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_博陵先生【完结】(466)

阅读记录

  朱杰哈哈大笑道:“恰巧,我知道这个重力对物体的影响力,这个重力加速度就是伽利略先生确定的,利用他的方法,可以轻松的算出这几个数值!”

  朱杰并不是什么科学家,但是对于炮弹弹道的计算研究,自然是不会陌生的,高中与大学期间,更是经常接触到抛物线,不管是解析几何,还是微积分,都有涉猎说不上精通,但是粗略的计算一下弹道,还是没有问题的。

  朱杰手中的毛笔不断的挥动着,盏茶功夫,两章宣旨已经罗列满了数字,一步步将结果推导了出来!

  方以智与黄宗羲已经看傻眼了,特么的,还有什么是这个督师大人不会的,竟然连算学都如此高深!

  至于一旁的汤若望更是连连惊叹,也许朱杰的算学水准比不上伽利略,但是看这个架势,绝对不会属于伽利略的南几个学生啊!

  良久,朱杰长吐了一口气,答道:“好久不摆弄这些东西了,还真的有些不习惯,汤先生,您来看看,怎么样!”

  汤若望半晌方才缓过神来,惊叹道:“绝了,绝了!督师大人,您有这样的水平,早就应该进钦天监当监正了,我在你面前自愧不如啊,即便是伽利略,也未必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计算出确实的弹道数据来!而我们现在的火炮弹道数据,都是一次次的发射中,根据实地测量得来的,根本无法利用一套公理去计算所有的弹道抛物线跟射程!这、这绝对是了不起的成就!”

  朱杰笑道:“汤先生,我也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已,真正利害的是发现了这个公理的人,诸位先生,在未来的战争中,很明显,火炮与火枪的地位越来越重了,哪怕是骑兵,面对着密集的火炮火枪,也无法取胜,至于攻城略地,更是离不开火炮的轰炸!如果我们现在事先能够将所有的炮弹数据总结出来,教授给我们的将士,那未来火炮的射程、角度、精确性将会大幅度的提升,现在的炮兵,十发炮弹,三发击中目标,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如果利用这些方法,提前做出预判,根据数据调整角度,那十发炮弹,六七发击中目标,可以说毫无问题的!那将会给我们攻城节省多少时间,少死多少将士?”

  众人面面相觑,让朱杰这样一说,这个算学、物理学还真的是作用匪浅啊!

  朱杰接着说道:“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恪物之学,穷天地之奥理,博大精深,军事战争领域的应用也不过是其中一个角落而已,在农业上,同样作用巨大,一旦恪物之学发展到了极致,应用到了农作物生产之上,那样的变化才是惊天动地呢,以小麦为例,借助恪物之学,终究有一天,每亩地小麦的产量将会突破到一千斤,而现在呢,小麦亩产量不过两百斤左右,水稻产量也不过数百斤,应用恪物之学,水稻产量突破两千斤都有可能,你们想想,如果小麦亩产量达到一千斤,水稻产量达到两千斤,那天底下,所有的老百姓都将不会再饿肚子了,能够吃饱饭的老百姓谁特么的,还会闲的蛋疼的去造反?脑袋可只有一个啊!而且如此高的产量,那会给朝廷带来多少钱粮?国库就再也不用担心空虚的问题了,等到鞑子或者红毛海盗来了,我们就是用银子砸,都能将他们全都给砸死!”

第四百一十七章 太阳打摆子

  所有人都傻眼了,连汤若望都不例外,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小麦跟水稻的产量能够达到这么高,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督师大人,你在说梦话吧……”

  杨廷枢艰涩地问道:“小麦产量千斤,这就是天方夜谭!”

  “复庵兄,魏晋时期,根本没有火炮,那个时候,谁能够想得到如今的火炮竟然有如此威力?”

  杨廷枢一阵默然,史料记载,从唐代才开始火药,唐代之前,谁能想到火药竟然具备如此威力?在座的人一个个都是胸怀大志的人精英人物,都想着济世救民,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如果说研究恪物之学能够使得粮食增产到如此地步,哪怕是累死,他们都愿意!

  方以智恨声道:“好了,别说了,督师大人,如果真的恪物之学能够改变天下黎民的命运,那我就是将我一生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恪物之学上又有何妨?”

  “好!”

  朱杰击节赞叹,叫道:“曼公兄,我就佩服你们这股子家国天下的情怀!了不起啊!”

  “不过。”

  方以智嗫嚅道:“虽然我涉猎广博,但是实在是不知道这恪物之学如何能够成为你所说的那个样子啊,怎么入手?”

  噗通!

  朱杰一头栽倒在地上。

  “笨啊,曼公!当然是学了,那个伽利略不也是这样一步步出来的吗?我相信我们绝对不比伽利略笨,啃书本学习啦!”

  黄宗羲答道。

  朱杰一脸的无语,拿起毛笔来,写下了四个大字,叫道:“你们看看,这四个大字怎么念?”

  “学以致用啊……”

  方以智顺嘴答道。

  朱杰答道:“这不就结了?学以致用,你们将你们一身所学,应用出来不就结了?天地间的奥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们就是探索上二十辈子都探索不完,举个例子,这毛笔扔出去,为什么会落在地上,而不会飞到天上去?这中华大地,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一个箱子在土地上推为什么比在玻璃上推要费劲?人生处处皆学问,你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道理给找出来,然后应用到生活之中!”

52书库推荐浏览: 博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