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欺人太甚,这个苏怀肯定是故意显得我们曰军很弱。”
“理论而已,我就不信他能讲出个什么门道来?”
所有日本军官心中,都是一样的想法,华夏人怎么可能能战胜他们?
简直是胡扯!!?
东乡大将内心愤怒不以,觉得苏怀在耍巧戏弄他,但是当他抬头仔细听苏怀讲解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神色却变了……
与他想象的完全不同,苏怀不是空泛的理论讲解,而是一边讲,一边推演着,几乎把双方兵力运转,各个集团军的调转,各个战役结果伤亡数据,都有详细的标明。
就好像这场从未进行完的战争,真实地在历史上发生了后半部分一样……
所有各国军官都看得目不转睛,很多人都是带着挑剔的目光,想找出当中的漏洞,毕竟苏怀并非什么军事大师,大家对他的能力都抱有怀疑态度。
一开始能推演比较精确,还比较容易,因为涉及的战争规模并不大,战局也不复杂。
但是,渐渐的,现场所有这些军事专家们都开始发现,战局越来越复杂,两国的部队交战规模也越来越大,每个人的嘴巴都无法控制地张开了。
哇……后期的战争……竟然已经达到了这样的规模……
而苏怀……在如此复杂庞大的战争推演中,竟然一个数据错误都没有犯。
行军的时间,各地的资源储备,粮食弹药的消耗,都一清二楚,毫无纰漏。
这……这怎么可能?
而且更加令人觉得惊叹的是,在推演中,虽然正面战场一直在惨败,但是苏怀那些后发打游击的军队,利用了三十六计中‘围魏救赵’,‘釜底抽薪’,“声东击西”的战术,不断用优势兵力蚕食曰军。
这导致了曰军的几大战区之间,后勤频频中断,部队调度也备受牵制。
名名有几次曰军,有几次大兵团战役可以正面推进的机会,都因为后勤调度些许偏差,导致功亏一篑。
这些精细的战争细节,是外行人无法看出的,普通人只会看那些伤亡数据大小,无法理解战争中后勤与调度对战役的重要性。
此刻,看着这些数据,伽利略,潘兴,贾委员,高云等军事专家都是瞪大眼睛,听着目不转睛,时而不时思考其中某个局部战役的力量对比。
核对一下华夏与日本兵团的伤亡力量对比。
“这个小苏怎么会懂得这么多?”贾委员越看越是惊讶道。
伍金龙笑呵呵地道:“都是我让高参谋教他的,我早有准备。”之前三十六计是华夏古代资料,这二战肯定就是参谋部的功劳了。
贾委员望向高云,满脸震惊道:“你小子倒是个人才,论战略,三个我都不是你对手啊。”
“不是……我根本没给苏老师讲解关于二战的任何事。”高云想解释,伍金龙却是笑道:
“贾委员是自己人,不需要隐瞒团委的安排。”他还以为高参谋长只是谦虚而已。
高云都无语了,苏怀现在讲解的“论持久战”真的与他无关啊!?
现在,这个军事小说竞赛论辩的发展,已经完全颠覆了高云的想象,原本团委是派他们参谋部来给苏怀参谋,拔高他的形象的。
可现在,事情完全反过来了!
他们参谋部根本什么都没做,苏怀论辩反而拔高了他高云参谋部的形象了……
在场的华夏军官们,望着苏怀,脸上原本愤怒,不甘的神情也都变了,眼神中都充满一种疑惑与敬佩。
“这苏圣人,还真是了不起啊。”
“我从来没有看过如此精确的华日战争的推演。”
“苏先生这个论持久战,可以作为战略教科书了。”
“我怎么觉得他比我们战区司令的方略布置,还更胜一筹。”
“是啊,我也这么觉得。”
刚刚赢得军官们掌声的伽利略少将,托着下巴看着台上苏怀的推演,越看越是入神,无比敬佩感叹道:“这家伙简直就是军事天才……”
或许这个推演就是二战可能发生场景,或许不会,但这个推演过程确已经令任何军事专家看得惊叹不以。
因为苏怀推演,是一套崭新战术与战略的执行全过程。
单凭一个空有概念的理论,根本不足以令在场的军事精英们信服,苏怀的推演真正令人惊讶的是他那出神入化“游击战”术。
他提出了“地雷战”“地道战”,“铁路游击战”等非常新奇,破坏敌方后勤的实战操作方法。
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如何避免被敌人大规模扫荡的策略,结合“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策略,把一场强弱悬殊的战斗,几乎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
就好像,这个家伙参加过这长艰苦卓绝的漫长战役一样。
如果说,之前“三十六计”还可以用理论知识,与华夏流传下来的兵书来解释。
那么现在苏怀讲的关于“论持久战”的一切,就完全是属于他的自己衍生归纳出来的东西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射手座李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