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喜形于色,快速回复道:“好勒,一定给你联系靠谱的公司,至于合同,你跟我去一趟公司吧,手续都在那里,很快就能签好。”
陆恒点点头,下了楼,见中介要去挤公交,对他招了招手。
“坐我车过去。”
……
盛家房产外面,阳关明媚,没有沙尘暴,也没有所谓的雾霾,陆恒享受着阳光的同时,从中介手里接过一系列手续。
对中介挥了挥手,陆恒坐上车离开。
公司的办公场地算是解决了,接下来就又是熟悉的程序了。
办理工商许可证,提供个人证明等等。
事到如今,陆恒又开始怀念起有白依静跟着他的日子了。
那时候,这些琐事基本都是她在办,又何须自己亲自去跑。
是不是考虑让白依静继续回到秘书岗位上呢?
这个念头一转即逝,陆恒启动车辆,再说吧!
目前当务之急,还是把该招收的员工的进行面试、招聘,尽快把这个公司的架构搭建起来,光靠自己一个人,能铺开的摊子只有那么大。
如果公司开起来了,全国各地的投资都要方便许多。
林海那边如果速度够快,近期就能把自己需要的人找到,后面在陆陆续续招聘一些底层员工,那么这个人事架子基本就可以搭起来了。
加上公司装修和工商手续的办理,一个半月的时间,或许就能开业了。
到那时,每个投资的产业有任何变动,陆恒就能第一时间得知。
想到这里,陆恒就想起了上午肖建国打过来的那个电话。
饿了么缺钱了,相比上一次缺钱,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上一次陆恒正式追加投资是在十一月份,距今才过去五个月。
从花钱的速度来看,可以与发展速度形成正比。
就是不知道,这一次的饿了么,资金缺口又是多大。
晚上时分,陆恒拨通了肖建国的电话。
几乎就在电话打出去的瞬间,就被接通了,陆恒眉毛一挑,速度够快啊!
他也不慢,单刀直入。
“差多少钱,说说吧!”
那边的肖建国估计没想到陆恒会这么直接,嘴里的话被噎了回去。
“这一次资金缺口有点大,不是一两百万能够解决的,财务部的人做了个预算。要想保持饿了么如今的扩张速度,甚至再度翻倍,需要的资金最少在千万之上。这里面人力成本并不算大,主要还是来源于饿了么APP的市场推广费用,毕竟这一次是面向全国推广,要让全中国各大城市都知道有这么一款外卖软件。产品经理王君那边也说了……”
陆恒安静的听着,直到肖建国说累了,歇气的时候,他才开口。
“追加投资的事,我没有什么压力,等我这边一个公司开起来,最迟一两个月就能填上饿了么的预算缺口。但是你考虑过没有,上一次我追加投资,你平摊下来也就几十万,可以找我借,然后依靠每个月的分红还我。但这一次,动辄千万的投资,你要拿什么来保证你的股份不变?”
空气突然变得安静下来,电话那头的肖建国嗫嚅着嘴唇,逐渐变得沉默,一时之间无话可说。
第869章 孤零零的夜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这句话放到生意上也同样适用。
任何一次合作,一场商业竞争,都有一方甚至是多方的动机存在。
而在陆恒和肖建国这对705寝室兄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或许第一次成立饿了么,陆恒是看中了饿了么未来的潜力,并且极度适合以大学生群体作为开局。
但是陆恒将饿了么的主导权交给肖建国与吴明明,更多是存着帮助两个兄弟的私心,尤其是当初刚失恋不久,沉湎于家庭环境自卑中的肖建国。
随着饿了么逐渐壮大,从当初十几万的投资,变到一百万的追投,这场以私人情感作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事业就已经多了其他的东西。
陆恒是个地道的商人,偶尔的心软会让他有不正确的判断,但也仅限于那一次。
他承诺借钱给肖建国,让他在只付出百分之一股份的前提下,仍然保持饿了么百分之二十四的股份。
那时的他,或多或少,还是惦记着那份室友之间的兄弟情谊,所以做出了外人看来很傻的决定。
可这一次不同了,大大的不同!
十几万到一百万,一百万到一千万,看似都是十倍的差距,但是基数在发生变化。
就像普通高中生不会计较几块钱到几十块钱的欠账,但是上升到几百块钱的时候,如果对方不还,就绝对会急眼。
一千万,陆恒还不会急眼,但也绝对不会无动于衷。
当生意上升到千万作为谈判筹码的时候,就已经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了,陆恒不可能再以感性思维来面对这场生意,他会让自己尽可能的保持理性思维,以利弊取舍来判断。
这个道理,电话对面的肖建国不会不懂,即使不懂,陆恒也会让他必须懂!
冷静淡然的话再度响起,与肖建国耳中仿佛重锤一般敲击在心里。
“即使这一次,不依靠我,你想到了办法跟投,保证了股份不变。那么再下一次呢?作为饿了么的负责人,你应该比谁都清楚,以饿了么的扩张速度,它所需要的资金将会越来越大。这一次是千万,下一次保不定就是上亿,你做好了准备吗?”
52书库推荐浏览: 雨去欲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