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御天下GL_何处繁华笙箫默【完结】(128)

阅读记录

  没家室没亲人的将士们也没被薄待,虽然留在营里守值,但年夜团圆饭却是与楚校尉一起吃的,香喷喷的炖肉味飘得满营都是,竹节在火堆里烧得噼里啪啦直响,一些被卫民军收留无家可归的妇人和孩子们也被请了过来,与整个卫民军留守的将士同欢共乐。

  吃团圆饭的那天晚上,也不知霍蕴书使了什么手段,竟把梁家两姐妹也给拐了过来,吃饱喝足后,楚校尉的两个亲卫队长,程度和褚飞提议以武助兴,本是想讨回先前大败之耻,却没想到,竟累整个卫民军的将士,单对单的规则下被这两姐妹横扫,竟无一合之敌。

  楚校尉从头看到尾,又是跺脚又是笑骂,最后忍不住亲自上场,被那梁秋月一只手拎着衣领提将起来,惊慌失措的张牙舞爪,简直丢尽了一身官气,引得一众将士大笑不止,连旁边围观的熊孩子都看不过眼,挥着拳头要去帮她报仇。

  这梁家两姐妹不但完虐一众卫民军的将士,当晚就被霍蕴书安排住到了楚宁楼下,霸占了白夙留给楚宁高床软枕,气得楚宁直跳脚,却又无可奈何,毕竟,她又打不过也抢不过。

  一直到年初八的早上,白夙都还没回来,楚宁一起床就带着梁家两个大活宝,边与霍蕴书商量着梁家村采矿的事情,边走到营棚里。

  晨训早已结束,众将士也已经吃完早餐,队正以上的士官都围在一座新建好的大棚屋前,随王沅德一起,安静的等着楚宁到来。

  这座棚屋是新造的,里面空间极大,四周地下埋了大水缸作扩音用,便是足足可以容纳一百余人,亦语声清晰可闻。不过,楚宁并没安排将这房间一次性坐满,而是将所有队正以上的士官,分作上午和下午两批,分别进行学习,以及兼顾操练。

  在棚屋左边的墙上,挂着一块漆成黑色的大木板,而木板前方数步处,则摆着一个约莫齐腰的桌案,案上摆着一些用石膏做出来的劣质粉笔。

  楚宁带着将士进门,这些将士便主动按照编制入座,王沅德满脸激动的随侍在旁,眼巴巴的等着楚宁讲话。

  目前为止,楚宁这个简易蒙学堂只有算学和经学两科。算学教材是楚宁自己编的,差不多就是她小学时学过的内容。经学也不是以现在这个时代通用的儿童蒙学《急就篇》等经书为教材,而是用的楚宁曾经那个时代鼎鼎有名的三、百、千外加名贤集。当然,这些书里很多的典故在这个朝代都是没有的,楚宁在做文抄公之余,就发挥脑洞瞎改,最后改得一塌糊涂,被王沅德教育了好长一段时间,烦得楚宁实在经不住,就把改得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部扔给了王沅德,让他自己看着办。

  本来已经与王沅德议定,经学由他教,算学则由楚宁来教,但今天是开课的第一天,第一堂课的时间肯定是要留给楚宁讲话,所以,眼看着楚宁站上讲台,王沅德只得搬个了凳子,与霍蕴书等人坐在一边旁听。

  此时,与王沅德等人一同旁听的人,除了霍蕴书之外还有县尊王逸,并且将那号称益州名儒的南守仁也带了过来,而南守仁的后面,还跟着他那一大群学生。

  楚宁站上讲台,一众将官抬头并腿,握拳于胸,齐声敬礼道:“参见将主。”

  “这里是学堂,不是训练场和战场,没有将主和士卒之别,只有先生与学生之分。”楚宁难得的板起来,严肃道:“在今天以后,除了我之外,你们还会有很多位先生,这些先生教你们读书写字,教你们安身立命,将是你们的大恩人。古语有云,一曰为师,终身为父!是以,你们对待先生,就要像对君父那般礼敬。”

  这些话语,楚宁是有感而发的,尽管她两世为人,可在她生命中影响最大的两人,其中一位便是她的初中老师,只是等她醒悟时,那位老师已经垂垂老矣,楚宁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楚宁此般说完,却见台下旁听众人甚是惊愣,连南守仁都忍不住瞪圆了眼睛,王沅德更是心中跌荡不已,他毕竟也是做过先生教育过学生的人,但仍然没想到,这个年轻女校尉平时看着无甚文采,却是如此尊师重礼!

  自前汉以来,读书人多是信奉‘天地君亲师’之说,师被排在最后一位,可楚宁却直接把师跟父并列,甚至隐隐还超越了‘君’之地位——相对于卫民军的将士而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楚宁她就站在了‘君’的位置,但她却主动提高先生的地位与之并列。

  却听楚宁继续道:“先生如君父,迎送皆需有礼,先生来时,揖礼迎之,先生走时,揖礼送之。”

  说罢,楚宁示范道:“学生们好!”

  “先生好!”虽然这揖礼做得不甚标准,但胜在整齐,一众人同时脱口而出,甚是气势。

  楚宁满意的点点头,拿着粉笔,在身后的黑板上写下了一个‘人’字。

  这是三字经里的第一个字,楚宁写完,一眼扫视过台下诸人,问道:“谁人识得此字?谓之何意?”

  卫民军里是没得几人识字的,霍蕴书不知道楚宁这么问的缘由,看了王沅德一眼,两个默契的都没答话,倒是南守仁带来的一个学生,回答了楚宁的问题。

  “此字便是‘人’,我等皆为人也!”那宽袍广袖的书生道:“礼记有云,人也,乃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

  “对!这个字,就读作‘人’,也就是人类的人!”楚宁示意那位书生坐下,却没理他后面的引经据典,而是把刘长贵叫上讲台:“立正!稍息!跨立!”

  刘长贵还没想通楚宁此举的意思,身体便已经依令行事,将双手背在腰后,双腿跨立,昂首挺胸的站在了楚宁的旁边,面向台下众人。

  “看到了没?两腿站直,腿踏实地,昂首挺胸,顶天立地,这就是人!”楚宁说着,用戒尺轻轻在刘长贵耳边掠过,将他的头往左边一推,又问道:“这看样看着还像人吗?”

  刘长贵僵着头保持着动作,听着底下众将士异口同声应道:“不像!”

  “对的!如果站身不直,头不正,那就不叫人,而是‘犬’。”把刘长贵放回座坐,楚宁顺手就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犬’字:“犬,就是我们常说的狗,身心不正,肩歪背斜,耳朵也长得比人长……你们看,这像不像?”

  “像!”

  底下众人看着多出来的斜横和一点,对比刘长贵先前的姿势,又想着那些活像是多长了一副耳朵,老远都能听到动静的狗,纷纷打心底认同楚宁的说法。

  而霍蕴书等人哪见过这等教书方法,此刻听得楚宁讲来,纷纷惊呆了眼,王沅德则更像是被打击似的,连连低叹:“原来学生还可以这么教?”

  南守仁亦是连连点头,与王县尊说道:“先生,师者也,解惑也,当如此般授学,解字释意,教人明理。”

  楚宁也是第一次给人讲课,心里也是紧张无比,此刻听得南守仁的肯定,知道自己没有误人子弟,这才安心下来,顺着三字经的教材继续往下教,一当课下来,这些军官竟出乎意料的学会了二十余字。

52书库推荐浏览: 何处繁华笙箫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