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_博陵先生【完结】(692)

阅读记录

  钟涛还要接着往下说,秦牧风眼睛已经瞪圆了,狠狠的一鞭子抽了下来,怒吼道:“放屁!放屁!天威军第二镇?那是老子一手带出来的精锐,战力天下无双,哪怕是一帆的第一镇都不敢直缨其锋,怎么可能会败?更何况还有老查统兵?你、你说什么?连老查都身负重伤?更不可能了,那个小子打起仗来,比老子还精明,怎么可能会战败重伤?”

  一鞭子抽在钟涛的身上,连钟涛身上的甲叶子都给抽飞了两片,马鞭应声而断,钟涛被直接抽的趴在了地上,一阵龇牙咧嘴!

  疼,钻心彻骨的疼痛啊!这下秦牧风可是下了死手了!

  “大人,大人容禀啊,这是真的,这是真的啊,是徐一帆大人的亲笔奏章,已经奏报到御前了,这封战报是我们高大人亲自誊录给您的……”

  秦牧风眼睛扫过战报,果然,是高杰的笔迹,一封战报写的张牙舞爪,撇划之间,如同长戈大戟,煞是威风,不过,秦牧风哪有时间欣赏,仅仅看了两眼,就已经暴跳如雷了,直接一把将战报撕成两半!

  “啊……”

  秦牧风怒发如狂,目眦俱裂,查栓是他最铁的死党,两个人从来都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同生共死,被打的重伤昏迷,天威军第二镇更是自己的嫡系亲军,全部都是自己的心腹,是自己的心血所在,一战之下,伤亡过半,秦牧风从来没有如此暴怒过!

  “方大猷、刘泽清!老子跟你们没完!讲你们碎尸万段都是轻的,老子连你们的祖坟都他妈的要刨了!来人,来人!”

  秦牧风的咆哮声,将周围的将领们全部都给吸引了过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平日里,秦牧风大大咧咧的,在下属面前可是从来没有如此暴怒过,就是死了亲爹也不过如此吧?

  “秦督师!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

  一旁的副总兵董溪连忙赶了过来,急声问道。

  “董溪,传令,三军全速前进,直逼山东,老子要为天威军第二镇死难的弟兄,为老查报仇雪恨!”

  秦牧风已经要疯狂了,厉声怒吼道。

  董溪吓了一跳,愕然道:“督师大人,到底怎么了?全速前进,现在距离山东边境,都还有至少五百里呢,到济宁还有六百里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全速行军,等到了济宁的时候,众将士可就都要跑废了!还怎么打仗?”

  “你狗日的没听见吗?我们天威军第二镇都在东昌府被叛军偷袭,伤亡过半,连老查都差点战死在沙场上!那可是老子的第二镇!老子跟刘泽清不共戴天!传令,全军全速行军!”

  秦牧风已经顾不得许多了,噩耗直接刺激的秦牧风失去了理智!

  “督师大人,督师大人,冷静啊,冷静啊!您忘了皇上在临行前对你的告诫了吗?”

  董溪拽住秦牧风的胳膊,急声喝道。

  朱杰知道秦牧风脾气暴躁,容易失去理智,特意安排了心思缜密的董溪在身边相助,不过,想要将已经犯了牛脾气的秦牧风给劝住,太难了,不要说董溪,整个大明朝,除了朱杰之外,只怕徐一帆都压制不住这个犯了浑的家伙。

  不过,秦牧风毕竟是秦牧风,犯浑鬼犯浑,但是打仗就是打仗,容不得有半点含糊!

  秦牧风尚且保留着一丝清明,知道如何行止。

  “董溪,立即传令,集结南京右镇所有骑兵以及火枪兵,全部集结,跟随老子立即突击,步兵营救全部交在你的手里了,尾随骑兵,攻陷一个城池,那就安顿一个城池,不用步兵,老子只需要三千骑兵,就可以荡平山东全境!”

  秦牧风咬牙喝道。

  三千骑兵!

  董溪吓得从战马上掉下来,这个督师大人又开始发飙了啊,三千骑兵,你如何拿下整个山东?人家刘泽清的山东镇难道是吃素的?整个山东镇,单单是主力就有三万人,再加上当地驻防兵力,少说也有五六万人,你就凭借着三千兵力荡平山东?

  “大人,大人,三思而行啊!”

  秦牧风怒吼道:“三思而行个屁!老子是南京右镇的总兵,是南京三镇的督师,是三军统帅,老子说了算,再敢啰嗦,老子将你砍了喂狗!你只管带着步兵收拾残局就行,冲锋陷阵就全部交给老子了!传令,骑兵集结,出发,沿着大运河直奔济宁!”

第六百二十二章 屠夫秦牧风(一)

  秦牧风怒发如狂,一个董溪哪里能够拦得住他?三千骑兵再加上一千火枪兵,全部被秦牧风集结了起来,连没有骑马的火枪兵都被分配了战马,相当于四千骑兵,向着正北方向冲了下来。

  数百里路程,对于骑兵来说,虽然不算近,却也说不上远,秦牧风最喜爱的就是骑兵,不管是在天威军第二镇,还是在南京右镇,他的骑兵都是最强悍的,三天时间,南京右镇精骑一路越过了徐州直奔济宁,很快就来到了济宁附近——滕县,滕县是运河之上的一个重要码头,西靠微山湖,紧挨着微山湖就是京杭大运河,是从山东进入江苏的漕运枢纽。

  方大猷与刘泽清将山东境内的大量漕船全部集中在了两个地方,北面的集中在了东昌府,准备北上进入京城,南面的则是被放在了微山湖,两三百艘漕船,除了银两,就是粮草,单单是停留在运河之上,那是不可能的,太碍事了。

  秦牧风就是奔着微山湖来的,高杰在他临出京时就已经告诉他了,用最快的速度,先掌控济宁州,掌控微山湖,这是运河的枢纽,只要确保那些漕船从济宁进入徐州,那就万事大吉了,不管是鞑子还是刘泽清、方大猷都鞭长莫及!

52书库推荐浏览: 博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