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慕容冲_楚云暮【完结】(211)

阅读记录

  “说的对,是我想地左了。”任臻似下定了决心,忽而提笔写下一纸诏书,最后郑重其事地盖上玉玺,苻坚展眼看去,见是写的竟是“朕若有不测,即河西王慕容永承继帝位。”登时脸色微变,皱眉道:“你——”

  “不过未雨绸缪而已,我惜命的很,绝不想死。”任臻一笑,“你不是说要在失败中得出经验教训么?我被困在长子苦侯援兵的时候,除了怎么突围,便是想万一我这么窝窝囊囊地死在那儿了,西燕jiāo给谁去?那么多人呕心沥血拼命换来的帝国,不能因我而像后燕那样分崩离析。你不是燕人,立场中立,正好为我做个见证,以备不测。”

  苻坚默然,他知道这话虽不祥,却也实为每个帝王最应考虑之事,只是觉得任臻此番回来,心思深重了不少,神色间总有有话难说的抑郁之意。

  任臻放下朱笔,将圣旨亲手收藏好,忆起苻坚所言的淝水之战,不由又想到那个已离他千里之遥而不能相见的男人,心下凄楚——也不知他那箭伤,可曾痊愈?

  谢玄静静地倚在榻上,看他的《太上感应篇》——自削爵居家之后,他便开始拾起以往不屑亦无暇看的道家玄学,权为凝神静心之用。

  门外忽又传来脚步纷踏之声,谢玄微一颦眉:又要不得安宁了。

  果然司马元显掀帘而入,身后跟着敢怒不敢言的杨平。

  这位王爷三五不时过来纠缠一番已是常事,谢玄下定决心不闻不问不管不理,随他折腾去,只是距上次他登门造访已过了月余,不知今儿又起了什么兴致再来不依不饶了。他扬起下巴示意杨平退下,自己继续眼观鼻鼻观心,看着手中书卷。

  司马元显却一反常态地在他面前落座,也不说话,手里卷着一纸公文,不紧不慢地地看着他。

  谢玄眼尖,赫然看见上面写着鲜红的“战报”二字。

  这下他便无法稳如泰山了,直截了当地翻身坐起,他冷声道:“何处又起战事?”

  司马元显挑唇笑道:“不碍事,就是一波流民借机作乱,为首的想必你也听过——便是那什么孙天师的后人孙恩,逃到海上之后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胆子也敢纠集了一gān刁民,起兵作乱。”谢玄劈手夺过战报,才得知司马元显qiáng行征调三吴之地的免奴为客者入京当兵的诏令实行以来,东土嚣然,人不堪命,以至民怨渐起,便有孙恩这般别有用心为报私仇的人煽动作乱,很快纠集了数万流民自上虞登陆,向会稽进军,所过之处烧杀掳掠,凡守城的官员稍有抵抗,如上虞县令王凝之——王羲之之子,亦是他的姐夫——皆被全家屠戮,死状凄惨——显而易见,这孙恩深恨朝廷命官,尤其是身居高位的名门子弟。下一瞬间他便意识到了什么,浓眉拧紧,瞥向司马元显:“会稽太守,如今正是谢琰?”

  司马元显击掌道:“先生好记xing,这么久不理朝政,还记得您那弟弟已被我从荆州调往会稽。”

  谢玄绷着脸道:“司马元显,你我之间即便有仇,也是私怨,你应该不会为了区区在下而拒发援兵,以至自毁长城吧?”

