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堡那里,林甲寅家也是秧歌队必须去的地方,这是整个三道河乃至于风城县的首富之家,如何能够错过?自然也要打赏的。
这个过年,光是打赏各路秧歌队这一项,林家就拿出去一千好几百块钱,顶别人家一个职工一年多的工资了。
大年初二,林驹开车去铜羊镇,把大姐一家接了过来。
今年林驰没在家过年,年前的时候,开着车去奉天,拉上莫十轮到莫十轮的老家去过年。
这次去,就等于向外界正式宣布了两人的婚姻关系确定下来。
大年初三,林驹开车到绿江,把罗雅一家四口人接到了林家堡。
罗家每年过年的时候,都要到林家堡串门儿,这已经成为定例。
罗雅放假的时候,到林驹这里呆了十来天,两人算是团聚了一阵。
好日子总是过得似乎很快,转眼之间就到了正月十八。
三道河重新热闹了起来。
三道河中学和天驹新技术学校开学,此前服装厂已经开工,每到中午和晚上,街上又到处都是人了。
下午三点钟,陈辅材来到了林驹办公室,一脸兴奋的样子。
“陈校长,看来今天收获不错啊,多少钱?”
林驹问道。
陈辅材坐下,先喝了口水。
“嘿嘿,林董,今天收了108万,还有三十来万,这几天就会交上来。我大概算了一下,这一期学员的净利润,就在50万以上,比以前三道河技术学校一年赚的还多,这简直就是捡钱啊”。
这个老陈,你以为这钱那么容易赚的啊?就是不算我前世的经验,光是琢磨、策划这个项目,建设校舍,进口设备,寻找师资力量这些事儿,我费了多大劲儿?这些付出就不算了?
“总算效果还不错,赢得了一个开门红。虽然钱不少,但是马上就有花钱的地方了。我到服装厂那里去一下”。
“你快去吧,听说他们那里今天出第一批产品,你去看看”。
林驹到了服装厂的时候,赵平、葛昌盛等一些高管都在关馨的办公室里面。
“林董,你来的正好,看看咱们的产品”。
关馨拿着一件衬衣和一套西装过来。
“呵,看着还不错。不过我对服装不太明白,你们看着怎么样?”
“质量完全合格,一次生产成功。”
关馨兴奋地说道。
“看来咱们宁愿晚点儿投产,也要做好技术培训的路子走对了啊,还是关总决策正确。”
林驹顺便把关馨捧了一下。
“哪里的话,还是你林董支持,我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现在可以宣布,服装厂投产成功,今后就进入正常生产阶段。”
“好啊,为了庆祝服装厂投产,我也来锦上添花。明天我就要出去,给服装厂买两台通勤大客车回来”。
“好啊,这一下子就更上一层楼啦”。
“是啊,今年可真是开门红啊。”
第491章 又一个模仿者
京城,小黑山农场。
已经春天了,周围的田野里,庄稼已经冒出了新芽。
小黑山农场的一百多亩地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跟周围的田地不同,这里没有种玉米和小麦,而是种上了桔梗。
桔梗是一种食药兼用的植物,既可以作为药材,也可以作为食品。
做为食品的时候,更多的是作为咸菜的原料来使用。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高丽咸菜。
在不少城市的街头,都有一些人推着一台手推车,上面的盆里装着各色各样的咸菜。
玻璃罩子上面,也经常都有几个醒目的大字“高丽咸菜”。
几乎每一台车中,都有桔梗咸菜这一道菜。
小黑山农场今年种的桔梗,就是准备将来做高丽咸菜用的。
不过,今年见不到效益,要等三年之后,才可以起了出售。到了那个时候,这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一台轿车在地边停下,一个年轻人下车,走进了地里面。
蹲下来,用手扒了一下畦上的土。就见到了嫩嫩的新芽。
此人就是林驹,刚刚从安东赶到这里。
路那边的一个当地村民,见一个开着轿车的人在地里,心里好奇,就走了过来。
“同志,你是什么地方人。”
村民问道。
“安东人,到小黑山农场来看看。”
“是到这里做树苗和花卉买卖的吗?”
“就算是吧。”
“你到这里就对了。这个农场的头儿,就是你们安东老乡,你认识他吗”?
不就林嘉胜三哥嘛,从小一块儿长大的,我不认识他谁认识他?
“还算认识。你也认识他?”
“认识,他叫林嘉胜,这个人可有本事啦。以前的场长朱大林,我也认识,那就是个草包,年年亏损”。
“后来来了一个叫沙河的场长,也是个废物,最后赔钱走了。”
“这个林场长以前在这里干过,后来跟沙河闹掰走了。今年回来了。这一回来可了不起,农场的买卖立马就火了。”
“那个沙河去年弄回来一千多棵山楂树,硬是没卖出去。林场长一来,你猜怎么着?一下子就都卖出去了。现在山楂树不好卖,但是人家愣是卖了六十元一棵。一下子就六七万块钱。”
52书库推荐浏览: 遍地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