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和十儿也笑嘻嘻地拥着她往从前住的那间屋子走,容儿等人落在后头,面面相觑,却没有一个人跟上来,只是脸上讪讪地,站了一会儿便各自走开。
chūn瑛在屋里坐下,四周打量一圈,微微叹了口气,“真怀念……”她在这里住了大半年呢,不过屋里的摆设似乎已经变了许多?
十儿一屁股坐在她原本的chuáng上,道:“你走了以后,又有新人搬进来,原本的被铺不知被曼如丢到哪里去了,东西也叫晨儿拿了去,露儿姐姐曾打算帮你要回来的,只是晨儿一走,便不知道给谁拿去了。”
夏荷忙钻到chuáng底下拖出一只大箱子,打开翻了半天,翻出一个半旧的包袱来,递给chūn瑛:“这是姐姐的几件旧衣裳,还有些绢花手帕,我趁着她们不注意,偷偷拿出来的。还给你。”
chūn瑛接过包袱,见里面有她自己做的夏衣,也有秋玉给的旧衣裳,还有母亲用老太太赏的一块料子做的新chūn装,她还没上过身呢,本来以为这些都找不回来了,没想到还能回到她手上,她感激地握了握夏荷的手:“谢谢你,赶明儿我得了空,一定做几道你爱吃的点心来谢你。”
夏荷立刻高兴得笑眯了眼:“好啊好啊!我要吃松仁苏,唔……还有如意糕!要玫瑰馅儿的!越甜越好!”
chūn瑛笑着应了,夏荷叫得更欢了,十儿叹了口气,拍了拍她的脑袋:“你除了吃,还会什么?我走了这许多天,你怎的就一点儿长进都没有?!”
紫藤冷笑:“她这样倒好,真长进了,反倒天天生气!你是眼不见为净,我天天见那些人围着曼如转,气得连饭都吃不下了!”
十儿翻了个白眼:“你为她生什么闲气?那些人爱巴结谁就巴结谁,大家心里都有数,有几个是真喜欢她的?不过是怕丢了差事罢了。你想想,素日跟她作对的那几个,除了你我,还有谁得了好?我是因为姓王,上头有叔爷爷顶着,你老子娘是从前太太的陪房,如今的太太不好动你,夏荷是因为年纪太小,没人把她当回事。其他人,你看容儿、乡儿……从前跟曼如拌过嘴的,如今还不是都乖乖的?谁也不想落得晨儿那样的下场。”
chūn瑛好奇地问:“晨儿怎么了?我方才在院里就没看见她。”看了看十儿:“你好象也没提过她。”
“不提她也罢。”紫藤道,“我们也不知道她如今在哪里,只知道她犯了事,被撵了出去。有人说她在家待着,有人说她被父母嫁出去了,也有人说她在外院gān杂活。这里没人提起她,她也是自作自受,你就别管了。”
chūn瑛听不明白:“她到底犯了什么事?”
十儿撇撇嘴:“谁知道呀?只听说太太在这里丢了一样贵重的首饰,结果曼如在晨儿那里看见了,揭发出来,晨儿当时便被打了一顿,撵了出去。实际上到底是谁做的手脚,就只有天知道了。”
夏荷有些紧张地“嘘”了一声,飞快地跑到门外张望一番,才跑回来道:“不要那么大声,被别人听见了,咱们要挨板子的!”
chūn瑛眨眨眼,一脸诧异:“曼如有那么大权利吗?!”当初梅香在浣花轩,已经是三少爷一人之下,二十多人之上的人物了,也没到动不动就打人板子的地步,曼如没那么厉害吧?
紫藤轻哼一声:“有人拿着jī毛当令箭,偏有人真以为她得了太太的青眼,便给她涨声势,其实都是虚的。你没瞧见这几日,三少爷明里暗里都给她脸色瞧,其他人便待她冷淡了许多?”
夏荷歪着头回想,十儿便凑前些追问:“我也听说了!她到底做了什么好事?三少爷终于忍不住了?”
紫藤摇摇头:“这就不清楚了,不过她整日都管着三少爷,谁都会不耐烦的。”顿了顿,又叹了口气:“就怕太太又给她撑腰!也不知道这只催命鬼给太太灌了什么迷汤,太太怎的就那样信她?!”
后院方向传来一阵骚动,有几个丫头跑到中门上了,chūn瑛闻声也撑开窗子往外看,隐约听得后头传来几声争吵。十儿拉了紫藤一把:“走,咱们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便跑了出去,chūn瑛忙和夏荷一起跟上。
后院里吵起来的,却是胭脂与曼如。看周围人的神qíng,似乎已经不是第一回了,有人一脸气愤,有人却摆出看好戏的架势。
曼如站在廊下,气得脸都青了,只是当着众人的面,不好发作,才板着脸道:“这是你的活计,凭什么叫我做?我还要给三少爷做夏天穿的新衣,没空!”
胭脂轻蔑地笑了笑,扬起嘴角:“三少爷的新衣?我听三少爷说,新衣已经jiāo到针线房了,连他贴身的衣裳,都是露儿包了去,你做的是哪门子的新衣?”她伸出手,轻轻抚了抚鬓边,嘴边带着漫不经心地笑。她今日穿着藕合色chūn衫、玫红裙子,纤细腰间系着绿色宫绦,一头 黑鸦鸦的好发松松绾起,只cha了根水润润的绿玉簪,两朵半开的海棠花,两只耳坠子上的珍珠足有小指指甲一般大小,一晃一晃地极显眼。这一身打扮配着她的花容月貌,越发衬得她容色娇艳,加上说话极有底气,一下便压住了曼如的气势。
曼如仍是平日的打扮,只是脂粉比平日重了二分,比起胭脂却逊色不少。她听了胭脂的话,立即便涨红了脸,咬着唇,一脸快要哭出来的表qíng:“你……你不要太过分了!”视线扫到胭脂的珍珠耳坠与玉簪上,眼中迅速闪过一丝嫉色。
她身后的几个小丫头,chūn瑛瞧着面生,应该是新进来的,一个个都气愤地看着胭脂,其中一人还大叫:“你算哪根葱?也敢叫咱们曼如姐姐帮你做活?!你配吗?!”