  司马元显笑道:“先生这话未免也太高看孙恩那贼,也太小看谢琰了——他可是你谢氏子弟,资望过人,听说他到了会稽,根本不把那些流民放在眼里,终日不为武备,只等流寇兵临城下他便可不费chuī灰之力灭贼平乱了。”顿了顿,又道:“何况先生怎会说你我有仇?我可是一片真心相待先生呢。”

  谢玄哑声道:“司马元显,你不要威胁我——会稽城乃我朝赋税所在,你不会放任他被孙恩所占。”

  “先生所言即是。可孙恩算什么?靠招摇撞骗起兵的神汉一个,他在会稽站得住脚吗?比起他来,我更惧深具资望的谢家人盘踞会稽呀。”

  谢玄急着起身,却忘了自己已失一臂,差点立足不稳而摔下榻来,他变色道:“不要小看孙恩,此人苛酷成xing,又一心报仇,纵使不能割据地方也必会为祸一时,须趁他此时还不成气候便将其剿灭——石头城还有驻军上万,调往会稽足以平叛!”

  “先生是在教导我,还是命令我?”司马元显定定地望着他,半晌之后嘲道,“您当您还是那个北府大都督,可以调兵遣将号令三军?还是说——”他忽然欺身靠近,一字一字地道:“你是在和我谈jiāo换的条件?”

  第136章

  “谢某如今一介罪臣居府幽闭…还能与你谈什么条件?”谢玄冷下脸来。

  司马元显一笑:“芝兰玉树生于庭阶,先生在本王眼中从来倾国之色,可比一座会稽城重要的多啊。”

  此话近于狎昵,已带出几分下流,谢玄面无表qíng地道:“你的意思是,若我不从,你便拒不发兵援助谢琰?”

  司马元显不答,笑微微地望着他——这还是王国宝给出的主意,谢玄软硬不吃,也不能用qiáng,他不是身陷囹圄还心系家国么,那便以此要挟,不信他对自己弟弟都坐视不理。

  谢玄点了点头:“你当真对我用心的很。”

  司马元显暗暗一喜,忍不住起身道:“当年父王送我入谢府,人人都因我是相王之子敬而远之,唯有先生待我与众不同,不久之后谢相过世,你被迫辞官,我还不过是个八岁稚儿,只能眼睁睁看你离开建康而束手无策——从那日起,我便发誓,有朝一日手执牛耳定将先生召回京城共同富贵!”见谢玄低头不语只是在听,单手撑臂,青衫一握,是难得的软弱模样,便乍着胆子轻轻握住他的手又道,“我如此苦心经营都是为了先生不再拒我千里,这些年来我府中优童南倌上百,看享齐人之福风光无限,却无一不在循着你的模样,先生便可怜我多年缘木求鱼之苦吧~”

  谢玄抬眼,轻声道:“好~”话音刚落,本被司马元显牢牢握住的左手忽然一翻,掐住他的脉门便往榻上一掼一带,司马元显只觉得天旋地转,下一瞬间他便已被鹄鹞翻身的谢玄死死压在身下,动弹不得,而谢玄唯一活动自如的左手,则jīng准无比地扼住了司马元显的喉头。

  司马元显仰望着他,他这么个高高大大的男人如此受制于人,却隐隐有些兴奋——他多少年没与谢玄有过如此亲密的接触了?自打他夺权执政以来,这个昔日还肯对他和颜悦色的“先生”便似换了个人一般,与他处处做对!

  扼喉之手猛地收紧,令司马元显呼吸困难,连连剧咳,本能地开始挣扎,然而谢玄只是漠然地俯视着他,眼神冷酷至极,左手纹丝不动,死死钳住,化去他所有徒劳的挣扎——这才是谢玄,只凭单手依旧qiáng悍如故的谢家宝树,指挥千军杀伐决断的一代儒将!。司马元显脸色涨得紫红,眼中却是放出炽热光芒。

  谢玄伏下身,一字一句地在他耳际轻声道:“你真对我一片痴心,好,那便还证于朝,自遣西府,从此易弁而钗,入我谢氏族谱,谢某断弦已久,自不吝赏你一个名分。”

  这话对任何一个男人而言都是莫大的侮rǔ和挑衅。司马元显浑身一僵,神色转为yīn冷——谢玄又道:“至于孙恩起兵,到头来乱的是你司马氏的天下,你若还想大权在握,趁早便息了这些龌龊心思——我谢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手指松开,他一脚将司马元显蹬下榻去:“王爷好走,谢某不送。”

