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惊了惊,第一次见到燮这个样子。心中惴惴,却不躲开,仍与他直直对视。
“国君。”这时,门外传来一个声音。
燮依旧盯着我,脸绷得紧紧的。
好一会,他移开目光,声音中带着抑制不住的焦躁:“何事?”
“天将有雨,再不启程,恐日暮前到不了镐京。”
“知道了!”
四周再也没有声音。
两人俱不说话,只余各自高低起伏的呼吸声。
燮稍稍平静下来,语气缓和了一些,开口道:“姮,我便是不娶齐姜,你嫁来,母国及各国也会送媵,独专之事,实不可为,你可明白?”
心头一阵酸涩,我qiáng忍住泪水,倔qiáng地说:“姮一向明白。”
燮的嘴唇紧抿,脸微微发白,眸光复杂地注视着我。
许久,他浮起一丝自嘲,长长一叹,道:“也罢,当初你我雒水边立约,说你若心意如故,我自当迎娶。”说着,他严肃地看向我,道:“姮,婚姻之事非儿戏,姮当慎重考虑,五日之后,我再来辟雍,彼时,无论姮心意如何,燮父都将照办。”
我没有说话。
他深深地望了我一眼,转身离去。
燮的身影匆匆消失在视线中,我仍旧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方才的坚qiáng随着燮的离开烟消云散,我浑身无力,顺着门边滑坐在地上。眼前迷蒙一片,泪水早已夺眶而出,淌湿了衣襟。
我以为自己早有准备,可以去面对所有的变数,不想当这一切真的到来,那心痛竟是这般的摧人肺腑。
雷公在在乌云后低吼,庭中大风刮起,飞沙走石,四周的树木被猛烈地摇撼,哗哗作响。我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出钟室,慢慢地穿过中庭。
衣裳被chuī得鼓起,环佩叮叮当当地乱撞,长袖在风中上下翻飞。
回首望去,钟室隐没在一片黑暗之中,燮的话犹自回响。
“姮,我便是不娶齐姜,你嫁来,母国及各国也会送媵,独专之事,实不可为,你可明白?”
我突然觉得这个地方狰狞无比,一刻也不想再待,猛地回头,快步走出宫门,朝居所奔去。
“婚姻之义,在于修异姓之好,上事宗庙,下继后世,岂可为私qíng左右?”
“轰!”一个闷雷在山梁上炸开,惊得林中的禽鸟扑扑飞起。
“将来晋候婚后,定有颇多侧室,你与他纵然qíng坚如金,到时也不过众女之一。”
身后响起一阵沙沙声,豆大的雨点一颗一颗地打下来,渐渐连成一片,密密地砸在我的脸上和身上。
“女子出嫁后,余下一生,惟系夫君,若恩qíng有变,姮当如何?”
雨水从头上浇下,眼前白茫茫的,我一脚高一脚低地向前不停奔跑,头发和衣服早已湿透,紧紧地贴着,牙关冻得不停打颤。
“公女?!”宫门处的寺人拿着蓑衣急急忙忙地跑过来,挡在我头上,将我扶进宫室内。
身旁的人一阵忙乱,我木然地看着地面,由着她们摆布。
头昏昏沉沉的,眼前渐渐模糊。
黑暗袭来,万籁皆寂,只余母亲的话音在耳边幽幽叹道:
“姮,你看,这便是婚姻,不管你心意如何,终是一样结局。”
第54章 颉邑(上)
[更新时间:2007-12-13 18:41:53 本章字数:3370]
醒来的时候,室中灯光摇曳,已经是晚上了。
旁边的寺人衿见我睁眼,一脸喜色,不停地念着谢天谢地,扶我起来,让人端来水和食物,又让我喝了许多薑汤。
头仍然一阵阵地发沉,我挡住寺人衿还想往前递食物的手,摇了摇头。
重新躺下不久,王姬瑗闻讯,前来看我。
“我回来之时,未进门就听说公女病倒,好生一惊,午后在钟室公女还好好的,如何没过许久便成了这副样子?”嘘寒问暖一番后,她关切地问我。
我牵牵嘴角,道:“姮来宗周前曾染小恙,此次约是淋雨受寒所致。”
王姬瑗点点头,却仍是不解:“公女为何不在钟室中待大雨过去再回?”
我苦涩一笑,道:“姮也不知会中途逢雨。”
王姬瑗同qíng地看着我,轻叹一声:“近来风云难测,公女再外出,须小心才是。”说着,她忽而眼睛一亮,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屏退左右,对我说:“我稍候遣人将你染恙之事告知杼和公明,再让他二人传书给晋侯,如何?”
听到“晋侯”二字,我一愣,苦痛再度袭上心头。呆呆地望着chuáng边漆案上隐没的鲜红流云纹,沉默不语。
王姬瑗看看我,笑着继续说:“公女何必羞涩,晋侯若得知,说不定会赶回辟雍探你。”
我看向她,轻轻摇头,对她说:“多谢王姬美意,晋侯在京中事务繁忙,姮不过微恙,不必扰他。”
“微恙?”王姬瑗目光疑惑,若有所思,却仍然略一颔首。接着,她又和我闲聊了几句,说不碍我休息,便起身离开了。
我躺在chuáng上,定定地望着帐顶。
白天钟室里的一幕幕,燮痛苦的目光、惊怒的面容、恳切的话语,一一在脑海中浮现。心撕裂一般地疼,泪水再次奔涌而出,顺着眼角浸湿了发际。
伸手往枕下探去,凤形佩微微发凉,静静地躺在那里。
我将它取出,昏暗的灯光下,只见它一如既往光润无暇,我将它紧紧握住,贴在心口上。胸中苦涩阵阵,燮,这就是你我的结局吗?
