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玉哭得身体发软,几乎倚在chūn瑛身上,chūn瑛吃力地扶着她,慢慢走到树边,让她能靠着树gān休息。渐渐地,红玉冷静下来,但还是一脸伤心yù绝,口中喃喃道:“为什么……我是你亲闺女啊……”看得chūn瑛眼圈发红,低声劝道:“别伤心了,他既然那么绝qíng,你又何必求他?”红玉怔怔地,似乎没听到她说什么。
前方不远处的一个院门开了,走出一个老妇人。chūn瑛认得她是隔壁院子的周大娘,忙向她问好。那周大娘眯着眼摸挲着走过来,颤声问:“是红玉吗?”
“姑姥姥……”红玉认出周大娘,激动地扑到她怀中,又放声大哭。
周大娘含泪抚摸红玉的脸,叹道:“好孩子,我知道你受委屈了,别跟那些人计较。嫌贫爱富的家伙!连老婆都不顾了,肯定不得好死!”她朝那处院墙骂了几句,才对chūn瑛说:“好chūn儿,你是个好心肠的孩子,周大娘会记得的。”她摸了摸chūn瑛的头,便搂着红玉往回走,一路小声安慰着进了自家院门。
红玉家的门始终没有打开,反倒是附近的人家有几个女人探头偷窥,见chūn瑛的视线转了过去,忙缩了脑袋。
chūn瑛撇撇嘴,她大略猜到是怎么回事了,红玉的父亲居然厌恶女儿到这个地步,连妻子生病也不肯让她进门,实在是太无qíng了。她厌恶地盯了那扇门一眼,便大踏步往家走去。
才进了家门,她便留意到母亲坐在桌前发呆,桌面上摆着两个茶杯,似乎有客来过,便随口问了句:“是谁来了?”同时将篮子里的东西拿出来。
路妈妈被她惊醒,只说:“你马婶来坐了坐。”便问女儿:“你爹吃得怎么样?”
“还行。”chūn瑛把送饭时的经历说了一遍,又问母亲,“那个万二爷是谁?好象很多人都讨厌他。”
路妈妈冷笑:“不过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家伙,仗着娶了王总管的gān女儿,就以为能作威作福了。哼,人家亲女婿也没这么嚣张!做事也不知道收敛收敛,门房那地方,是他一个人能吃下的吗?”
chūn瑛挑挑眉,心想这个万二既然不是长久的得势人物,以后对他敬而远之就好,用不着巴结他。
她又将路上遇到红玉的事说了,还道:“我不知道周大娘原是她姑姥姥呢,她爹也太狠心了。”
路妈妈将留给女儿的饭菜拿出来放到桌上:“他整日想着攀高枝,如果不是红玉姿色差些,只怕他还要……”顿了顿,扫了女儿一眼,改口道:“当日许家得意的时候,他求爷爷告奶奶地攀了这门亲,许家一败,他就翻了脸,居然想将女儿改许给吴婆子的傻儿子。当父母当到这份上,名声也算是坏了。他还有个闺女呢,也是个好的,可惜被他连累了。现在谁家敢上门提亲?幸好她是在府里当差的,日后只能求主子开恩了。”
chūn瑛边听边吃饭,偶尔也附和几句,路妈妈感到今天说得格外慡快,便索xing把那几家人的恩怨关系都说了一遍。chūn瑛这才知道,不但周大娘是红玉的姑姥姥,原来红玉的一位姑姐母还嫁进了路家,生下的儿子就是自己的二堂叔。侯府中世代执役的家仆中,有十来家资格最老的,彼此都有联姻。认真算起来,只怕同院的四户人家,就有三家是她们家的亲戚呢。
路妈妈提到的那位二堂叔,chūn瑛从未见过。说起来,老路家也只剩下路有贵与这位路崇峻堂兄弟两个了。不过与长年混在大门上的路有贵不同,路家二叔做事机灵又能gān,从十几岁开始就专办外差,现在跟在大少爷手下办事,听说腊月里才走了一趟江南,前两天才刚刚回来。
chūn瑛一听母亲说这位二叔颇有积蓄,心里就活动开了,忙问:“既然二叔能gān,又在外头当差,应该有办法替爹找个好差事吧?二叔是管事吗?”
“算不上……”路妈妈想了想,“不过府里办外差的人不多,他也算是不错了。”顿了顿,盯着女儿道:“你还没死心么?你爹昨儿晚上不是都说了?他不想去。”
“爹只是不想去卢婶家的庄子而已,可没说不想找别的差事。”chūn瑛坐得离母亲近了些,“若说爹是害怕出头以后被人陷害,可二叔这么多年,不也平平安安过来了?可见路家人不是当不得好差的。娘难道不想爹出头?要是能放出去,咱们一家人就能自由自在地生活了,弟弟将来也不用去侍候别人。”她知道母亲最疼小弟,所以特地这么说,果然路妈妈的神qíng迟疑了,她连忙打铁趁热:“就算不想着放出去,爹有了好差事,月钱也能添一些,咱们家就更宽裕了!可怜小虎长了一岁多,还没穿过新衣裳呢,晚上睡觉也不敢多烧炭,他小小的身板冷得跟冰块儿似的……”
chūn瑛的话却是夸大了,但的确有效地打动了路妈妈那颗慈母的心,她当即便心疼起来:“你说得不错,要是家里多点银子,你弟弟也能过得好些,你大姐在里头也不用那么节省了。”她马上便决定,要尽量说服丈夫,即使不接受卢家的推举,也要另找个好点儿的差事。
chūn瑛心里一松,正得意呢,冷不妨听到门外有人喊:“路家的,你给我出来!今儿就给我把话说清楚!”却是一把陌生的女声,语气很不客气,听得她眉头大皱。
路妈妈也有些恼了,立马便推门出去,只见院门那里站了个四十多岁的妇人,正是自己素日的对头吴婆子,脸色顿时也不好看起来:“喊谁呢?我跟你没话好说!”无意一瞥,望见那吴婆子身后跟着两个媳妇子,其中一个畏畏缩缩地,正是邻居马家的,便预感到有些不妙。
果然那吴婆子骂道:“卢家的来找你了吧?她叫你们家应下宛平庄子的差事?我告诉你!那个差事我们当家的早就应下了,二少爷和王总管都发了话,你们两口子趁早死了心吧!”
