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_来自远方【完结】(409)

阅读记录

  南地叛乱起得突然,平息得也十分迅速。

  相比之下,青州燃起的战火却不是那么容易熄灭。

  李逊叛乱为的是私利,为达成目的,甚至不惜勾结外族。

  唐公洛则不然。

  他叛乱的导火索是秦策得一道旨意,是朝廷处置并州天灾的手段!

  唐公洛祖籍并州,本为氐秦将领。在秦氏攻破长安之前,率众投奔,助秦氏大举进兵。在秦策登基后,为他慑服豪qiáng出了不少力,也得罪不少人,于太元三年官授青州刺使。

  为官数载,唐公洛始终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马虎。

  可惜的是,降将身份始终是他的短板。秦策固然用他,却也在防备他,明里暗里不断削减他的势力。尤其在豪qiáng陆续服软之后,举动更为明显。

  并州是唐公洛的老家,追随他的将士大多出身于此。

  并州大旱蝗灾,疫病蔓延,唐公洛心急如焚。好在朝廷反应迅速,很快赈灾放粮,派出军队并召集百姓灭蝗。

  对于疫病的处置,能最大程度的控制源头,手段却过于严酷。唐公洛固然心忧,但为了避嫌,也不好多说什么。

  不过,事qíng发展到后来,他开始发现不对。

  被指为疫源,包围焚烧的村庄中,近三四成与他有关。当年他手下的qiáng兵,包括今日的部曲,多数出于此地。

  越想越觉得不对,唐公洛派人暗中打听,得出的答案骇人听闻。

  竟有人借天灾之机大开杀戒,铲除异几!

  是不是秦策下令已不重要。

  即使不是他亲口下达旨意,照样脱不开关系。

  血淋淋的证据摆在眼前,唐公洛被仇恨bī红双眼。在祖籍之地被包围,族人尽数被杀之后,终于忍无可忍,一怒揭竿而起。

  事qíng发展到这个地步,实非秦策本意。

  借刀杀人的打算他的确有,可绝没想过不留后路,对唐公洛的族人下手。

  等他反应过来,昔日被唐公洛压制的豪qiáng已然联合起来,屠尽唐公洛的族人。后者被bī到绝路,退无可退,唯有一条路可走:造反!

  叛军的消息不断飞回长安,秦策面沉似水,俯视满朝文武,克制不住杀人的yù望。

  光明殿寂静无声。

  暗中策划的几姓豪qiáng,仿佛约定好,全部眼观鼻鼻观心,集体失声。

  与此同时,北地的消息传回建康,知晓事qíng大概,桓容眉心拧出川字,开始认真考虑,究竟该不该淌这趟浑水。

  如果决定cha手,必须仔细谋划。

  青州和桓汉之间隔着徐州,拿下地盘不太现实。如果贸然行动,必然会导致两国开战。别说秦策,他现在也没准备好,仓促开打,哪怕最后能够获胜,损失也定然不会小。

  不要地盘,只救人?

  或许可行。

  桓容铺开舆图,手指沿着建康滑向盐渎,撇开陆路,顺海路向上,最终停在青州所在。

  青州治下有郡临海,甚好。

  第二百八十四章 乱成一锅粥

  早朝之后,谢安独自被留了下来, 由宦者引路, 往内殿议事。

  不解天子何意, 谢安进殿之后,行礼落座, 并未着急出言,只是看着铺在面前的舆图,心头微动, 难得有些出神。

  桓容坐在矮榻后, 命宫婢送上茶汤糕点, 尽数退出殿外。

  殿门合拢,吱嘎一声轻响, 唤醒沉思中的谢安。

  “谢司徒, 朕召司徒前来, 实是有事相商。”

  “陛下请讲。”

  桓容的态度如此慎重, 谢安心中登时有了计较。看到面前舆图,想到北地之事, 脑子里闪过数个念头, 不知不觉间, 目光定在青州之上。

  “日前秦青州刺使唐公洛反, yù投我朝, 司徒以为如何?”

  桓容开门见山,谢安神qíng变得凝重。

  “臣闻唐公洛乃氐秦旧将,勇武果敢, 气力超群,能坐制奔牛。箭术更是非同一般,可百步穿杨。仕氐秦时有灭代之功,授征北将军。”

  桓容静静听着,知晓唐公洛有这份本领,并不感到意外。如果没有过人的本事,如何会以降将的身份得到重用,甚至坐镇一州。

  从种种迹象来看,秦策防备唐公洛不假,但也确实在用他。

  然而,并州的事又该如何解释?

  桓容捏了捏手指,忽然觉得,说不定秦策并非“主谋”,七成以上是为他人背锅。

  “秦氏伐长安,唐公洛功劳不小。苻坚身死之后,秦氏收复各州,其亦有大功。”

  说到这里,谢安似想起什么,惋惜的摇了摇头。

  “秦策善用人,奈何疑心太重。”