“君主……”
我回神,只见寺人衿不知什么时候进来了,在一旁迟疑地唤我。
敛了敛面上的表qíng,我朝里边背过身去,道:“何事?”
“保氏侑有事来见,正在门外。”
保氏侑?
我应道:“知道了。”支撑着坐起身来,让寺人衿端来一盆凉水,洗了把脸,整整仪表,让她请保氏侑进来。
“今日太后使者自王城而来,说颉伯小君孟姒yù会公女。”问候一番之后,保氏侑对我说。
颉伯小君孟姒?我想了想,恍然大悟,不正是晏!
母亲曾给我看过晏的信,上面提到过颉,是她丈夫的采邑。
我忙答道:“敬诺,不知小君现在何处?”
保氏侑说:“小君有孕在身,正在颉将养,不便跋涉,公女须乘车前往,清晨出发,huáng昏可至。”
我想了想,点点头,道:“多谢保氏相告,姮明日即往。”
保氏侑道:“如此,臣妇这就去安排车驾。”
我欠身谢道:“有劳保氏。”
保氏侑微笑道:“公女客气,太后嘱托,臣妇自当效命。”说完,行礼退了出去。
寺人衿走过来,一脸担忧地说:“君主今日方染恙卧chuáng,怎可出行?”
我躺回chuáng上,看着手中的凤形佩,说:“无妨,方才我服下薑汤,觉得好了许多,歇上一晚,当无大碍。”
刚才我想过了,燮五日后回来,这几天我离开辟雍,换个环境,也许调整一下心qíng,自己能够静下来好好思考……
寺人衿见我执意要走,无奈之下,只好去收拾行囊。
头仍有些沉,又想了许多事,困意席卷而来。我闭上眼睛,沉沉睡去,一夜无梦。
黎明前,天还黑蒙蒙的,寺人衿到室中将我唤醒,说御人已经驾车来到,正在宫门外等候。身体似乎比昨天轻松了一些,我从chuáng上起来,洗漱穿衣,用过些膳食后,和寺人衿一起出到宫门,登车而去。
天刚刚破晓,晨光熹微。车子缓缓前行,四周静悄悄的,只有木轮轧在路面上密实的沙沙声。
我撩开车帷,清凉的晨风迎面拂来,带着糙木清香和些许cháo气,沁人心脾。我深深的呼吸一口,顿觉神清气慡,索xing将车帷挽起,坐出来透气。
两旁的树木高大茂密,半明的天幕下,黑幽幽一片,望去,似乎深不可测。
远处有轻微的“哒哒”声响起,我仔细听,似乎有人在骑马。过了一会,那声音分明起来,不再同车马的辚辚声混杂在一起,渐渐清晰。
马蹄声越来越近,我向前眺望,一骑身影出现道路尽头,冲破薄薄的晨雾,正向这边飞速驰来。
“体态如此雄健,必是良驹。”御人赞道。
我好奇地望向那骑人马,晨光下,骏马毛色黑亮,四蹄如风,马上的人一身玄衣,背着弓箭,身形英挺,样子有些眼熟。
待他再靠近些,我仔细一看,却是姬舆。
他纵马疾驰向前,眼看要与马车擦肩而过。这时,他目光向这边微微一扫,与我打了个照面。
只听一声长嘶,姬舆猛地勒住缰绳,骏马高高扬起前蹄,又向前缓了两步,稳稳地停了下来。
我微微一愣,随即吩咐御人停车。
姬舆打马走到车前,惊讶地看着我:“公女?”气息有些喘,汗湿的额头和鬓发微微发亮。
我欠身一礼:“虎臣。”
他看看御人和车马,问我:“此时天未放明,公女何往?”
我说:“姮往颉探视吾姊。”
“颉?”姬舆目光凝住,思索片刻,说:“可是卿大夫杬的采邑?”
我说:“正是。”
姬舆点点头,顿了一会,又问:“公女可是要去长住?”
我答道:“并非长住,至多五日即返。”
这时,他胯下的黑马打了个响鼻,刨了刨蹄子。
我望了望他来时的方向,问道:“虎臣可是在赶路?”
姬舆看着我,微微浮起笑意,说:“非也,舆习惯每日早起练习she御。”
“原来如此。”我了然道。
两人一时无话。
我看看天,只见已经慢慢放亮了,心想要不要先跟他告辞?
姬舆似乎察觉了我的意图,似有所思,在马上欠欠身,道:“此去颉有整昼行程,时辰不早,公女一路保重。”
我淡淡一笑,还礼道:“今日幸会虎臣,姮就此告辞。”
姬舆轻轻颔首。
御人扬鞭一响,马车继续向前驶去。
车马行了一日,路上,只见地势起伏,时有山川巍然耸立。
huáng昏时分,御人驾车通过封疆的密林,只见茫茫田野的那头,一片城邑出现在视野中。
“公女,前方便是颉。”御人道。
“哦……”我远远望去,觉得那城邑比雍丘要小上许多。
马车沿着长长的道路,穿过乡野,路过几个小村庄,直直驶入城中,在一处高大的宅院前停下。
寺人衿扶我下车,只见早有几个家臣仆婢候在门前。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笑眯眯的上前,向我施礼,道:“老妇见过君主。”
我将她搀起,那老妇人笑道:“君主许是不记得了,老妇乃小君侍姆,当年离国之时,君主还是幼儿。”说着,笑呵呵地与众人一道,引我朝宅内走去。
这处宅院并不大,收拾得gāngān净净。经闱门走到堂上,只见两名少妇正坐在那里,旁边站着几名侍婢,见我来,皆好奇投来打量的目光。
52书库推荐浏览: 海青拿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