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_博陵先生【完结】(892)

阅读记录

  可是,他着急,朱杰却不着急,整整三天时间,朱杰竟然没有露面,宫中传出了话,现在皇后娘娘已经到了临盆的日子,皇上寸步不离,守着皇后娘娘生产,根本没有心思顾及国事了。

  “不行,这样下去绝对不行,再要是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天,整个江南都要变色了!诸公,随我入宫见驾!”

  蒋德璟再次按耐不住了,直接将朝中所有的大员都给集结了起来,准备敲响景阳钟入觐。

  “蒋公,不用着急,如果形势真的危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不用我们强行闯宫,皇上也会露面的,暂且安稳一时……”

  一旁的李岩劝道。

  “李岩,你说的倒是轻巧!国家重事,岂能儿戏?你难道没有看到,马士英的檄文如今已经传遍南京成了,现在马士英已经开始在凤阳府誓师了,用不了两三天的时间,就会兵临南京城下,到时候,我们那什么抵挡马士英的大军?你去抵挡吗?”

  蒋德璟直接咆哮起来,本来蒋德璟就有些瞧不上李岩,蒋德璟是翰林出身,万历年间的进士及第,神宗钦点的榜眼,根正苗红,围观近三十年,方才有了今日的地位,可是李岩不过是落第的举子,甚至还曾经是闯贼李自成的谋主,朝廷的反叛,因为得到了皇上的赏识,方才平步青云,短短两年间,就成为了户部的尚书,这叫什么事?难道马士英的资历跟能力不够?也难怪马士英造反啊……

  可是,现在皇上就瞧着李岩对眼了,那有什么办法?好吧,既然皇上看上你了,老夫也管不着,但是,你要是耽误了国家大事,那可就对不住了,老夫还是首辅呢,说不得要将你好好地训斥一顿了!

第八百零四章 李岩入阁

  李岩满脸愕然的看着蒋德璟,良久,方才说道:“蒋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入膏肓,更是需要名医慢慢的调养医治,单单着急上火于事无补,您焉知皇上现在就没有想对策么?当年刘备兵败夷陵,曹魏与东吴数路大军围攻西蜀,后主不照样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可是诸葛亮呢,就安坐在丞相府,不动声色,就将两大强敌的围攻给化解了,你我都是凡夫俗子,没有诸葛亮的本事,自然是感觉到火烧眉毛,可是皇上那是天纵英才,也许,皇上早已经是胸有成竹了呢!”

  蒋德璟狠厉的眼神看着李岩,喝道:“李岩,你说的倒是轻巧,西蜀当年的危局虽然严峻,但是能够跟现在我们的局势相提并论吗?单单是一个满洲鞑子我们就忙活的焦头烂额,现在张献忠与左良玉一同造反,再加上马士英也造反了,长江以南,除了闽浙两广之外,可还有一片净土?我们做臣子不思报效,反而就知道等待着皇上决断,那要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干什么?吃干饭吗?”

  蒋德璟的话音刚落,司礼太监刘思立就从后面走到了前殿来,高声道:“各位大人,皇上有旨,宣各位大人到景春宫见驾!”

  呼……

  蒋德璟长长出了一口气,总算,皇上总算是要露面了啊,在不露面,那可是真的要急死人了。

  “刘公公,皇上这几日一直在忙什么呢?如何一直不上朝?多少国家大事在等着他决断呢?”

  蒋德璟略略带着抱怨的口气问道。

  刘思立呵呵笑道:“蒋大人,本来皇上给咱家们新立的规矩,不许阉人干政,但是,这件事情是大喜事,跟大人们说一声,应该也不打紧,皇上宽宏大量,谅来也不会怪罪咱家,就在一个时辰之前,皇后娘娘为皇上诞下一位龙子啊,这可是天大的事情,皇上这两三日来,可是寸步不离乾清宫啊……”

  嘶……

  众人闻言,无不振奋,皇子,皇后给皇上生了一位皇子,这可是第一位皇子啊,未来可是极有可能成为大明朝的皇帝的,嫡长子,自古以来的规矩就是立嫡立长啊,从此大明也将后继有人了!

  大臣们一窝蜂的向着景春宫跑去!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贺喜皇上!”

  蒋德璟都已经六十多岁了,这个时候却是跑的比谁都快,来到朱杰的面前,当先跪倒在地,喜声叫道。

  后面的臣子们也一个个的跪倒在地,齐声山呼万岁,山呼海啸一般。

  此时的朱杰同样是喜上眉梢,自己也有儿子了啊,看着面前的臣子,朱杰笑道:“好了,同喜,同喜,朕得爱子,当得举国同庆,然则现在国家危难之际,庆祝就算了,传旨下去,朝中上下所有官员,本月双俸!”

  “臣等谢皇上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杰看看蒋德璟,笑道:“蒋公,你们年纪大了,就不要太过拘礼了,都起来吧,这两日听刘思立说,你们数次请求觐见?有什么事情么?”

  蒋德璟脸色一整,心情沉重起来,急声道:“启奏皇上,就在大前日,马士英突然起事,传檄天下,声讨皇上,如今整个江南已经都沸沸扬扬了,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附和,马士英甚至搬出了张采与小福王朱由菘,声势越来越浩大,臣与几位大人几次叩阙都被拦了下来。如果皇上在不上朝,臣就打算直闯后庭面圣了!”

  “哦?”

  朱杰笑道:“没有想到啊,这个马士英还真的跳出来了啊,不过,仅仅凭他一个凤阳总督,还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可是,皇上,现在马士英已经命令他麾下的将领拿下了安庆跟徐州啊,安庆占据南京上游,扼住了南京的咽喉,徐州又是漕运重镇,现在南京可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劲境地啊,皇上,局势对我们太不利了,现在朝野上下不知道有多少宵小之辈等待着朝廷出错,然后群起而攻之呢!”

52书库推荐浏览: 博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