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_博陵先生【完结】(616)

阅读记录

  朱杰不管国丧如何,哪怕是花上一万两银子,朱杰都认为无伤大雅,这个时候,正是要收复山河的紧要关头,哪怕是一两银子,也要优先保障朝廷大军的支用,国丧重要,但是还无法重要到超越国祚存续的程度,有的这些人去商议,自己不掺和。

  但是高弘图的一句话,可是将朱杰给提醒了,就是在朱杰出兵的几天前的,南京户部刚刚筹措上来的江南税赋全部被漕船运往京城了,这才是要命的啊,整个南直隶十四府,筹措上来的税赋,单单是银两就高达两三百万两,加上粮食、马料等物资的,那是绝对超过三百万两的,占据了大明税赋的三分之一!

  如果京城没有沦陷的话,只怕现在漕船都已经快抵达京城了吧?哪怕是速度再慢,一个月的时间,也该差不错了!现在所有的税赋如果全部都送到北京城了,那可就惨了,无异于资敌啊,绝对是资敌!

  朱杰心头大震,回头看向了秦牧风,向着秦牧风一招手,秦牧风连忙走上前来。

  “牧风,七百里加急,命人赶赴大名府,告诉徐一帆,无论如何也要讲这批漕船给我抢回来!一定要抢回来,绝对不能落入鞑子的手里,记住了没有,快去!”

  朱杰低声喝道。

  秦牧风自然明白轻重了,连忙跑了出去。

  “高大人!”

  秦牧风刚刚跑出去,钱谦益再次大喝道:“本官就不相信,南京户部就仅仅有这么点钱!今年,单单是整顿南京十四卫,整顿龙江宝船厂,就花了多少银子?如果你们户部仅仅这么点底子,敢这么大张旗鼓的整顿?怎么到了为皇上举行国丧的时候,就没钱了?”

  其他人心头一震,钱谦益说的不错,不管是整顿南京十四卫,还是整顿龙江宝船厂,都是需要大把银子的,甚至没有百八十万两银子,都绝对拿不下来!户部没有银子,怎么可能?

  朱杰脸色一冷,看向了钱谦益,冷声道:“钱大人,怎么,你还惦记上了南京三镇与龙江宝船厂的银子?”

  一旁的马士英振声道:“有何不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的一切都是皇家的,更何况现在是为了给皇上办理国丧,更是任何人都责无旁贷,如果户部有钱还不舍得拿出来的话,只怕高大人户部尚书的位子是当到头了……”

  其他人也开始附和起来,这不比其他,是为了国丧,天大的事情也没有国丧重要,如果没有银子也就罢了,如果户部有银子还不掏出来,那可就是高弘图的差错了。

  高弘图苦笑道:“诸位大人,这户部是还有一笔银子,不过这笔银子只不过是朝廷转移拨付给南京户部专门用来整顿南直隶军务的,没有皇上的旨意,任何人都不得挪用,即便是南京三镇与龙江宝船厂需要支用,也需要本官与镇国公联合签押,方才可以……”

  “笑话,那是以前,现在皇上已经宾天了,难道你还要等皇上的旨意?诸位大人都在,你们说一说,这笔银子因不应该拿出来用于国丧?”

  钱谦益讥笑道。

  “钱谦益,我问你了,你还想动用南京三镇的饷银?”

  朱杰寒声问道。

  “怎么,难道不行吗?”

  钱谦益反问道。

  朱杰冷喝道:“不行,老子不答应!”

第五百五十二章 争执

  非但是其他人,连一旁的史可法与钟岳都有些惊诧的看着朱杰,这可不是私事,这是国丧,如果朱杰因此动用南京三镇的饷银,即便是钟岳也不会说什么的,自古忠孝节义,是做人的根本,为了皇上的国丧花费这些银子,值得!

  但是,偏偏朱杰给一口气顶了回来。

  “镇国公……”

  钟岳向着朱杰连使眼色,让他不要说得如此坚决,留点回旋的余地。

  朱杰冷声道:“你们这些混账!不要忘了,现在大明的京城都已经沦陷在异族铁蹄之下了,半壁江山都可以不保了,你们竟然还要为了一些颜面,动用三军的军饷?是不是想要整个大明江山都改姓爱新觉罗了?对了,也许,哪一天满洲鞑子兵临城下,你们也会如同陈演那个狗贼一般,摇尾乞怜,献城投降!跟着哪个主子,对于你们来说根本无所谓,哼哼,你们不要脸,老子还要脸呢,从今天开始,南京三镇与水师所有的军饷全部转款拨付,谁也甭想挪用,哪个人敢贪墨一两银子,老子让他活不到明天!”

  “朱杰,你太过分了!”

  高弘图脸色涨得通红,喝道:“你也是大明的臣子,自然要遵守国家的法度,即便是有人贪墨了银子,也要按律治罪,贪墨一两银子,你就要人家活不到明天?那还要大明律例做什么?”

  朱杰倒是没有反驳高弘图的意思,淡淡一笑,不再说话。

  一旁的史可法连忙打圆场道:“好了,高大人,镇国公也是担心军饷挪作他用,毕竟如今满洲鞑子磨刀霍霍,随时有可能南下的,如果我们连军饷都保证不了,只怕到最后连江南的半壁江山我们都保不住了……”

  高弘图不愤道:“史大人,本官倒不是说要挪用军饷,只是说,凡事皆有法度,有法不依,如何能行?况且,我们难道就真的将国丧办得不成样子,也交代不过去吧,这也不是我们的为臣子的应该做的事情!”

  史可法看看朱杰,说道:“镇国公,高大人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不如这样,如果户部的银子不够用的话,还是需要暂时借用一部分军饷应急的,过一段时日,等到户部周转开来,在给南京三镇补上,又有何不可?难道您就忍心看着先帝的身后事办得寒酸至极?我们如何能够对得起皇上的浩荡隆恩?”

52书库推荐浏览: 博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