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_博陵先生【完结】(430)

阅读记录

  崇祯摆摆手,答道:“好了,朕知道了,要一个得力的监察御史是不是,别的不好办,只怕这个,臣子们会抢着去的!接下来,你可就老老实实的筹备你的婚事吧,朕可是说过的要给你亲自主婚的!”

  皇上赐婚,自然是一等一的荣耀了,朱杰再怎么样,在这件事情上,也不敢马虎的,距离林月山过世的日子已经过去一年的时间了,即便是结婚也没有什么大碍了,更何况还是皇上赐婚。

  整个国公府都忙碌开来,非但是国公府,连同通州镇的将士,更是欢呼雀跃,简直要高兴疯了,谁不知道,林岚这个老百姓,简直就是一个活菩萨,大人娶到了她,未来连带着通州镇的将士都要跟着沾光了。

  当然了,这一镇将士之中,大大小小的将领们,心里面,却是窝囊至极,没办法,总兵大人立下了不世功勋,过去没有几天的时间,竟然就被夺去了兵权!岂有此理!

  如果不是朱杰拼命压制,只怕军中的将士早就闹翻了天了,即便是这样,秦牧风都已经直接拒绝了朝廷关于总兵的任命,从河南赶回了京城,姥姥,自己哪怕是跟随着总兵大人牵马,也比跟着别人当总兵强,谁爱干谁敢去,老子不伺候了!

  非但是秦牧风,即便是连最沉稳的徐一帆都是极度不满,如果不是重任在肩,也早就甩手不干了,李定国,更是满腹的不满,因为朱杰,自己方才投降朝廷的,现在没有了朱杰,自己怎么办?难道任由别人排挤自己?自己在朝中可是没有任何靠山与盟友的!

  好在朱杰,一个个发去书信,要求众人必须守住各部军兵,为了弟兄们,也绝对不能散架子的,至于已经回京的秦牧风,那就没办法了,朱杰将其一顿臭骂,也只有留了下来,即便是他不回来,朱杰也得把他找回来,这个家伙就是一个惹祸精,留在天威军,不知道给自己捅出什么篓子来呢!

第三百八十四章 教你永世不得翻身

  既然要送人情,自然是要一送到底了,崇祯这次非但亲自给朱杰主婚,直接给林岚与陈圆圆封了诰命,林岚乃是官宦人家,虽然林月山已经死了,但是那是死于公职,为国而死,名声震于朝堂,封一个诰命自然是在情理之中,可是陈圆圆就不一样了,出身青楼,虽然只是清倌,但也出身卑贱了,作为妾室,还能够捞上一个诰命,实在是祖上烧了高香了。

  朱杰没有什么亲眷,双亲不在,懿安皇后作为义母,自然是高坐在座位上,接受了新人的敬茶。

  懿安皇后乐得嘴都已经合不上了,高兴,高兴啊!

  当皇后的一高兴了,自然是要重赏了,黄金千两,白银万两,再加上每人一根玉钗、一支翡翠手镯,都是宫廷之中的宝贝。

  原本朱杰在朝中人缘不咋滴,树敌无数,可是如今皇上亲自主婚,懿安皇后都破天荒的出席了,哪一个官员敢不给面子?到时候被懿安皇后给嫉恨上了,应景的时候,在皇上面前,告上一状,那可是要命的。

  过了新婚,朱杰就要走马上任了。

  新婚燕尔,就这样分居两地,自然是不情愿的了,崇祯倒是很体贴,特意下旨,允许朱杰携带家眷前往南京赴任。

  朱杰带着两个娇妻,从天威军冲抽掉了中军步骑一个营的兵力,随同南下,不过,这一个步骑营的兵力,可是了不得了,秦牧风掌管着三百骑兵,查栓掌管着七百步兵,其中还有原来火枪营的营将游击将军赵正航、已经被李岩劝降的闯军将领袁宗第,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参将,五名游击将军,五名都司将军,二十名哨官,这样的一支骨干力量,足以让朱杰随时在支起至少五个营以上的架子来了。

  当然了,既然是赴任南京,朱杰的准备,自然是不止这些,汤若望、宋应星、方以智、黄宗羲、顾炎武等人,除去已经被朱杰举荐为河南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的朱舜水之外,所有人员,全部前往南直隶!

  汤若望以南京工部员外郎兼任南京兵仗局主事;方以智任南京户部郎中兼税吏司大使;杨廷枢留在南京就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宋应星由开封府知府调任应天府府尹,黄宗羲前往松江府就任松江知府,方以智前往苏州就任苏州知府,黄宗会则是在凤阳府担任知府,可以说,这三个府是最重要不过的,松江与苏州富甲天下,凤阳则是朱明的龙兴之地。

  这阵势,朱杰完全是有备而来,一口气将部署在河南的精兵将强挖了一个空,全部带到了南直隶,没有办法,在京城的时候,有皇上给自己撑腰,自己又有通州镇这样一群骄兵悍将,自然是可以摆得平所有的事务。

  到了南直隶,虽然名义上自己是最好的军政大臣,统摄南直隶军政钱粮事务,可是南京可有的是地头蛇啊,大明开国之地,这里的勋贵们单单是公候就不下数十,除此之外还有六部衙门,还有南京的留守司,鱼龙混杂,自己即便是在强势,都未必能够讨得便宜,更何况自己还要精兵简政,这可是要砸别人的饭碗,不消说,就是一场刺刀见红的对决,没有几个得力的干将相助,仅仅凭自己一个人那是绝对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的。

  朱杰在路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部署了,首先,第一个人物就交给了汤若望,现在朱杰设计的燧发火枪,经过了与闯贼的连番大战,已经改进了不少,目前汤若望的人物,就是作为兵仗局主事,负责燧发火枪的生产与火炮的研制,毕竟,大明朝,在铸造生产领域,能够超过汤若望的,几乎是凤毛麟角。

52书库推荐浏览: 博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