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要回农村_遍地沧桑【完结】(394)

阅读记录

  “老七,你看看这个”。

  朱文科递给林驹一张汇款单。

  金额十六圆,汇款单附言上写着:《诗人》作品稿费。

  我靠,诗歌发表了,倒是挺快啊。

  另外一个是印刷品纸袋,打开一看,是两本《诗人》杂志。这是给发表作品作者寄来的样刊。

  纸包已经打开,显然已经有人看过了。

  朱文科快速翻开杂志,找到了林驹的两首诗。

  一首是《夜的眼》,一首诗《致枫树》。

  “老七,这两首诗是不是你的”?

  “废话,作者林驹,不是我的还是你的?稿费都来了,你有什么可怀疑的”?

  “天才啊,老七,天才啊。第一次写诗,就能在《诗人》上发表。可怜我写了几百首诗,竟然没有一首能发表的。你叫我们这些人情何以堪啊”?

  “哦,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两首小诗而已。你们努力一下,也能发表”。

  “靠,老七,你什么意思?你是说我们不努力吗?我们每天都写啊”。

  “对了,老七,你写诗有什么秘诀,教教我们好吗”?

  “这有什么,很简单,就是一个字,抄”。

  “抄”?

  “抄?我们哪个抄的少了?唐诗三百首都能背下来了”。

  你们抄的对象不对。

  我抄的是前世的这个时代最著名的朦胧诗,你们抄古代的不是南辕北辙吗?

  林驹这两首,也不全是原文照抄,主要抄的是创意,只在一些文字上做了一些改动。

  《夜的眼》,就是那句著名的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的创意。《致枫树》,就是《致橡树》的翻版。

  “老二,写诗是需要灵感的,需要天才的。一头牛再勤恳,也写不出诗来。一个庸才再努力,写多少诗也发表不了”。

  “老七,你说的对啊。我就是庸才啊。对了,现在你就是著名的诗人了。我这个主编也没脸再当下去了,从今天,不,就从现在,你就是咱们班诗刊的主编啦”。

  “从现在起,我就是你的小学生,一定虚心向你学习……”。

  完喽,这不是弄拧了吗?

  我一天正经事还干不过来呢,还做什么鸟主编?

  你给我当学生?我哪里有时间教你?

  便是我想教你?拿什么教你啊?抄诗还行,写诗我实在不会啊。

  “老二,我的成功只是个偶然,其实我根本就不会写诗”。

  老二的歪诗虽然不能发表,但毕竟还能写几下,我是真的不会写啊。

  “老七,咱们都是哥们儿,以后可就都跟你学习啦啊”。

  方春合也来凑热闹。

  “各位大哥,似乎该打饭了吧?再不去可就没菜了”。

  林驹拿起饭盒,赶紧就溜了。

  第297章 机遇

  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叶彩衣、肖美娜又跟班里的几个女生过来了。

  她们已经吃完了,就围在林驹旁边,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林驹,你不是不会写诗么?怎么还发表了,你一天就知道说假话”。

  叶彩衣又开始埋怨林驹。

  现在,她觉得这个林驹越来越可恶。总是做一件好事儿,就接着做一件坏事儿。叫人心里一阵高兴,一阵失望。

  “叶彩衣,就是瞎写的,没想到运气好,就发表了,是编辑眼睛瞎了”。

  “林驹,你什么意思,你是说我们笨吗”?

  肖美娜又不满意了。

  “肖美娜,我什么时候说你们笨了?咱们班的女生,是全校最最聪明的”。

  “我们正儿八经地写诗,都不能发表。你随便一写就发表了,不就是说我们笨吗”?

  我的天啊,你这是什么逻辑啊?能么就能推导出这样的结论出来呢?

  “肖美娜,我可没这么说,是你自己说的”。

  “你就是这个意思,不用狡辩”。

  “叶彩衣,我究竟要怎么说,你们才相信我啊”。

  “你教我们写诗,我们就相信你”。

  两个臭丫头,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原来是这个目的啊。

  还想叫我教你们写诗,你们给我多少钱啊。

  给多少钱……。

  林驹突然脑子灵光一现。

  经贸学院的学生,本来没有多少文艺细胞,现在都这么狂热地想要写诗。那些文科和综合性院校,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做文学梦呢。

  再加上那些没考上大学的文艺青年,城市的,农村的。

  现在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文艺青年啊。无数的年轻人,都有一个文艺梦啊,可是他们没有学习的机会啊。

  有市场需求,就有赚钱机会啊。

  哈哈哈……,这又是一个蓝海市场啊。

  我既然能搞实用技术培训,能卖技术资料,为什么就不能培训诗人呢?

  当然,诗人是需要有一定天赋的,但是现在的文艺青年,哪个会承认自己没有天赋?

  也不能象家具班那样当面上课、实践,但是可以象卖技术资料那样,把资料给寄去啊。

  这就是函授的形式,诗歌创作函授。

  找几个人编写一下教材,然后就卖资料,批改一下学员作业,最后搞个评奖,出个诗集,颁发一个结业证书。

52书库推荐浏览: 遍地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