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枢彻底傻眼了,别的,自己倒是好回答,但是朱熹扒灰这件事情可是无论如何都解释不清楚的,是朱圣人身上一万年都抹不去的污点啊,怎么解释?有违天地伦常啊,即便是畜生都干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可是,督师大人,您倒是也给我说说,这个伽利略到底有什么成就,起码也要让我们心服口服吧?他治哪部典?攻哪家学说?可有诗文遗留?”
顾炎武问道。
朱杰看了汤若望一眼,说道:“汤先生,您来回答他们这个伽利略到底有什么成就!”
“是,督师大人!”
汤若望沉声道:“第一,伽利略先生论证了日心说,证明地球也就是我们这个世界是在围太阳转动,太阳才是整个宇宙的中心!”
什么?
在座的人都惊叫了起来,连素来博学多才的黄宗羲与方以智都有些目瞪口呆,这样的学说,他们闻所未闻!
“汤先生,您在说梦话吧?还是这个伽利略再说梦话?我们在围着太阳转?怎么可能?荒谬,荒谬至极!”
方以智惊叫道。
“就是,向来都是太阳从东方升起,自西方落下,明明是在围绕着我们转动,如何是我们在围绕着太阳转动?”
黄宗羲附和道。
汤若望没有理会两个人,接着说道:“第二,伽利略先生为我们改进与设计了钟表,呶,就是这样的怀表,就是从伽利略先生的理论之中改进过来的,其准确性远远高于贵国的滴漏;第三,他发现了加速度理论,他发现了惯性理论,他发明了望远镜,他制造的放大镜,足以放大三十三倍,举个例子,在放大镜下观看一个头发,头发就如同手指粗细!”
“就这些?”
方以智不满道:“不错,确实是一个博学之人,但是这么点东西就能够跟朱熹先生相提并论,我也是砸死无语了,恪物之学,小道尔,齐家治国之术,方才是堂堂正正的学问……”
“曼公兄,你错了!”
朱杰沉声喝道:“错的太离谱了,从一开始就错了,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就是狗屁,任何一门学说都有其重要之处!没有恪物之学创造的火药,只怕大明朝都要亡国灭种了,没有火炮,我们能够挡得住满洲铁骑?没有造纸术,我们数千年的文化、诗歌、文章,靠什么传播?没有指南针,我们现在都还龟缩在这片土地上,连南洋都不知道!道德文章归然重要,但是么有这些恪物之学,早晚有一天,炎黄子孙近万万都要被这个世界淘汰的,汉人傲视群雄两千凭借的不是儒家的道德文章,而是那些工匠、学者的发明创造、铁血雄师!!”
在座的人登时惊叫起来。
第四百一十五章 扯淡的教诲
朱杰对于杨廷枢与方以智等人的见解很是无奈,这些人可以说都已经是大明朝当之无愧的精英人物了,可是依旧是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儒家就应该唯我独尊,实在是可笑之极,在这样执迷不悟,那就真的离死不远了。
朱杰叹口气道:“各位先生,你们想一想,从秦皇到汉武,从唐宗到宋祖,再到开国的太祖皇帝、成祖皇帝,哪一个是不是雄才大略,哪一个不是内圣外王,对内安定民生,对外不断扩张?道德文章可以使得社会安定,也仅此而已,可是道德文章永远吓不退侵略者,从匈奴到五胡,从契丹到西夏,再从女真到蒙古,我们依靠着道德文章,打败了哪个了?崖山一战,更是差点叫我们炎黄道统崩毁,血脉断绝,这就是儒家道德文章独尊的后果,如今满洲人虎视眈眈,西洋人同样是我们未来的死敌,你们难道想要让我们炎黄道统再一次面临崩摧的危险,最终汉家江山分崩离析?”
众人一个个面面相觑,从古至今,还从来没有那一个人敢这样攻击正统的儒家呢,要知道整个朝堂,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孔孟门生,大明朝所有的名门望族同样是以孔门弟子自居,现在朱杰倒好,将一个又一个的屎盆子扣到了儒家的头上!
不过,貌似朱杰说的也没有什么毛病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甚至加上太祖皇帝,哪一个不是叱咤风云的角色,哪一个将汉家江山带到了一个鼎盛的局面?可是,貌似其中也有一些问题啊……
“督师大人,我不否认,这些雄才大略的帝王未必都靠的是孔孟之道,但是,没有孔孟之道为根本,一个朝代是不能持久的,秦始皇以法家为本,刑法严苛,结果二世而没;汉武帝同样如此,原本强盛到极点的大汉,因为穷兵黩武,最终同样走向了败亡,至于唐太宗,晚年更是痴迷于战争,消耗了大唐的元气,历史已经有过明证!”
杨廷枢辩解道。
“复庵兄,错了,你要明白,每个朝代的终结,并不是偏离了孔孟之道引起的,其根本与孔孟丝毫不沾边,而是另有原因!”
朱杰沉声道。
“愿闻其详!”
杨廷枢不忿道。
朱杰冷笑道:“复庵兄,你不要不服气,等我说完了,你自然会服气!”
“从古至今,汉家江山,本身就没有那个朝代能够超过四百年的,秦代二世而亡;西汉两百多年,东汉两百多年;西晋数十年;东晋一两百年;隋代同样是数十年,大唐国祚长些,也不过三百年左右,到了北宋、南宋,同样是两百年上下,能够超过三百年的江山都屈指可数,四百年的根本没有,没有那个朝代因为以孔孟治国,就避免了灭亡的命运,难道说孔孟之道还是王朝更替的根本吗?当今皇上不够推崇孔孟?他可是说过要与士大夫共天下的,那又如何,十几年来,江河日下,刀兵四起,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我说的没有错吧?”
52书库推荐浏览: 博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