成两个羊角辫,衬着粉红的棉袄脸色分外白皙眼睛格外亮,怎么看都是可爱女生一枚,这才满意的出去了。
“爸爸,新年好。妈妈,新年好。”
周父和赵玉珍笑着应了,让周小云吃早饭。
早饭有菜ròu饺子叫“弯弯顺”,还有糯米汤圆叫“元宝”,吃的时候可不能乱称呼,说错了是会被责骂的。
周小云搞不懂这些称呼都是哪来的,反正照着喊总是没错的。
吃“元宝”的时候居然还吃到了一角钱的硬币,这又是一个意外的惊喜。照例这一个硬币是贴在墙上的年画上的,等过了正月十五才能抠下来用,这一角就归周小云所有了。
吃到硬币被认为是好兆头,新年有好运。赵玉珍一大早就用开水烫了四个一角硬币包在了大大的汤圆里。
周父第一个吃到了,也是眉开眼笑,直道今年会有财运。
赵玉珍也吃到了一个,再加上周小云吃的这个,汤圆就只剩一个有硬币的了。
大宝见周小云把粘乎乎的硬币贴在年画上,眼红的不得了,嚷着也要吃一个有硬币的汤圆。其实大宝从不爱吃甜的,为了一角钱和所谓的好运,这也算是大宝的巨大牺牲了。
等四个汤圆下肚还不见硬币踪影,大宝开始着急了。用筷子一个个把大碗中的汤圆夹成两半,总算如愿以偿的在碗底夹到了硬币,他乐颠颠的把硬币也贴到了年画上。
等小宝和二丫吃过饭,兄妹四人开始挨家去拜年了。
第一站就到了大伯家,大妈抓起了大把地瓜子、糖和油腻腻的炸面果子给孩子们。周小云客气着拿了一两个意思意思,大宝倒是把口袋塞的满满的。
意外的惊喜是大伯给几个孩子每人一元压岁钱,小宝虽小可也知道钱是好东西连忙接过收进口袋里。
周小云抵了抵小宝:“还不快说谢谢大伯。”
小宝依言照做,大伯连声夸孩子懂事。
二丫有学有样,奶声奶气地说:“谢谢大伯。”惹得大伯大妈都笑了起来。
大宝见有压岁钱眼早已放光了,嘀咕着和周志海冲出去买洋火鞭了。
周小云来不及阻止就见大宝一溜烟的没了踪影,只好代大宝向大伯道谢。
从大伯家出来,拜年的队伍里又多了周小霞,等走了几家后,队伍越来越庞大。从村头到村尾走了一圈,见人就说“新年好、恭喜发财”,周小云脸都笑的酸了。大过年的,见人就得是笑脸,不笑也不成啊!
待拜完年已是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总算可以休息会了,周小云心想。
还没等她想完,王晶晶和胖妞、小不点她们又冲过来找她了,拖她去踢毽子。周小云苦笑着问:“我不去可不可以啊?”
“当然不行!”几人异口同声。
周小云只得打起jīng神,无奈的跟后去了。
大年初一在拜年和玩中度过,一天下来周小云的腿都累的发软了。等不及她休息回神,第二天就开始走亲戚了。
中国人的过年特色就是吃喝,在家吃,到亲戚家吃,亲戚到自家来吃,出嫁的姑娘回门吃,带娘家人来吃,一家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吃……
总之,除了吃还是吃。若把亲戚走遍吃遍了大概得到正月十几了,一个年也就在吃中过去了。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很少回娘家的赵玉珍带着丈夫儿女回了在另一个乡的娘家。
赵玉珍娘家有姐妹三个,只有一个舅舅排行第四还没结婚。
赵玉珍排行第三,上面的两个姐姐也都出嫁了,回来时都拖家带口的。一堆孩子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吃饭时大人坐一桌喝酒,端了几样菜到小桌子上让孩子在一起吃。
二丫被妈妈抱着在大桌上,周小云兄妹三人和大姨家的两个孩子、二姨家的一对双胞胎围着小方桌吃的也很热闹。
小宝人矮够不着爱吃的有些着急,周小云拿了碗夹了些菜给小宝吃。
赵玉珍忙里偷闲看了一眼,见周小云把小宝照顾的很好也就放心了,回过头去和姐妹们寒暄说话去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寻找失落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