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依靠调版印刷的时代,想要著书立传,无疑是地狱般的难度,有些大儒一辈子也出不了一本著作,像这些儒家经典,虽然已经流传了数百上千年,但也不像后世一样一本书就有几十上百个版本,景国人齐国人读的,其实是同一本《公羊传》,因此李易的问题,只有一个答案。
早已有宦官取来了《公羊传》一书,周大学士亲自确认,李县子的答案分毫不差。
老者此时也已经想到,既然李易能够问出这样的问题,定然也能够答出来,只觉得堂堂文宗,被一位小辈如此羞辱,心中微怒,看着他问道:“既然如此,你便告诉老夫,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出此哪本书,第几页,第几行?”
百官在心中叹了一口气,李县子这一招虽妙,但也只能使一次,若是对方也问出同样的问题,他必定是答不出来的。
齐国使臣脸上浮现出得意之色,兵出奇招又如何,终究也不过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已……
李易略一思考,便笑了笑说道:“《孟子·公孙丑下》,第十二页,第五段,第十三行。”
孟姓老者面无表情,百官在心中暗叹,李县子就算是随口编出一个答案,等一会也会被否认掉,根本无济于事。
好在弘文馆距离立政殿并不远,不一会儿,便有一名宦官将《孟子》一书取来,交到了周大学士手中。
周大学士摇了摇头,翻开几页之后,说道:“《孟子·公孙丑下》,第十二页,第五段,第十三行,写的是……,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君臣……”
终于意识到了什么,周大学士猛的抬头,眼睛死死的盯着李易,呼吸急促,手中的《孟子》掉落在地也全然不知。
“这怎么可能?”孟姓老者终于抬起头,浑浊的老眼中露出了浓浓的难以置信,大步走过去,将那本《孟子》捡起来,快速的翻动。
片刻之后,他缓缓的合上书,深吸了一口气,再次看向李易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已经迥然不同。
第四百七十四章 彼其娘之!
朝堂之上陡然变的安静,落针可闻。
李县子第一次能够说出那句话在《公羊传》中的具体位置,是因为他早有准备,可他第二次,为什么还能准确无误的道出这位齐国文宗的问题?
百官并不认为李县子将所有的经义都背的滚瓜烂熟,熟到可以说出任何一句话出自哪本书哪一页哪一行,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周大学士不行,齐国文宗也不行。
百官看了那位孟姓老者一眼,心中不禁怀疑,莫非李县子是和这位老者串通好了不成?
若真是这样,陛下忽然用李县子换掉周大学士,就有了解释。
可问题在于,对方真是那么好收买的吗?
百官心中一团疑云的同时,殊不知景帝心中也并不平静,他会选择李易完全是出于对他的信任,心底里面其实也不太相信,他在经义上能够和齐国文宗分庭抗礼。
唯有李轩靠在老将周围的一根柱子上,无聊的数着有几只飞鸟从殿前的天空飞过。
不管是谁,和李易比试,这不是傻是什么?
当他答应和那位齐国文宗比试的那一刻,对方就已经输了。
“你的确让老夫很意外。”孟姓老者看向李易的眼神终于认真起来。
李易心中却在想,这比试什么时候是个尽头,问过来问过去的好像也没有什么意思,难道非得一方认输才结束吗?
万一这老头脸皮厚一点,他早上岂不是又不能回家吃饭?
“是不是该我问了?”李易看着老者问道。
孟姓老者目光微敛,点了点头。
“齐武帝三年,左相魏京以妇人乱政为由,进谏武帝,要求废后,君臣奏对之时,武帝只说了一句话,便令魏京心服口服,再也不提此事。”李易看着魏姓老者问道:“武帝当时是如何回应左相魏京的?”
齐国三皇子闻言怔了怔,随后脸色微变。
百官之中,有不少人当即变了脸色,李县子这是怎么了,居然问齐国文宗齐国的事情,这不是摆明的送分题吗?
“一派胡言!”孟姓老者皱了皱眉说道:“武帝三年,齐国建国不久,文景皇后贤良淑德,何来乱政一说?”
“咳,孟大人,李县子没有信口开河,确有此事。”齐国三皇子轻咳了一声说道。
孟姓老者眉头更皱,“此事为何史书上从未有过记载,又是出自哪本经义?”
“此事乃是皇族秘闻,所涉书籍,已被尽数销毁,孟大人不知实属正常。”齐国三皇子摇了摇头说道:“孟大人不必再问了,继续吧。”
……
……
立政殿中,齐国使臣和景国百官今日终于见识到了他们这辈子看过的最别开生面的辩经。
按照经义论辩的常规流程,大都是一方提问,对方回答,然后提问的一方抓住另一方的漏洞展开攻击,场面激烈,唾沫横飞,最后总会有一方被问的哑口无言,主动认输……
然而今日的情形却全然不同。
李县子从不让这位大文宗阐释经义,也并未像最开始之时提问那种古怪问题,但所问却更加刁钻,一代文宗,居然回答不出来他所问的问题出自何处,何谈阐释义理?
52书库推荐浏览: 荣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