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桑[GL]_K兽【完结】(3)

阅读记录

“明王,王府上下谁人不知,你癫狂发作、杀害了世子郡主以及王妃。”
柏道成冷冷回话着,毫无怜悯他的意思。
“你――”明王觉得大脑已经是一片地空白。都是成帝之路是用无数的尸体和鲜血堆积出来的辉煌大道、果真是这样吗?“言儿…恬儿…”明王喃喃地念着自己那对儿女的名字,整个人如同疯了一般。
一夜之间家中各人皆死在自己手中、这样的qíng况换了谁都会受不了吧。
“明王的癫狂又要发作了!众将士,围住他!”颜天明看准了时机,连忙下命令叫御林军们围剿逆贼。百官们都缩在了一边,如今qíng势,谁敢出来cha手?
柏家门臣也是鼓动着众臣退开,莫惹了麻烦事上身。
“呵、”明王已是心灰意冷,趁人不注意便抽出了一旁御林军手中的长刀来。“柏道成,今日我死在你的手里,我认命、”
柏道成不作回答。
“但是这天下,只会是我子桑皇族!”
明王狠下心,双手举起长刀便是往脖子上一抹、自刎而死。
对不起,父皇!是儿臣糊涂,是儿臣的心被猪油给蒙了!才会相信了这一个卑鄙小人。今日灭朝,都怪儿臣、希望huáng泉路上,父皇狠狠地责怪儿臣吧!但是儿臣坚信,他柏家的帝业不会多久,这天下、终究还是会落在我族之手!
明王死不瞑目,尸体倒在顺和帝和太子的中间。
这一瞬间,全场的人都静止了。
子桑皇族,就这样灭绝了!一些老臣突遭变故,眼里那是满满的不敢相信。几百年的大延子桑氏,就这样消失在天地之中了吗?
“不好了!不好了!东宫殿房走水了!――”
一声高喊传来,众臣又是疾首一痛。对了,子桑家本还有太子妃腹中的那点血脉的。可是如今、想必这血脉尚未出世就已经死在腹中。
“筝儿…我的筝儿……”右相韶知远,乃是太子妃的亲生父亲。闻得噩耗,整个人都瘫软在地。一夜之间!皇族被灭,如此可是大凶之兆!韶知远看着前头默立的柏道成,知道现在的一切已是无可挽回、他柏家,今日便要称帝!
柏道成倒是心存疑惑。
东宫,怎么就突然走水了。也罢、他子桑氏今日也死绝了。
柏道成的亲信颜天明,见现下众臣恐慌不知所措,便按着计划站了出来,喊道:“众位大臣!今日明王谋反,害死了圣上和殿下,实在是罪大恶极。可是如今,子桑家已经血脉皆断,后继无人――我颜天明愿奉柏家称帝,奉柏道成大人为当今圣上!”
那些柏家门臣自然是喜悦,跟随着一同拜倒在地;其他大臣兼多数人已经认同,心里也拿不出其他办法来,便只好跟从。
柏道成连忙摆手:“不可!”
一门臣高喊:“国不可一日无君,还望柏大人接受!”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齐声跪拜,声音盖过了外界的一切鞭pào烟火。
对啊,外面的百姓们还在欢庆元阳佳节、他们甚至还不知道,这天下已经换了一个皇帝来坐江山,这王朝已经换了一个姓氏来统治他们!
但是这些他们不会管。
不管这天下是谁来统治,对于百姓而言,只不过是让他们吃得饱穿得好的就是一个人人爱戴的好皇帝。所以今日的这一场变故,除了偶尔有人叹息一下子桑氏的遭遇,根本就不会有人追究事qíng的经过。
元阳节后,柏道成公布了顺和帝驾崩以及众皇子遇害的事qíng。追谧顺和帝子桑怀为英德顺和仁孝宗皇帝;追谧太子子桑统为德信皇帝。
同月,柏道成顺应百官登上帝位,改国号为‘宁’,改元‘安统’。
同月,前大延左相柏元兴在柏道成登基当日急病而亡。
同月,大宁安统帝柏道成册封亲信颜天明为宁国公,册封其胞弟柏道文为岳王,并任用了更多门下之人安cha在朝廷的各个职位之上。
各地藩王除了柏家门生以外的几个闻得朝廷更替的变故,心中也是疑虑非常;但是见江南镇守承运城的海固王还未有动静,便也不作声色。
这样一来,柏家便坐稳了这天下帝位。
数百年的子桑,就这样不动gān戈地易了主人。

