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老师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的嘱托和期待”。
“嗯,虽然现在去不了,不过寒假的时候,我还是要去一趟的”。
什么?你还要去?怎么这么死心眼儿啊。
好好在京城里呆着享受不好么?
“我代表山区的孩子们,热烈地盼望着这一天。到时候一定给魏老师提供最高级别的安全保卫工作”。
“安全保卫?我只是个学者,又不是什么大领导,不用什么安全保卫”。
“魏老师,我们那里的情况比较特殊,必须给您提供安全保卫工作”。
“哦?你们那里有什么特殊的”?
“这个主要跟我们的环境有关。想必您也知道,东北的冬天比较冷,外地人去了,不适应那里的气候。这是其一”。
“其二呢”?
“冬天经常下雪,冰天雪地里的,天冷路滑,无论是公路还是铁路,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其三,我们那里卫生条件比较差,无论是宾馆、招待所,还是个人家里面,到处都是虱子和跳蚤”。
“其四,东北人好客,尤其是冬天,最愿意喝酒,六十度的老白干,动不动就一人一瓶,你去了,要做好被人灌醉的思想准备。外来的客人,如果不喝醉,就会被我们当地人视为瞧不起他们”。
“还有这种习俗?不过也不奇怪,别的地方也有这种风俗”。
“其五,东北人性格豪爽,彪悍尚武。走在街上,尤其是遇到陌生人,千万不要看他”。
“为什么,看看又能怎么样”?
“倒也不是东北人就不讲理。就是如果他说‘你愁啥’的时候,您千万别吱声,要尽快地远离他们。如果你说一句‘瞅你咋地’,他就会动手打人”。
“就是因为这些原因,我们一定好好好保护您”。
我的天啊,胡说八道了这么多,要是叫东北人听见了,不知道会不会打死我。
“你不也是东北人么,我看你文质彬彬的,没那么野蛮啊”。
“那不一样,我是到了京城,入乡随俗,要是在这里还象在家里那样,京城人还不得打死我”?
“哈哈哈,哪里至于像你说的这么可怕。好啦,我会慎重考虑。尽量不给你们添麻烦”。
谢天谢地,你不去是最好的了。
第184章 顺便做笔生意
刚从进修学校出来,罗雅就哈哈大笑起来。笑得直不起腰,蹲在地上。
“罗雅,你笑什么”?
“哈哈哈……,我笑你撒谎,把咱们家里说的那么可怕”。
哦,原来是如此。
“嘿嘿,就是吓唬她一下,别让她到咱们那里去”。
“为什么啊?我看着这个魏老师挺好的,到咱们那里去,不也对咱们有帮助吗”?
“是能有一些帮助,不过,在帮助咱们的同时,她也能帮助别人。如果她不去,就只能帮助咱们,不能帮助别人”。
“说的绕来绕去的,还是不明白你的意思”。
不明白就不明白吧,等以后你就知道了。
林驹不想说太多,就转移话题。
“罗雅,这里离燕京大学不远,咱们到那里看看吧”。
“好啊,我早就想去看看啦,走”。
两人走了一段,上了公交车,不一会儿就到了燕京大学。
学校放暑假,不过院里仍然有一些人来往。
“林驹,你将来就到这里来上学吧,我觉得你一定能考到这里来”。
“考到这里来,问题倒是不大,不过我不想到这里来”。
“那你想上什么大学”?
“我就想上绿江农学院”。
“绿江农学院,不会吧,农学院录取分数很低,你的成绩那么好,太可惜了”。
“没什么可惜的,一张文凭而已,关键是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那你想要什么”?
“将来念完大学,我还要回到农村去”。
“回农村?人家都想进城里,你为什么要回农村,你多傻啊”。
“罗雅,现在看着城市好,农村不好,不过,等过上一些年之后,人们就会发现,城里不如农村”。
“我才不相信呢,怎么说,城里也比农村好。人们都愿意进城,有哪个愿意到农村去的”?
“你们家不就从城市到农村了”?
“那是没办法啦啊,要是自己选择,我家也不会去的”。
唉,现在跟她说这些也没用。
跟谁说起来将来城市的人口爆炸,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噪声、雾霾、紧张的生活节奏、不安全的食品、拼死拼活的房奴,令人绝望的房租和房价,都不会相信,会有那一天。
“好啦,罗雅,这件事儿等将来再说。现在咱们先在这里做一笔买卖”。
“做什么买卖”?
“买一些粮票”。
“买粮票干什么”?
唉,你现在哪里会想到那么多。
家里面吃的,将来你和你哥哥到三道河吃的,不得细粮啊,没有全国粮票,上哪里买细粮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遍地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