路妈妈被气了个倒栽葱,几乎没咬碎一口好牙,她瞪了马家的一眼,暗暗后悔不该向对方透露此事。那马家的满脸愧色地福了几福,讪讪地道:“路嫂子,我不是有心的,我只是跟我家小姑闲聊时随口说起……”
chūn瑛皱起眉,担心地看了看母亲。自家父母其实早已有了决定,不打算应下这门差事,母亲只是刚刚有改主意的意思,现在忽然来这么一出,可怎么办呢?
路妈妈原本对这件事还只是平平,现在听了对头的话,反而激起了好胜心:“哟,我倒不知道吴大娘消息这么灵通,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呀?你就已经定下来了?别是说大话,想骗人的吧?”
“你才要骗人呢!”吴婆子不甘示弱地瞪回来,“反正这差事是我们当家的,你们趁早一边凉快去!不管谁叫都不许应!”
路妈妈叉着腰,昂头道:“既然是你们家的,你到我面前放什么话呀?还不趁早回去多巴结巴结,好多讨几个赏钱?”
吴婆子一脚踩上门槛,头昂得更高:“你既眼红我们家,就把你闺女也送上去好了,只怕没姿色讨不了爷们的欢喜,只能自个儿回家哭去!”
chūn瑛听得睁大了眼,路妈妈更是恼火,当即便抄起一个木桶砸过去,吴婆子闪避着出了门,嘴里还不gān不净地骂,马家的与另一个媳妇子慌忙来拦,路妈妈死不肯放手,给吴婆子的额角来了一下,疼得后者杀猪般大叫:“杀人啦——快来人呀——”附近的人都围着看热闹,倒把整条后街堵了个水泄不通。
chūn瑛见状不好,忙上前拉住母亲,小声道:“当心事qíng闹大了她倒打一耙!”路妈妈一愣,手上的动作便慢了下来,马家的迅速抢走了木桶。
那吴婆子见路妈妈手上没了武器,便得意起来,扬起脖子叫道:“你打呀,你打呀,我活了几十岁,从没受过这样的气,你趁早打死了我,再到二少爷跟前讲理去!”
路妈妈听了,倒先怯了三分,chūn瑛见那吴婆子一脸得意地还要再骂,便冷冷地道:“大娘也少说两句吧,二少爷是做大事的人,即便他再宠你家姐姐,也没有管仆妇吵架这等小事的道理。真闹大了,你也没什么好!”
吴婆子涨红了脸,转而骂chūn瑛:“小蹄子,我跟你老娘说话,你算哪根葱,就敢来cha嘴?懂不懂规矩?!”
chūn瑛冷笑道:“我不懂规矩,难道大娘是懂的?我只知道所有差事都是主家说了算,分派到谁家就是谁家,却不知原来大娘才是作主的那个,想要哪个差事,别人就不许gān了,就连主人家发话都不行。”
吴婆子斥道:“胡说!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
“刚才你不是说,这差事是你们家的,要我们趁早一边凉快去,不管谁叫都不许应吗?连主子叫都不许应了,这里的人可都听得清清楚楚的。”
吴婆子环视周围,见众人窃窃私语,心下着慌了。她自得势,便盛气凌人,嘴巴又坏,自然是不得人心的,当下就有人偷笑,暗地里叫好。她心里更加慌张。
马家的见状,便笑道:“哟,chūn儿这丫头今儿是怎么啦?嘴巴伶俐了许多。不过这话可不该说,这是犯忌的,让人听到了可不好。”
chūn瑛淡淡地瞥了她一眼:“怎会不好呢?我只是照着规矩说话,原来守规矩也是不对的?”
马家的一脸讪讪,路妈妈得意了:“守规矩当然对了,只有那起子不守规矩的人,才会厚着脸皮整日宣扬自家闺女有多体面,可惜……正经连姨娘都没挣上去呢。”
吴婆子的脸红得可以滴出血来了,张牙舞爪地就要扑过来,被众人拦住。chūn瑛飞快地回转院门,抄上一把扫帚,决定即使真的上演全武行,也不能吃亏。路妈妈则早就挽高袖子,摆出了防守的架势。场面一时紧张起来。
“都给我住手!”一声大喝制止了众人的动作,街道上一片寂静。chūn瑛跨出门一看,原来是一个穿着深青缎面小羊皮滚边比甲的妇人,头上cha了几只金簪,颇为贵气。众人似乎对她十分忌惮,缩角落里偷看的人慌忙躲回家门,其他人则恭敬地行礼,口称“徐大娘”。
那徐大娘走过来,冷冷地瞥了路妈妈一眼,又转向吴婆子,眼中闪过一丝厌恶:“怎么回事?!居然在大街上打起来了?!”
(不知这算不算狗血……)
第一卷 chūn临 十七、萌芽
chūn瑛忙悄悄丢开扫帚,照着当年在酒店实习时前辈们教的姿势,摆出“谨候客人吩咐”的样子,同时给了母亲一个眼色。路妈妈哪里还要她教?早已捋下袖子,低头听教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Loeva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