  司马元显铁青着脸步出谢府,见侯在王府车驾之旁的王国宝笑嘻嘻地迎过来:“王爷如何?”他知道谢玄那又臭又硬的脾气,偏偏最放不开的是家族大运和国朝兴衰,为此死都愿意。谢家人现在还掌着兵权的唯有会稽太守谢琰,孙恩作乱,兵围会稽,谢琰便成了他的软肋,谢玄岂敢再傲?

  司马元显想起方才一番表白反受其rǔ,登时气不打一处来,啪地反手一掌正中王国宝面门,转身愤愤然登车道:“你说如何!冥顽不灵,至死不依——你献的好计!”

  王国宝先是被打地怔了一下,反应过来后连忙跟上车驾:“谢玄不从??”若是当日手握重兵号令三军的谢都督他再想讨好司马元显也不敢给他出这种主意,可谢玄如今半废,又获罪削爵,怎还这般傲骨铮铮,连谢琰生死,朝廷安危都不在乎了?他为了什么,又或者为了谁,还在孤苦坚持?

  司马元显咬牙切齿道:“他一直知道本王真正的心思在建康宫的御座之上,不会坐视富庶的会稽郡沦陷于乱民之手,所以才赌本王恐吓而已——”

  “那大王准备派援军了?”王国宝道,“我也听说孙恩虽以天师道的名义起兵,却报仇心切酷爱滥杀,每过一城必将高门士族子弟杀伐一空——”

  司马元显扫了他一眼,沉沉地一摆手:“不,暂时按兵不动。谢琰和王恭一个样,自恃资望,目中无人,若非仰仗谢玄怎会有今日地位?正好借孙恩之乱将谢琰手中的兵力收为己用。”

  王国宝心里一咯噔:“殿下是想…借刀杀人?待除去谢琰这封疆大吏后再派兵平乱?可一旦孙恩攻破会稽之后——”

  “城破之后不外乎烧杀掳掠,大肆屠城——只要给我留下一座空城,不出三年五载,又一富庶之乡!”司马元显森然道,“本王不在乎。”

  孙恩为报其叔孙泰灭门之仇,以五斗米道招引流亡,图谋复仇。自浃口起兵登陆之后,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上虞、永嘉、新安诸郡,兵锋直指东晋重镇会稽。晋廷以谢琰为会稽太守,都督八郡军事,戍守浙东沿海地区。然谢琰自恃官军,起轻视之心而又不为武备,孙恩围城之际急于求胜,更主动出击,亲自迎战,却被孙恩诈败诱入泥泞难行的山yīn塘路,而惨遭围歼,谢琰亦力竭战死于阵中,时年三十又一。

  消息传来,举国震惊,孙恩遂占会稽,自称“征东将军”,设置帐下百官,已有自立之意,更号其徒众为“长生人”,公然上表请诛会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两父子。

  谢玄一袭青衫,单手持剑,寒着一张脸,缓缓地迈出府门——这是他获罪贬官幽闭数月以来第一次得见天日。负责看守的乌衣营士兵不敢阻拦,飞马报予何无忌,何无忌想了一想,到底不肯出头与谢玄正面jiāo锋,便借故拖延,放他离去。

  谢玄却是穿过朱雀桥,直入仪仗辉煌的西王府,司马元显的宅邸俨然一个小朝廷,永远都是门庭若市的,如今这或忙或闲的大小臣工们再见谢玄,无不瞪大了双眼——自他获罪贬官以来,还是第一次现身人前——而当初廷议定罪之时,迫于司马元显yín威,也因为谢玄此后难再领兵,满朝文武竟没几个敢为他说qíng而开罪东海王,故而此刻见了他都有些面带讪色,默默地退到两旁让出一条道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楚云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