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要回农村_遍地沧桑【完结】(129)

阅读记录

  到车站附近,找了个招待所住下。

  晚上出去,到饭店点了一盘鱼,一盘排骨,二两酒,美美地喝了起来。

  喝了一口酒,体味着那种火辣的滋味,他终于有了一点儿享受的感觉。

  罗雅这会儿在干什么呢?若是给她一个飞碟,一定会很高兴吧?

  第97章 笑晕在厕所

  第二天一早,林驹就到了柳塘街。

  这里就是奉天的票证黑市。跟绿江的邮局后街一样,都是票证贩子出没的地方。

  到了这里,果然就有五六个人在这里晃悠。

  一看他们的神态和警惕的眼神儿,林驹就知道自己找对了地方。

  林驹点着一根烟,也不着急,就在街边儿抽了起来。

  过了二十来分钟,一个五十来岁的大娘凑了过来。

  一看那神态,林驹就不禁想起前世,在许多地方火车站附近胡同里面晃悠的那些大妈们,向来回行走的行人不断地问道:住宿么?休息么?有特殊服务。

  “孩子,有事儿吗”?

  大娘先开口。

  “有点事儿,想买点东西”。

  “买东西到商店去啊,这里不卖货”。

  “到商店去了,没有票他们不卖给我”。

  大娘警惕地四下看了一圈儿。

  “孩子,想要什么票”?

  “缝纫机一张,收音机两张”。

  “一张二十元”。

  虽然贵了点儿,不过也差不多少。

  “我没钱”。

  “你这孩子,逗你大娘呢,没钱你来干什么,去去去”。

  大娘转身就要走。

  “虽然没钱,但我有这个”。

  林驹从兜里掏出一块电子表,在手里晃悠着着。

  “电子表”?

  大娘立刻转了回来。

  “一块电子表,换三张票,外加十斤白糖票”。

  “孩子,真的假的”?

  “大娘,你看我像说假话么”?

  林驹伸伸手,故意把手腕上戴的电子表也露出来。

  “孩子,你等会儿”。

  大娘回去跟另外几个人嘀咕了一会儿,很快回来。

  “就照你说的,一张缝纫机票,两张收音机票,十斤白糖票”。

  “大娘真是爽快人,成交”。

  一块电子表,本钱六块多钱,换了这么多票,真是赚大了。

  离开柳塘街,林驹就到了联营公司。

  这是奉天最大的百货商店。

  距离车站也不太远。

  林驹在这里看中了飞人牌缝纫机,一台一百六。

  红灯牌收音机,一台一百一,都是沪江的产品。

  沪江是最大的工业城市,沪江的产品,被人视为质量好,样式新颖的象征,跟东北产品的傻大黑粗形象不同。

  看好了货,林驹来到火车站货运室,找到了王主任。

  上次从南方回来,林驹就是在这里结识了他。

  这回这批麦克镜,就是王主任给办的转运手续,让林驹少跑了一趟。

  见到林驹,王主任非常高兴,爽快地找了一个人,拉着板车跟林驹走。

  现在的交通和通讯落后,服务水平低下,经常让林驹苦不堪言。

  但是大环境如此,他也无力改变,只能顺其自然。

  回到联营公司,林驹买了缝纫机和两台收音机。

  林驹给了拉板车的人两块钱,这个家伙高高兴兴地帮着把东西搬到车上。

  推着车又到了招待所,把飞碟装上,拉到车站。

  王主任亲自给林驹办了托运手续。

  林驹告诉王主任,过些日子还会有一批货到来,黄天大回来的时候,会到这里找他。

  王主任自然知道,黄天大来的时候不会空手,满口答应。陪着林驹走,直到售票厅门口才回去。

  买了缝纫机和收音机,标志着林驹原来计划的四大件的目标胜利实现。

  收音机多了一台,这是给黄老道的。剩下一台是自家的。

  当初的四大件目标,手表现在全家一人一块,超额完成任务,超了700%。

  自行车原来计划一台,现在是两台,超额100%。缝纫机和收音机按照原计划完成。

  有了四大件儿,就证明这家是个殷实之家。

  原来林驹曾经犹豫过,想要等大哥和胡巧分出去之后再买。免得胡家又趁机要价。

  后来他觉得自己有些过于谨慎。

  就因为胡家的那帮人,耽误自己改善家庭的生活质量,实在不值得。

  胡家固然可能趁机提一些新的要求,到时候不搭理他们就完事儿。

  如果连这点儿事儿都怕,将来自己有多少钱都不敢花,那还活个什么劲儿?

  列车很快到了溪水站。

  溪水站是大站,在这里上来了不少人。

  林驹正趴着车窗看站台上的热闹,突然有人拍他肩膀。

  就见一个带着麦克镜的人,在他对面坐下。

  “林驹,怎么不认识我啦”?

  说着,这人摘下了麦克镜。

  原来是周玉贵。

  上次因为陈二成和二大娘到公社大闹了一回,周玉贵从马家堡子学校,调到了别的学校。

  他的父亲周克家,也从三道河调到了别的地方。

52书库推荐浏览: 遍地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