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2006_雨去欲续【完结】(1730)

阅读记录

  绝大部分都是输出,进项并不多。

  陆恒皱了皱眉,虽然早有预料,却仍然觉得头疼。

  做投资就是这样,本钱必须要雄厚,这个雄厚的程度,甚至超过绝大部分人的想象。

  几亿的本钱,根本不够看。

  像陆恒认识的不少投资人士,他们背后大多挂着大行风投机构,即便没挂,那也是如梁伯韬这一类早期港澳台的资本大鳄。

  像雷君这种出名的天使投资人,他做的其实更多的,也只是天使投资。

  何谓天使投资,前文也介绍过了。

  在企业弱小,甚至还没有成立的时候,就开始投资,这种投资行为,资金并不多。

  陆恒也做过,不论是陈鸥团队,还是饿了么团队,他之前都是天使投资。

  初期的资金投入,不过是几十万,多的也不过是上百万而已。

  相比较而言,他另外不是天使投资的几次项目,额度就显得非常大了。

  不管是京东,亦或者YY,动辄都是百万,千万起步,后续追加投资更是源源不断,不然他的持有股份,早就被其他资本方给稀释了。

  张惟停止介绍,看着皱眉的陆恒,深吸一口气。

  “陆董,作为创世纪的财务负责人,我有必要提醒你。公司的目标如果不仅仅是停留在小企业的投资上的话,那我们的资金来源,就有必要进行扩大了。”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陆恒身上。

  谁都不是傻子,大家都明白,光靠创世纪现目前的账面资金,要再维持在各大入股企业的股份,最多不超过两年,就会捉襟见肘。

  像欢聚时代,经过数次追加投资后,每一次参与进去,资金都是以几千万来计算,下一次,难保不过亿。

  而这仅仅只是创世纪旗下一个入股企业而已。

  京东的发展比欢聚时代更快,饿了么异军突起,市值不断膨胀,就连才成立一年的聚美优品,上一次投资就达到了三千万。

  那下一次呢?

  陆恒有些头疼,摁了摁脑袋,不断思考着。

  张惟的话,他也懂。

  光靠自己,要想撑起一个专业的风投机构,资金上确实有些难了。

  此时要想保证公司的良性发展,引入新的资金提供方,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这件事,给我一点时间。”陆恒吐出一口气,神色复杂地说道:“我朋友倒是挺多的,说服一两个加入创世纪并不难。只不过,现在应该暂时不用,等真正需要的时候,我会考虑的。”

  张惟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她尽到自己的工作责任就够了。

  陆恒环视众人,蓦地指向秦信坤。

  “说说现在你们正策划的投资项目吧,之前电话里,你说是唯品会?”

  秦信坤郑重的点了点头,“陆董,你了解过这家电商吗?”

  “还算了解吧!你们收集的资料,已经通过白依静传给我了,我又找业内朋友问过相关的情况,所以对于他们的情况,我还是略知一二的。”

  陆恒淡淡说道,说话的时候,看了一眼貌似专心,实则懒洋洋的白依静。

  自己一到公司,小白就跟找到主心骨一样,变得懒散起来,他自己都哭笑不得。

  不过陆恒也没动怒,白依静平常的工作态度如何,他还是一清二楚的。

  秦信坤严肃地说道:“唯品会08年才成立,时间虽然短,但是他们的发展速度和崛起势头,却显得异常猛烈。经过广州那边的投资小组分析,这家电商企业,潜力巨大无比,犹在我们所投资的聚美优品之上!”

  陆恒调整一下坐姿,稍微舒服了一点,问道:“也就是说,值得投资了?”

  秦信坤嗯了一下,很坚决地说道:“值得,非常值得!”

  “派人接触过了没有?”

  “我亲自去接触的。六月份我去广州那边,指导广州分组开展工作的时候,我就上门接触过了。”

  “情况怎样?”

  秦信坤咬了咬牙,深吸一口气道:“情况有点复杂,投资的门槛,可能会很高!”

第1284章 从蹒跚到奔跑

  秦信坤所言的门槛高,不是夸大的说法。

  在经过全方位了解后,陆恒也体会到了,其中的难度。

  不比单打独斗,只靠陆恒支持和陈鸥带领的一群年轻团队闯出来的聚美优品。

  同为电商企业的唯品会,从一开始,基础就打得十分牢固。

  他们拥有两位创始人,三大创始投资人。

  两位创始人沈亚和洪晓波都是温州的传统商人,此前曾合伙做电子外贸生意,不管是传统零售业,还是电子商务业,他俩都具备很丰富的经验。

  再加上公司初创,就有他们在长江商学院的三个同学携带大笔资金涌入,创始资金一度高达三千万元。

  这在电商企业中是很少见的,聚美优品开始的时候只有陆恒给的一百万资金,还被游戏业务给占用了不少。

  京东开始的时候,比这更惨,刘强冬当时手上就捏着一万两千块。

  从开始的资金量就可以对比出来发展速度,京东花了十年才走到如今地步,唯品会却能在08年成立,如今短短两年时间,就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折扣商品网站,这里面,充裕的初期资金起了很大的作用。

  唯品会发展过程中,足足两年没有对外融资,可见他们之前的资金是足够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雨去欲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