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要回农村_遍地沧桑【完结】(345)

阅读记录

  “袁玉生,好小子,我正要找你呢。原来范主任也在啊”。

  范主任,就是袁玉生的老姨夫。

  “许委员,你也来吃饭啊”?

  “这不市里报社的记者来了,想要采访你外甥,正打算吃了饭就到他家里去呢,没想到在这里碰上了”。

  一看说话,这个许委员就是个爽快之人。

  “许委员,这可巧了。来,你们也别另开桌了,就到我这里。今天我外甥请客。正好给你们介绍两位贵客”。

  “好,那就不客气了。这位是报社的李记者,这两位是……”。

  “这两位就是玉生学习的学校的曾校长和林老师,今天是特意来回访的,看看玉生干的怎么样”。

  “就是给玉生提供资金的三道河技术学校的人”?

  “对,除了他们,还能是谁。对了,曾校长,林老师,这位就是我们乡里的宣传委员,许委员”。

  双方一阵寒暄,坐定之后,小娟没用别人说话,就过去张罗再上酒菜。

  “哎呀,曾校长,你们学校可真是了不起啊。不仅提供技术,还给提供资金,扶持农村青年创业,这样的学校,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李记者,你今天可来的巧了,正好趁机采访一下曾校长”。

  “那是当然啦,有技术学校的人在,我的报道会更加详实,更有说服力。请问曾校长,你们学校当初为什么要开办家具制作培训这样的课程”?

  曾校长虽然喝得有点儿晕乎了,倒也没糊涂。

  他当了多年校长,经常开会讲话,总是有点儿水平。虽然是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心里倒也不慌。

  心里组织了一下思路,就侃侃而谈。

  “我们三道河中学,在历史上就是安东省最为著名的书院,现在也是绿江市的名校,去年的高考升学率,就达到了惊人的14%。今年预计至少在15%以上,升学人数达到90人……”。

  把三道河中学吹嘘了一顿之后,曾校长把话题拉到了技术学校上。

  “尽管我们有着出色的升学率,但是,仍然有绝大多数考生要落榜,回到农村去”。

  “这部分学生,有了较好的文化基础,其实也具有人才的潜质。如果不能充分的挖掘他们的潜质,利用他们的文化特长,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由于他们有文化,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农村又急需各种实用人才,所以……”。

  这些话,曾校长说起来,倒是不用打草稿,说起来一套一套的。

  虽然有套话之嫌,但也确实有道理,有了袁玉生这个实际例子,就更是怎么说怎么有理。

  接下来李记者的注意力,自然都集中在了袁玉生的身上,林驹这个主角,倒是显得无足轻重了。

  酒自然都是要喝的,不过人们大多把精力集中在了曾校长身上,倒是让林驹逃过了不少酒。

  曾校长本来就得意,许委员和李记者又一个劲儿地恭维他,就更加愿意显摆。

  那个李记者,是个八面玲珑之人,出于礼貌,有时候还要恭维林驹两句。

  只是她不知道林驹的底细,又见林驹年纪小,总是把林驹叫做小朋友,让林驹有些郁闷。

  酒终于喝完了,李记者和许委员要到袁玉生家里去实地采访,袁玉生和老姨夫自然邀请曾校长和林驹到家里去。

  或许是喝多了,或许是没显摆够,曾校长还要跟回去。

  只是在林驹的坚决坚持下,才没有回去。两人坐上过路的客车,奔福运县城去了。

  上了车,曾校长还有些不甘心。

  “林驹,我正要给他们再介绍一下详细情况呢,你怎么非要拉着我走呢”?

  “曾校长,人家本来不是来采访咱们,今天碰上了,咱们露个脸儿,也就行了。这就叫适可而止”。

  “为什么要适可而止?我觉得还是把话说透为好”。

  “咱们该说的,已经说了。还是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岂不是显得咱们主动巴结人家?咱们是什么人?他们的恩人啊,应该保持自己的神秘感”。

  “再说了,孤家子是阳海市的,咱们是绿江市的。他们的市报,咱们绿江也看不着,你说的再多,也没有多大用处啊。你有话,将来留给绿江日报和安东日报说,岂不是更好”?

  “对啊,林驹,你怎么不早说”?

  废话,在那个场合,我怎么说?

  第260章 暑假的日子

  第二天,林驹和曾校长就到了康禾县的落台乡。

  这里是家具班学员江秋林的家。

  江秋林就是第一期家具班的班长。

  他是个退伍兵,家里条件还可以,自己有能力置办工具。不属于学员扶持的典型。

  但是,为了更加有说服力,林驹还是带着曾校长到这里来了。

  象江秋林这样的普通典型,如果也能创业成功,对于技术学校来说,其实更有普遍意义。

  江秋林没有让林驹失望。

  他回来之后,就很快把自己的买卖张罗起来,现在他跟自己的老婆两个人干,效益虽然没有袁玉生那样高,但也红红火火,家具也是供不应求。

  两人到江秋林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没有车再往回走,就在这里住了一晚。

52书库推荐浏览: 遍地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