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要回农村_遍地沧桑【完结】(576)

阅读记录

  似乎酒精对他就毫不起作用似的,怎么喝都没事儿。

  昨天在冯刚那里,最后别人都不行了,就他一个人还在坚持战斗,把冯刚请来的两个人都给喝倒了。

  今天似乎还挺精神,今天早晨吃饭的时候,还透了二两。

  来的路上还不时地喝一口。

  “老七啊,这回就你便宜了,一顿就喝那么一点儿”。

  方春合现在在酒桌上,可羡慕林驹了。

  “老三,十几条人命在我手里呢,要出了事儿,林院长和徐老师还不得从京城来,跟我拼命?你要是有本事,你来开车,我去喝酒。这两天我就馋酒,我亏大了”。

  林驹嘴上说的硬,心里却暗自庆幸。

  就是因为开车,他躲过了不少酒。别人劝他,只要说开车,也就不好深劝。

  一路上走着,韩奎和韩蝶不时地给人们介绍赶海的知识。

  有时候就会遇到几条小鱼和文蛤、螃蟹,弯腰捡起来。

  不过由于前面已经有人来了,捡到的东西并不多。

  走了二十来分钟,见到了不远处有人。

  人是追着退潮的海水走的,证明离海水不远了。

  渐渐地,滩涂上的海货多了起来。

  再走近一点,就看见海水了。

  “哎呀,我看见大海了”。

  肖美娜喊了起来。

  “在那里?我怎么没看见”?

  谢欢眼神儿不太好,急忙带上眼睛。

  “哟,我也看见了,一望无际,全是大海啊”。

  “啊啊啊,我看见大海啦”。

  叶彩衣喊着跳了起来。

  “大海,我来啦”。

  雷丽丽伸开双臂,闭上眼睛,似乎在尽情体会大海的韵味。

  林嘉玲和马达也没到过海边儿,也是第一次下海,此时也异常兴奋,就向前面跑去。

  倒是罗雅以前到过海边,也跟着父母赶海玩儿过,没有那么多激情。

  别人都到前面去了,林驹和韩奎落在了后面。

  “兄弟,听韩蝶说,他们都是来劝你回去上学的”?

  “是啊,我也烦着呢,这不就领到你这里来了,想把他们给喝跑了。”

  于是林驹就把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

  “兄弟,喝酒倒是没问题,只是这招儿是不是有点儿那个……”。

  “韩哥,我也不愿意,这不是没招儿了吗?”

  “你真的不打算回去上学了”?

  “是的,我那一大摊子事儿,没法儿扔下不管”。

  “我倒是觉得你应该回去上学。”

  “哦,为什么”?

  “你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做生意,是因为没有别的出路,逼出来的。你有机会念大学,将来分配工作,还是有铁饭碗保险”。

  “将来铁饭碗不一定吃香”。

  “我听说,将来政策要变,弄不好,兴许就不让做买卖了”。

  韩奎有这种想法,林驹并不感到奇怪。

  最近这一年来,兴起了全民经商热潮,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经济混乱现象。于是社会上就有人认为政策要变化,会回到以前那种完全计划经济的时候。

  一些做了生意的人,心里没底,有的人甚至就不做生意了。

  但是,作为一个重生者,林驹清楚,这只不过是暂时流行的一种争论而已。

  改革开放的大潮,不可能改变,只会越来越开放,不可能走回头路。

  “韩哥,现在是有些地方比较乱,但是不可能回到以前那样。你该养虾养虾,该买船买船。将来会对经济秩序进行整顿,但是不会不让做生意。”

  “服装公司那样的大买卖,我都敢干,你还有什么好怕的?”

  “是啊,我也寻思着,现在的政策挺好的,不会改变。就是心里有点儿没底。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

  “至于我回去上大学的事儿,我是不想了。你没上过大学,不也赚大钱?我以前没上大学,不也干成了那么多大事儿?便是他们上过大学的,又有几个有我现在的本事?”

  “对啊,我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呢?”

  第434章 赶海(二)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赶海既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经济活动。

  赶海获得的海货,以前多是自己吃了。现在允许做生意,就可以拿出去卖了,增加点儿收入。

  林驹前世的时候曾经赶海,所以知道这里面的一些窍门儿。

  赶海比较常见的是文蛤、螃蟹、蛏子、海星,海胆等。

  一些有礁石的地方,还有海蛎子、海虹等等。

  这一片是海边平原地区,没有礁石,所以也就没有海蛎子这些附着在礁石上的海货。只要在沙滩上拣就是了。

  螃蟹一般就留在沙滩表面上,但文蛤就隐藏沙子里面。

  “来来来,我教你们怎么采文蛤”。

  韩蝶把不懂的人召集在一起。

  “看见了吗?这里就由文蛤。这是有标志的,就看这个马蹄铁形状的小孔,也就是你们所说的U形孔,这个孔就是文蛤的呼吸孔,凡是有这种标志的,下面就隐藏着文蛤,然后用铲子挖出来就行”。

  “如果还不能确定,就在这个孔旁边踩一脚,里面有水喷出来,就是文蛤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遍地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