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岳贡看着崇祯的脸色,心头暗叫不妙,不过,如今奏章已经到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想要找点回旋的空间,已经是不可能了!
方岳贡接过了奏章,还没有看完,脸色就已经成为黑锅底了,怕什么来什么,这特么的比风传的还要严重啊,斩杀各级将领三十七人啊,还有两百多人被送入了刑部候审!
方岳贡看看崇祯,满脸的无奈,崇祯无奈道:“看完了?那就交由臣工们都看看吧!”
魏德藻上前一步,自己是首辅大臣,方岳贡先自己看一步,到时说得过去,下一个总该轮到自己了吧,可是方岳贡偏偏没有给魏德藻,一转身,竟然将奏章递给了身边的孙传庭!
“方大人!你这是何意!”
魏德藻勃然变色,怒喝道。
方岳贡愕然道:“额,魏大人,孙督师乃是国之名将,于军务最是精通不过,又是兵部侍郎,给孙督师看一看有何不可?您不会如此小气吧?国家重事为重,些许浮名,先放在一边吧……”
方岳贡就是摆明了不交给魏德藻,笑话了,自己能够不知道皇上的意思?如果皇上不偏不倚的话,那这奏章第一个就应该交给你了,交给我,那就是让我们两个赶紧想对策啊……
孙传庭看吧,轻轻探口气,神色暗淡,递到了魏德藻的手里,朝中的重臣一个个都传阅了一遍!
鸦雀无声!
这个朱杰还真的敢干啊!特么的,一口气斩杀三十七人,还有两三百人关入了刑部大牢,只怕这些人也在劫难逃了吧?两百多人啊,这可是两百多人的将领,整个南京十四卫只怕都要被拆散了架子了,从指挥使到百户,十四位一共方才多少将领?六百人?撑死了!一下子就给拿掉了接近一半了,那南京十四卫还怎么运转?
“皇上,皇上啊!朝廷绝对不能让朱杰如此横行无忌,肆无忌惮啊,这、这是要谋朝篡位啊!皇上,请皇上即刻下旨缉拿朱杰回京法办,严惩不贷!”
第四百六十七章 骤起波澜,明枪来袭(四)
魏藻德首先总震惊之中反应过来,跪倒在地,气急败坏的奏道。
“请皇上即刻下旨,缉拿朱杰回京,严惩不贷!”
有了魏藻德带走,大殿之中的大臣们一下子跪倒了一大片,向着崇祯再次弹劾朱杰,这一次,比之刚才的攻讦更加的凶猛,崇祯的处境则是更加的艰难了!
崇祯呆呆的坐在龙椅之上,刚才自己还有理由搪塞过去,现在呢,可是如何是好?
崇祯将眼光看向了方岳贡与孙传庭,向着两个人问计。
两个人现在同样是急的满头大汗,刚才起码还有几个人在支持皇上,支持自己两个人,现在呢,一个都没有了!一口气斩杀这么多朝廷将领,逮捕这么多朝廷将领,这个朱杰是疯了吗?不要说朱杰,即便是皇上,也绝对不敢如此肆无忌惮的行事啊,即便是皇上下旨,六部与内阁也绝对会给他封驳回去的!
可是,即便是在不愿意出头,这个时候也必须要站出来了,不然的话,皇上可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皇上,虽然哗变是任何人不愿意看到的事情,镇国公跟史可法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则,毕竟是事出有因,奏章中已经写明了,是有人暗中唆使,方才发生了哗变,而不是因为镇国公整顿军务不当造成的,臣以为皇上下旨警告一下镇国公跟史可法就行了,没有必要大动干戈,反而是,唆使哗变的幕后主使才是朝廷要严加惩戒的!”
方岳贡躬身奏道。
“方岳贡!你什么意思?即便是哗变是有人在暗中唆使,此事也是有朱杰而起,如果不是他整顿军务不力,如何会激化军中矛盾?五千人的哗变啊,如果是放在别的地方,五千人足以占领一座府城了!事关大明江山千秋万代,岂能呵斥几句了事?”
魏藻德厉声喝道。
一旁的李邦华附和道:“魏大人说的不错,方大人,虽然镇国公功勋盖世,能力卓越,然而,有功则赏,有过责罚,这是不容置疑的,五千人的哗变,大明立国以来,都未曾发生过,更何况,镇国公未经请旨就直接斩杀军中将领三十七人,更是肆无忌惮,他眼中还有皇上吗?不予以严惩,日后各地督抚纷纷效法,如何了得?皇上,臣以为必须严惩不可!”
李邦华向来严正端方,眼中容不得半点沙子,对于朱杰这样的行径实在是深恶痛绝,三十七条人命啊,说杀就杀,如此严苛,想要逼迫南京卫所造反吗?
方岳贡仅仅几句话,就激起了朝中十数位大臣的反驳,一个个言辞激烈,连方岳贡都给卷入了进来,方岳贡都要哭了,特么的,这真不是人干的活啊……
崇祯脸色铁青,看看,看看!朱杰这个小子啊,在朝中,哪里还有人待见他?简直就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啊,群情激愤,可是如何是好?而且,如此在南京大开杀戒,哪里能成?那里可是南京,不是北京,天高皇帝远,没有自己这个皇帝镇着,采取如此激烈的手段,那可不是逼着南京的勋臣们造反吗?有人唆使?那是用屁股想想,都知道是勋臣们在背后捣鬼啊,可是这些勋臣,一个都有丹书铁券傍身,处置一个,到时还可以,全部都给处置了,怎么处置?这大明朝的江山可是人家祖上帮助太祖皇帝跟成祖皇帝打下来的,现在将这些勋臣都给收拾了,那天底下的人还不都得骂朱明家的人忘恩负义,寡恩薄情吗?
52书库推荐浏览: 博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