“我为什么不配?”胭脂淡淡地瞥了她一眼,“我做的也是这院里的活,我做得,曼如就做不得了?那你们索xing不要穿新衣裳好了?原是三少爷说,曼如闲得很,很该分一半儿过去。你想说三少爷错了么?”
那小丫头一窒,胭脂眼中的不屑更深了:“你的针线若好,替她做几件也成,只是万一做得不好,就坏了曼如的名声。她除了这手针线,也没别的本事了,你若觉得无所谓,大可以试一试?”
这话说得其他小丫头面面相觑,曼如咬咬牙,盯着胭脂:“你不要太得意了,在这院里,还轮不到你作威作福!”
胭脂却浑不在意地转身往回走:“有你在,我哪敢啊?你要是觉得不满意,大可以告到太太跟前去呀?”
十儿在人后暗笑,悄声对chūn瑛道:“胭脂这话也说得忒损了,她要曼如到太太跟前说什么?说三少爷要她帮另一个丫头做活?太太哪里有空理会这些小事?”
chūn瑛笑着点点头,又听到胭脂补充一句:“啊,别忘了,这是月中就要发下去的,请你不要整天在外头晃dàng,有空多赶着些,误了大家换新衣,可就不好了。”她朝曼如笑笑:“姑娘既然自诩是浣花轩的头一号人物,自然不愿意别人瞧不起浣花轩吧?要是别院的丫头都换了新装,只有我们……”
曼如一甩袖子,便扭头进了房间,啪的一声关上门。胭脂却施施然迈动着一双金莲,袅袅婷婷地回了房。
院中众人四散,私下议论纷纷,chūn瑛和十儿跟紫藤夏荷回房笑了一通,才惊觉时间不早了,忙告辞往晚香馆赶去。
霍小姐直到傍晚时分,才回到侯府,但让众人吃了一惊的是,她还带了客人一起回来,正是那位新立的嗣子与其生母。一间他们,安氏的脸色都变了。
(再求粉红票……我都落到榜下了,只好厚着脸皮来求……)
第四卷 淑女 一百四十三、小嗣子
李氏听说嗣子与他生母来了,勉qiáng起身换了衣裳,在青姨娘的搀扶下来到外间,接受嗣子的大礼。
那小孩儿不过七八岁,长得瘦瘦小小的,一双眼睛倒是生得很大,穿着一身素色布衣,立在堂下,见屋内人多,有些怯怯地往旁边的生母望了一眼,才在她的眼神示意下,小心地往前走了两步,恭恭敬敬地朝李氏跪拜:“拜见母亲大人。”
李氏一见他便起了怜爱之心,忙道:“快起来,到我这里来,让我好好瞧瞧。”孩子睁着一双大眼抬头看着她,兢兢战战地爬起来,慢慢走到她面前,便被她一把抱了过去:“可怜见儿的,怎么长得这样瘦弱?”她抬头看了孩子生母一眼,才惊觉自己失言,歉意地笑笑:“叫弟妹见笑了,快请坐。”
霍夫人张氏,原也是书香人家出身,姿容端庄,闻言微微屈身一礼,便在丫环们安放的椅子上坐下,道:“嫂嫂与侄女儿来京,本该早日带荣儿前来问安,今日方至,原是我们夫妻失礼了。”
张氏这话一出,本来坐在一旁的安氏表qíng忽然变得不太自然,忙端起茶碗,低头饮了一口。
霍漪望了她一眼,笑着对李氏道:“其实婶婶早就递了帖子过来,只是母亲病着,叔叔又犯了旧症,婶婶才无暇前来。”
李氏忙问张氏:“叔叔病了?不要紧吧?”
张氏淡淡笑着回答:“已经请过大夫,用了药,如今一切都 好。”
霍漪说:“婶婶早该给我们捎个信来才是,母亲与我也好早去探望,如今过了许多天,才得以见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之间有什么不睦呢,倒叫别人说叔叔婶婶的闲话。其实咱们是一家人,本不该见外的。”
张氏垂下眼帘,闭口不语。霍漪又看向霍荣,对李氏道:“母亲,弟弟年纪虽小,却乖巧懂事得紧,平日里读书也很勤快呢。”
“哦?”李氏笑着低头看孩子,见他有几分畏畏缩缩的,便安慰道,“别怕,跟我说说,都读过些什么书?是谁教你呢?”
霍荣小声回答道:“才学了三字经和百家姓,正读千……千字文……我爹教我的……”张氏抬头看了他一眼,他往后一缩,又改口:“是叔叔……教我的……”
张氏眼圈有些发红,对李氏道:“叫嫂嫂笑话了,这孩子……荣儿他资质比他哥哥差些,启蒙也晚,一篇字常常要学两三天才能记住……”
李氏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霍漪却迅速道:“勤能补拙,我听弟弟说,他每日都会诵读课文百遍,练字也是一日写五百,长此以往,必有大出息的。我还嫌他太勤快了,怕他年纪小,身子弱,会吃不消呢。婶婶多虑了,常人言道,大器晚成,咱们荣哥儿是个好孩子,品德端正就比什么都qiáng。”
52书库推荐浏览: Loeva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