  接下来的话,不用谢安细说,桓容也十分清楚。

  唐公洛出任青州刺使,貌似手握大权,实际上,却是被关在笼子里,左右动弹不得。

  青州南临徐州,原为秦璟治下,现为秦玦镇守;向北是冀州,由夏侯将军驻兵。

  东行是大海,没有海船,无异是条绝路。

  西面是兖州,驻扎此地的将领是秦璟旧部,加上隔壁就是秦玒驻兵的洛州,但凡有风chuī糙动,青州立刻会被包了饺子。

  这样的安排,足见朝堂对降将的态度。

  唐公洛倒也能忍,始终兢兢业业,没有半句怨言,为秦策镇守青州。

  可惜,树yù静而风不止。

  无论投靠秦氏之前还是之后,唐公洛得罪的人委实不少。长安朝中,至少有三分之一和他生过不快。

  尤其是秦策削减豪qiáng势力时,唐公洛成为一柄锋利的快刀,伤在他手中的人很是不少。

  有秦璟在前,世人很少会注意到唐公洛。被他收拾过的豪qiáng却时刻不忘,逮住机会就要反咬一口,以解心头之恨。

  并州之事是偶然,也是必然。

  即便今天不动手,隐在暗处的人也不会长久沉默。总有一天,唐公洛会成为明晃晃的靶子,一步步被bī入绝路。

  谢安一边说,桓容一边思量,脑子里飞速转动,考虑接下来该如何开口,才能让谢司徒接受他的提议,并代他出面说服王彪之。

  郗愔那里不用担心。

  郗超出马,只要有利益可得,一切都能搞定。

  实事求是的讲,这对父子的关系究竟如何,桓容也有点看不明白。

  换做几年前,桓容可以斩钉截铁的说,郗愔有大义灭亲之心。现如今,郗愔的继承人依旧是郗融,始终没有改变,但是,郗超出入丞相府的次数却愈加频繁,常常一留就是半日。

  不只是桓容,满朝文武之中,凡是知晓早年之事,差不多都跌破眼镜,很是想不明白,这对父子究竟是在唱哪出大戏。

  “陛下提起此人,可是有北伐之意?”

  “司徒何出此言?”桓容愣了一下。

  “如非如此,臣实是猜不透,陛下特地召臣前来,提起青州,且有这张舆图,究竟是为何意。”

  “唐公洛举旗谋反,言要转投建康。”桓容沉声道。

  谢安眉心微蹙,纵然神qíng凝重,依旧是气质非凡,不折不扣的老帅哥一枚。

  “陛下真要发兵?”

  桓容出兵北伐,逐步收回中原,是利国之事,谢安自然不会反对。可在他看来,现在并非动手的最佳时机。

  jiāo州叛乱虽平,乱贼并非扫除gān净。

  宁州刺使日前上表,拿下林邑都城,yù搜捕残寇,并趁机收服周边番邦,恢复秦汉时的旧土,一时之间无法撤兵。

  今岁麦稻大熟,国库丰腴,支持一两场大战没有关系。可cha手青州,明显是和长安对着gān,很可能引来对方的报复。

  如此一来,绝不是一两场局部战争就能解决。到最后,很可能是决定谁主华夏的大战。

  谢安以为桓容不会如此莽撞。

  亦或是天子另有准备,只是他被蒙在鼓里?

  “司徒的担忧朕明白。”

  从谢安的神色里,桓容能猜出一二,当即解释道:“朕言唐公洛,的确有意cha手青州,并非为了几处郡县,而是为唐公洛及其手下将兵。”

  “为人?”

  谢安先是惊讶,继而恍然。低头看向舆图,表qíng中闪过几分明悟。

  “陛下可是要用海船?”谢安一语中的。

  “正是。”桓容轻轻颔首,示意谢安靠近些,手指点着舆图,继续道,“幽州商船岁往北地市货,偶尔会停靠青州,对当地有几分了解。”

  “朕日前召人询问,知晓商队同当地百姓颇为熟稔。”

  碍于长安的关系,为不引起秦氏警觉,商队没有在当地设立商行。借当地商铺照样传递消息,织成一张更加隐秘的关系网,埋下更多的钉子。

  “依朕之意思,可事先与唐公洛书信,计定之后,方使船队靠岸。”

  桓容制定的计划很简单,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

  谢安听过之后,没有马上表态。略微沉吟片刻,开口道:“陛下可曾想过,船行海上需要时日,而长安不会坐视青州叛乱。发大军征讨,唐公洛是否能撑到海船抵达?”

  简言之,如果唐公洛撑不住,被秦策派兵剿灭,计划再好也是白搭。到头来,花费人力物力,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更会被长安抓住把柄。

  早知谢安会有此问,桓容不慌不忙,慢悠悠道:“正因有此担忧,才会请谢司徒留下。救人如救火,尽快说服三省,尤其是王司空那里,都需司徒出面。”

  谢安:“……”

  敢qíng不是疏忽,是早已经挖好坑,在这里等着他?

  事到如今,说不同意难免会扫天子颜面。

  点头同意?

  谢安看向桓容,神qíng又是一怔。

  话说,他什么时候赞同派船去救唐公洛了?怎么三绕两绕,绕到他去说服旁人?

  桓容挑眉,没有吗?

  谢安同样挑眉,有吗?

  这个“傻”装得很不成功,君臣对视片刻,桓容咳嗽两声,gān脆耍赖到底,郑重表示,司徒办事朕放心,所以,劳烦司徒了!

  谢安默然半晌,最终只能接受现实。

  天子挖坑,自己没能看清,主动一跃而入,实在怪不得旁人。再者说,此事的确于国朝有利,掉坑一回又有何妨。

  “臣遵旨。”谢安拱手,不再计较天子挖坑的举动。

  目送谢安退出内殿,桓容长舒一口气,伸手摸摸后颈,一片cháo湿,明显出了不少冷汗。

  和这位大佬玩心思,当真不是件容易事。

  今天是谢安主动让步,如非如此,事qíng绝不会如此顺利。

52书库推荐浏览: 来自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