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脸色很不好看,阴森问道。
朱杰摇摇头,答道:“皇上,得不得意,不重要,重要的是,臣代皇上答应了洪承畴,只要他能够回头是岸,朝廷就不在追究他的任何罪责,允许他戴罪立功,待到我们平定满洲之日,就是为他洗雪耻辱之时……”
“什么!”
崇祯脸色大变,喝道:“朱杰,你竟然代朕赦去了洪承畴所有的罪责?这怎么行?此獠吾国吾民,败军失地,断送了我大明十几万精锐之师,最重要的是他竟然辜负朕的信任,变节投敌,实在是罪无可恕了!”
“皇上,皇上息怒!”
一旁的方岳贡连忙劝道,“皇上且听朱杰大人如何说。”
崇祯恨声道:“朱杰,此事不想其他事,你最好给朕一个明确的解释!”
朱杰苦笑道:“皇上,洪承畴兵败失地不假,变节投敌也不加,没有风骨,也是真的,但是,皇上与他相处十几年,应该清楚洪承畴的能力的,放眼大明国,不论是治理天下,还是东征西讨,没有几个人具备洪承畴这样卓越的才干,所谓胜败那兵家常事,即便是诸葛亮都有街亭之败,关羽也有走麦城的时候,更何况是洪承畴?我们不能够因为洪承畴在关外兵败,就抹杀了他东征西讨的功绩跟卓越的能力啊……”
“哼哼,朕知道他文韬武略,是一代雄杰,不过,他功勋赫赫,朕也没有亏待过他,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节制关外十数万精锐之师,这是何等的信重?他是如何报销皇恩的?实在是让朕大失所望啊……”
崇祯咬牙切齿地说道。
“皇上,这就是您与皇太极的区别所在,皇太极雄图大略,同样皇上也是励精图治,但是在对待人才上,却是有着差异的,臣举一个例子,祖大寿,皇上不陌生吧,祖大寿由于兵败,两度降清,两度叛出,即便是如此,皇太极依旧不予追究,将他收归帐下,一个蛮夷而已,都能够容得下这样降而复叛,叛而复降的祖大寿,皇上坐掌天朝,九五之尊,就更应该有着豁达的容人之量,如此,天下英才方才能够尽入皇上彀中啊……”
朱杰连忙答道。
崇祯满腹的憋屈,朱杰话虽然说的漂亮,有理至极,但是自己就是不想放过洪承畴啊!
“皇上,最重要的是,现在洪承畴在满洲地位超然,可以接着自己的身份为我们源源不断的提供满洲的情报,是我们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可以不客气的说,皇上,由洪承畴一人,胜过十万雄师了……”
第一百八十章 洪承畴走狗屎运
“朱杰,洪承畴真的这么重要,你非要保他不可?”
崇祯眉头紧皱,沉声问道。
朱杰点点头,答道:“皇上,原因臣已经告诉您了,对于大明朝来说,洪承畴这样的人才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数年之前,大明朝坐拥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三大名将,虽然不能压制住满洲,然则闯贼等叛军却是根本成不了气候,后来卢象升因为杨嗣昌等人战死,孙传庭入狱,仅仅剩下洪承畴一个人勉力支撑,方才国势日下,使得李自成尾大不掉,朝廷坐视李自成、张献忠一步步做大,却无可奈何,为什么?名将凋零殆尽啊!如今孙传庭虽然出狱了,但是秦军却是已经消亡了,卢洪二人一死一降,想要剿灭闯贼、献贼谈何容易?如果这个时候,满洲铁骑再次发动入侵,大明江山可是又要摇摇欲坠了……”
“朱杰,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吧,有你在,朕还会怕什么满清八旗?”
崇祯不服气地说道。
朱杰一阵无语,这个皇上还真的拿着自己当大罗神仙了啊,是,自己也许可以挡住满洲八旗,然则李自成与张献忠呢,孙传庭可以击败李自成,也可以击败张献忠,但是如果这两个人联手,手下雄兵数十万,孙传庭可是真的难以招架的住的……
“皇上,即便是臣能够击败满洲八旗,可是,万一孙传庭围剿流贼失败呢?到时候,臣可不会分身法?到底是要保护京畿,还是要进剿流贼?不瞒皇上,如今大明将领,能够入臣法眼的也就一个孙传庭而已,其他人谁也不能够独当一面,哪怕是向杨嗣昌那样的将领都已经没有了。”
朱杰涩声道。
“皇上,臣以为朱杰大人说的不无道理,为什么将孙传庭从狱中放出来?还不是咱们现在无人可用吗?如今,洪承畴既然有悔意,愿意重新为朝廷效力,不如我们就再给他一次机会,毕竟前些年,洪承畴也曾经南征北讨,为朝廷立下赫赫功勋的……”
方岳贡在一旁低声劝道。
“方爱卿,那岂能是一样的?孙传庭只是桀骜不驯,忤逆圣意,朕早晚都要将其放出来,为朝廷效力的,可是洪承畴能一样吗?他是变节投降,十恶不赦,即便是朕同意了朱杰的建议,那满朝文武能够答应?忠义二字何在?”
崇祯无奈道。
朱杰冷哼一声,答道:“皇上,那些大臣们一个个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要是真的有本事,那就让他们去围剿闯贼跟献贼,让他们去松山跟满清八旗打一仗!只要他们哪个人敢,臣绝无二话!相对于个人的荣辱、气节;大明的江山社稷方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大明朝廷能够四海升平,内务叛逆,外无强敌,那臣就是变节一回,前往满洲当一次内应,又有何不可?手段如何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结果!大明朝亡国了,哪怕咱们内圣外王,国泰民安,那咱们君臣照样会被钉在亡国之君,亡国之臣的耻辱柱上!皇上,臣再说最后一句,想要剿灭流贼,驱逐满清,少不了洪承畴这个人!”
52书库推荐浏览: 博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