☆、第3章 chūn狩行

大宁王朝,安统十六年一月。
皇城以北的安泰镇连家村。
现正是冬季,村外那条河的河面早早就结了冰。两旁树木只剩下枯枝,伴着这冷冽的北风,显得尤其苍凉。这时,倒有一个少年只穿着三两件单薄的袍子,头上绑着玄色的发带,蹲坐在冰冻的河面上舞弄着、他的身侧已经破开了一个dòng,一手正往冰下的河水探去。
冰河的不远处,又有一个二十左右的青年走来,身上背着一个大大的药篓,里头还装着几棵植物幼苗。青年本是心qíng愉悦,反倒看到河面的景象时,不由半怒:“聿儿!”
少年闻声,回过头去对着他灿烂一笑:“哥!”
青年重重地喷了一口气,急急忙忙地向着他跑过去,上下地打量了一下弟弟便是开口作出教训:“怎么只穿了那么几件?若是染了风寒又怎么是好!你这家伙之前生了一场病,爹娘可是担心得很!”
少年也只是努努嘴,反驳着:“穿那么多勾鱼不方便、何况我向来不知严寒的。”
“聿儿!”青年看着他,也是拿他没办法。
这二人,是连家村的一户人家两个孩子,年长的唤连信,年幼的唤连聿。
“哎呀,哥。话说,我今天勾了几条大青鱼呢,这次回去可得让爹高兴了!”连聿笑得咧开了嘴,冬日的寒风刮得他的脸红红的。最近出来勾鱼都没有什么收获,这下可好了,能好好地吃一顿了。
连信宠溺地摸了摸他的头,笑了:“咱们顺便去打几角酒回去。”
“好!”连聿当即便收拾家伙,拎上鱼篓和连信走上回村子的路。
“哥,你弄了两棵什么东西回来呀?”
“木樨苗。”即桂花。
“那以后家里就可以泡茶泡酒弄桂花糕了呢!”
“是啊。”
兄弟两个有说有笑地,一刻钟之后便回到了村里。
连家村规模不大,在安泰镇以外十里的地方,大约有四五十户的连姓人家居住。平日若是到镇上去路途会比较远,多数人会选择从中间的平蛟山走山路过去。平蛟山的野shòu也是居多的,但是偏偏连家人生xing勇猛,不惧畏那些。
这两兄弟的父辈也是和众多普通人一样,父亲是村里的一名猎户,二叔则是村里的一个卖酒汉子,在这村子里过着平静的生活。
二人一路和来往的村民打着招呼,一路往自家二叔的酒摊子赶去。还没走近呢,酒摊子里便走出一个汉子来,冲着那二人朗声大笑:
“哈哈,好肥美的青鱼!收获不小啊!”
连聿听了也是骄傲起来,咧牙笑了:“二叔!今晚一同上家里吃饭啊,你也说了这么肥美的青鱼,回去叫阿娘煎了炖了,今晚肯定是顿好菜咧!”
两兄弟的二叔,本命为连沿,平人都喊连二。而兄弟两个的父亲,则唤连复。
连二笑着应下了,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你个小子,倒是引得我流口水了!来,我先给你二人装些酒回去,我收拾了东西就上去,啊。”
“好。”连聿接过连二装的一坛子酒,“多谢二叔!”
“去吧!”
兄弟二人又赶着脚回了家,刚到院子里便忙着把鱼放进水缸,捡柴起灶,烧炉温酒。因是自小习惯了gān这些活的,所以只是一盏茶的时间便烧了火做了饭,这些全然不在话下的。连聿忙活完了事qíng,想起哥哥带回来的木樨苗,便兴冲冲去种了。
连复从屋里出来,见那两个孩子把东西收拾得妥妥当当,也是笑了。“孩子他娘,今儿个聿儿勾了几条大家伙啊,快出来pào制pào制。”
“来了。”一个妇人应声走了出来,看到水缸里游来游去的几条大青鱼,很是高兴。“聿儿,真是能gān呢。”
“嘻嘻。阿娘的孩子,肯定能gān!”连聿只是回头笑了笑,继续拿着铲子挖坑种树。
妇人听了,掩不住嘴地笑了:“你这孩子!”
“聿儿!”连信唤着。
“哎。”
“种完了之后便到屋里摆碗筷吧。”
“知道了!”
等到连二走进家门来时,家里已经摆好了酒菜,真是鱼香扑鼻,酒气萦绕!连信笑着接过连二带来的东西,只道:“二叔!快坐吧。”
连二点点头,坐在桌前。
连信便端过炉子上的热酒,往父亲和二叔的杯里面倒。
“今年这冬天,倒不算是很冷啊。”连复接过酒杯,向着连二笑了。望回连信正站在二人身边收拾东西,便开了口:“信儿,你去同聿儿帮帮你阿娘。”
“好。”连信应了一声,便出了外面。
连二看着那孩子离开,直到屋里都静了下来,方拿起酒壶给兄长倒酒。
“大哥,今年怎么样啊。”
连复漫不经心地夹起面前的鱼ròu,轻道:“说是差不多了吧。”
-------------------------
大宁皇城。
自从十六年前更朝之变后,除了国号、皇帝换了之外,其他各样几乎没有变化。皇城还是旧时的皇城,政策还是那样的政策。只不过当年左相、也就是当今皇帝柏道成的父亲,在自己儿子登基的那天急病死了,右相韶知远则是引退在家颐养天年。
百姓还是那样的百姓,朝堂还是那样的朝堂。
今日的早朝,文武百官身穿一红一蓝的官服列于左右,却是被这冬天天气冷得打颤。九阶金梯及五阶白玉梯之上,那金龙环绕的龙椅正端坐着大宁的天子柏道成。柏道成身穿明huáng的九龙长衫,外着黑貂滚边的金龙冬袍,头戴平天冠,脚蹬龙凤靴,虽然已经是半百之年,却仍旧jīng神不减。
“众卿还有何事要奏啊?”柏帝环视堂上众人。
“皇上,”当年起事的亲信颜天明,身着深蓝麒麟补的官服出列,奏道:“现今寒冬已过,大地回chūn。按例,今年该例行chūn狩了。”chūn狩按着前朝大延的习惯,是四年一次。现在大宁十六年,便正好是第四次。
柏帝点点头,望向百官:“众卿认为宁国公之见、如何?”
“臣等认为如是。”
柏帝站起身来,朗声道:“那么,就定于初八吉日,众皇子以及长公主、国师以及朝中二品武将随朕chūn狩!此间,太子监国,众卿辅之。”
百官皆跪:“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宁皇宫,载恩殿。
大宁皇帝柏道成为臣子时已有三子,嫡长子柏澈,庶子柏渊和柏淳。为帝之后第五年,皇后又诞下一子,取名柏泫。论着香火问题,他子桑家自然是比不过了。而柏道成虽然有四个儿子,到了这半百之年,唯独只有皇后所诞的一位长公主。

52书库推荐浏览: K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