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要回农村_遍地沧桑【完结】(253)

阅读记录

  “林驹现在年纪还小,将来上大学也没什么问题,毕业就包分配,也用不着这个指标。所以就给林驰和天大你们两个人。至于你们俩个谁转正,就由你们自己决定。今年先转一个,明年再转一个,你们自己核计一下,今年谁先转”。

  “那有什么好核计的,二姐先转呗”。

  黄天大不假思索地说道。

  “天大,还是给你吧”。

  林驰虽然也很想要,但是黄天大做出了很大贡献,她不好意思跟他争。

  “我才十七岁,着什么急,二姐就不要客气了,你来吧。我以后有的是机会。再说了,转不转的,我还真就不在乎”。

  “二姐,既然天大这么说,就是他实心实意的,今年你就先转了吧。天大就等以后再说,不过是晚一年的事儿,天大,就这样定了啊”。

  林驹其实也赞成林驰转正。

  倒不是他偏袒自己的姐姐,而是认为黄天大确实没有必要要这个身份。

  “就这样定了,二姐,你就去填表吧,走走走,我去帮你填”。

  黄天大拿起表格,推着林驰出去了。

  “曾校长,谢谢你”。

  林驹虽然觉得给一个转正指标是应该的,但客气话还是要说的。

  “林老师,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没有你们,咱们学校哪有今天的成绩和地位?没有林驰和天大张罗赚钱,哪里有钱给老师们发奖金?你们做的事儿,我和老师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件也没有忘记,这是你们应得的。目前,我也只能做到这些,来回报你们”。

  “曾校长,这些不算什么。其实,我们将来还可以做更大更多的事情”。

  “你又有什么好主意”?

  曾校长站了起来。

  “我这个主意,需要喝酒的时候,晕晕乎乎地才能说出来”。

  “哈哈哈,好,林老师,今天晚上到我家里喝酒”。

  第190章 不占绝对优势

  曾校长家不在三道河住,而是在三道河湾村。

  所谓的三道河湾,就是三道河下游的一个转弯处,距离三道河村大约二里地左右。

  曾校长老婆那老师是三道河湾村小学的老师,她是公办老师,两人都捧着铁饭碗。

  这样的家庭,被人称为双职工家庭,意思是夫妻双方都是国家正式职工。

  林驹是第二次到曾校长家,跟那老师虽然不熟,但是关于林驹的事情,那老师早已耳熟能详。

  林驹推着自行车一进院,那老师就热情地迎了出来。

  “林驹来啦,快快请进。老曾去出抓鱼了,一会儿就回来”。

  “哦,曾校长还出去抓鱼”?

  “他说你爱吃河鱼,非要去抓点鱼回来,也快回来了”。

  呵,这个家伙,专门为我去抓鱼吗,还挺讲究呢。

  “你们不用这么客气,我也不是外人”。

  “不是外人倒不假,可你是稀客,老曾天天回来说你好,把我的耳朵都听出茧来了。开始我还不相信,寻思着一个八年级学生,能有多大本事,高考成绩出来了,才叫我心服口服”。

  “林驹,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有这么大本事的”?

  “哦,也没什么,我现在做的这些事儿,我前世的时候都见过”。

  “格格格……,好啦,你既然不愿意说,我就不问啦。架上有葡萄,你愿意吃就自己摘,我给你们做菜去”。

  唉,那老师,我说的都是实话,你怎么就不相信呢。

  曾校长的家,一进大门,就是一个葡萄棚子,一直延续到房门口。

  此时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走在棚子下面,头顶上就是一串串紫色的葡萄,一伸手就能摘到。

  夏天的时候,这个葡萄棚子就是个凉棚,在这里乘凉,一定非常惬意。

  棚子里面的少半截,是软枣。

  软枣是当地的叫法,其实就是一中野生的猕猴桃。

  这种软枣为绿色,有鹌鹑蛋大小。外表没有毛,连皮都可以吃。

  软枣是藤生植物,长长的枣藤,可以盘旋几十米长。

  林驹也不客气,就在棚子里摘葡萄和软枣吃。

  没多一会儿,曾校长拎着旋网回来了。

  “还行,来得挺快,我就估计你快来了。特意去打点鱼,一会儿下酒”。

  林驹一看,鱼篓里有五六斤鱼,都是比较大的鲫鱼。

  河里的鲫鱼,跟水库和池塘的不同,虽然肉不多,但是味道极为鲜美,如果做好了,鲫鱼汤是一道非常鲜美的美味。

  “好啊,今晚一定多喝两杯”。

  那老师出来了,接过了鱼。

  “别的菜都好了,你俩先喝着,一边喝一边儿聊。先慢慢喝,我这就把鱼做了,一会儿就好”。

  “林老师,你喜欢怎么吃,清炖还是酱焖”?

  “酱焖吧”。

  酱焖河鱼,是当地常见的一种吃法,鱼里面加上一点儿大酱,上锅焖,好了之后,既有鱼的鲜味,又有酱香味,吃起来令人回味。

  进了屋,那老师很快就把菜摆了上来。

  一个酱肉,一个咸鸭蛋,小鸡炖松蘑,一个鸡蛋炒大葱,一个酱茄子,再加上正在做酱焖鲫鱼,六个菜。也算说得过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遍地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