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林校长就很年轻啊,还有小林校长”?
“我告诉你们啊,这位小林校长,可了不起。他是三道河中学的外语老师,今年的二十七个外语学院的大学生,就是他当外语老师的时候送走的”。
“哇,这么厉害,怎么没见过他”?
“不是跟你们说了么,他正在张罗新项目呢,走,到别处看看去”。
江班长在前,其他学员在后,继续往前走。
“这里是打字室,咱们的学习资料,就是从这里打出来的”。
“哇,学校还有打字员啊,我家里那边,连乡里都没有打字的啊”。
“不是跟你们说了么,这里是大学校”。
转悠了一会儿,众人回到宿舍。
“这墙上是各项管理制度,大伙儿虽然都是大人了,但既然是学校,就要有个规矩。以后外出的时候,都要请假,回来销假。你们今天来的,要是还有什么疑问,可以问我,也可以问问其他班级的人。没准儿别的班还有你们的老乡呢”。
“总之,愿意留下来的,明天就上课。不愿意留下的,明天就可以回家,今天晚上都考虑好”。
办公室里,林驰和黄天大看着这些学员在外面转悠,也不出去,关于这里的很多事情,就都交给了江班长去组织解答。
这个江班长,不仅到这里的时候被任命为班长。
其实他以前在部队的时候,就当过班长。
在他报名的时候,自己在报名信里面,特意说明了这一点。
从那个时候起,几个人就看上了这个人,决定他来了之后,就当学员班长。
让学员当班长,有很多好处。身为学员,可以尽快地获得其他学员的信任。在贯彻学校的意图和对于学员的管理上,有很多方便之处。
前几天陆续开课的摄影班、蔬菜班和果树班,都是这个模式。
这三个班这一期也都是五十个人,只要来了的,就全都留了下来,没有一个走的。
第203章 电视机来了
第二天,家具班开课。
这一期来的五十个学员,全部留下。
至此,第一期四个培训班全都顺利开课。
摄影班学期10天,学费120元,50名学员,收学费6000元。
果树班和大棚蔬菜班,学期10天,学费100元,各有50名学员,收学费10000元。
家具班学期45天,学费300元,50名学员,收学费15000元。
四个班共收学费31000元。
其中25%归三道河中学,应交三道河中学7750元,林驹方面可得毛钱23250元。
扣除人员工资,取暖费、电费、材料费等各项消耗,至少可以有两万元的净利润。
这个利润水平,虽然没有倒卖电子表和麦克镜、折叠伞那样的暴利,但是风险也非常小。
最大的优点就是,这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项目。随着今后开办项目的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会越来越多。
现有的场地和人员的利用率也会越来越高,单位效益会成倍增加。
跟水桂那边的联系,一直在持续。
电子表和麦克镜早就不做了。
现在已经入冬,折叠伞是淡季,目前也暂时停止进货。
不过,一些头饰平和纱巾却一直在持续。
现在的主要货品,是牛仔裤。
因为已经跟水桂形成了稳定的关系,双方有了互信,自从水桂回去之后,这边一直没有去人。
现在都是水桂把货发来之后,这边再把货款给转账过去。
技术学校现在有了自己的银行账户,可以比较方便地转账汇款,在费用上比原来的邮政汇款要节省不少钱。
飞碟那边还在卖,不过销量已经不像开始那样大。在南方已经出现了相同的产品,只是在价格上,奉天第二塑料厂还有一些优势。
不过,马家堡子那些卖飞碟的人,仍然乐此不疲。
在卖飞碟的时候,同时卖牛仔裤,赚的钱并不比以前少。
跟杨兰的合作关系仍然存在,永春市的老刘和冰川市的老周,现在已经不用在假手于杨兰,而是直接从林驰手里拿货。
丛丽到这里教学,她原来的生意已经停止。
不过她的弟弟丛兵现在接手了她的关系,开始从林驰手里拿货,回到绿江销售。
丛兵原来下乡,回城后一直没有工作,游手好闲的。后来因为跟人家打架,进去了三个月,出来之后更没有地方要他,不得已才开始学着姐姐做生意。
跟冯刚已经完全没有接触,自从上回林驹和黄天大到那里要钱之后,也没有冯刚的消息。
西大甸子的事情,现在都由林嘉胜负责,今年秋天,又栽了两万棵山楂树苗。
林嘉强按照林驹的主意,现在开始倒腾照相机,干的有滋有味的。
林驰前几天还跟他开玩笑,叫他到技术学校来管事儿。
不过这回林嘉胜似乎算开了帐,说死也不干,一心要倒腾他的相机。
二舅家的大表哥赵平,天天忙于画布景。这批摄影班的学员,已经有不少人跟他预定了布景,现在都有些忙不过来了。
跟燕京大学经济系学生莫十轮的合作,一直进行的非常顺利。
每隔半个月,莫十轮就会给林驹寄来一批粮票。
52书库推荐浏览: 遍地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