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间,袁谩神情如常,又非往日如沐春风之色,眸色隐隐萧索,想来不过是一时假像,她望向旬长清,忽淡淡道:“你为何来此?”
“我放心不下你,眼下不过我可以放心了,”旬长清神色没有多少变化,指尖在袁谩肩上戳了一戳,道:“你可知陛下有削藩之意?”
提及政事,袁谩拍了拍旬长清的脑袋,笑话她:“小孩子就该好好看书,再不济绣花习琴,你那个师父文韬武略,不似俗人,好好学,免得替你母妃丢人。”
好端端地又将她当作一个孩子,眉毛皱成一团,小眼睛眯了眯,可惜威慑力不足,不足以吓退袁谩,她改了条道,伸手点了点她的胸口,道:“可你方才与一个孩子谈起情爱之事,又是何故。”
“啧啧啧……旬家的姑娘都是人精,怕了你了,我听父亲提及此事,陛下念着旧情,并无削藩之意,但朝中已经有人主张削藩了,长此以往,耳旁风多了,难保陛下会动心。”
皇后之党,邵氏门人遍布大齐,若一力主张,只怕不过几载,削藩之举便会出现。
袁谩拍开了旬长清的手,又道:“先动也是异姓王谷梁乾,平南王府只怕不会轻易被削藩,你急什么,再者你父亲握着的可是大齐一半兵力,陛下都得仰仗他,有何可惧。
”
武人都会这般想,想着为国戍守边境,可忘了功高盖主,易被君王所疑,更被其他朝臣所妒。
旬长清又是托腮沉思,如此说来,宫中削藩一事已在探讨了。她望了一眼桌上的纸笔,扯过来一张纸,脑海中回忆着父亲写于她的家书,这些日子她临摹了数次,况且谷梁乾对父亲的字迹并不相熟,她的仿写应该可以蒙骗过去。
提笔写了几字,又拿蜡油密封了,递于袁谩,笑道:“你将这个亲自交于谷梁乾,秘密,不要告知他人,若问写信之人,你可回答是故人,其他都不必答。”
袁谩拿着信上下看了一眼,狐疑道:“这里面莫不是你这个孩子向谷梁乾要的礼物,别陷害我啊,我可胆子小,经不住你这般玩弄。”
旬长清向袁谩勾了勾指尖,示意她近前,一面道:“自有跑腿的礼物送你。”
袁谩见半大的孩子一脸肃然,也听话凑了过去,听她说了一句,心底一震,眼前恍恍不得清明,舌尖都在打颤,语不成句:“你……你如……怎么知道此事?”
点化到通明之处即可,旬长清不愿与人太过亲近,说完了话又推开了袁谩,嘴角衔笑,道:“师父告知与我,你需保密才是,如何去做,阿素姐姐聪明,自有办法,明日我们就会离开,我入凌云后,消息闭塞,还望你传些帝京趣事于我。”
若想知道皇帝的想法,恐只有近臣才会知晓;宫中大事亦不会漏过禁卫军统领的眼睛,袁谩这颗棋子算是埋入了皇帝心中了。
明王谷梁乾是大齐唯一的异姓王,也是手握重兵的将军,他的父亲谷梁渊年少征战,英名早播,是不可多得的将才,虎父无犬子,谷梁乾子承父业,守在了边城。
若想动藩王,谷梁乾定是第一个,之后才会是平南王。由简入难,才是定理。但削藩不是易事,牵连武将太多,就看谷梁乾如何应对了。
人走后,袁谩不由摇头,方才话中涵义她已知晓,不过些许消息罢了,与方才旬长清的一句话比起来,她可收获多了。垂眸看着刻画路线的地图,鼻间空气都疏通了许多,胸臆十分舒缓,折腾了这般久的日子,就是不知阿素可会记恨她,该不该寻个日子哄哄她。
回去后,旬长清走在卫凌词身后,看不清她的神情,只紧紧盯着她浅青色的衣裙,小心探问道:“师父,您是如何得知?”
卫凌词走得很快,又念及她一双小短腿,又放慢了脚步,将执着灯笼的手稍稍后移,“为师自有知晓之法,你无须多问。”
再问,只怕要挨训了,总有一天会知晓,无可急迫,她望着脚下不平的石子路,她在卫凌词放慢的脚步中渐渐与她平齐,秋日的月色入目后即化冰清,如卫凌词的眸色一般皎皎,她道:“师父,明日我们回凌云。”
月下的这张容颜清冷至极,可又在半明半暗流光中,卫凌词莞尔回道:“随你。”
含元殿早朝后,独留三名朝臣与帝王,连参与朝政的几位皇子都未曾留在内。
皇帝皱眉看着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疏,“边疆已无战事,很多人上奏削藩,你们如何想。”这些奏疏摆了多日,愈积愈多,让他不得不正视,朝中为了此事争论不休,上下更是鸡飞狗跳,若不下定论,只怕毫无休止。
朝中自作几派,相互攻讦,相互结党,乃是常事,因此皇帝只留下几人,都是朝中清廉之流,与皇子党争无甚关联。
此言一出,三人面面相觑,其中御史大夫萧廉上前一步道:“回陛下,削藩乃是大事,如藩王配合,倒是便宜行事,若是藩王不愿,只怕会起干戈。”
皇帝冷笑道:“不愿便是不服,朕的命令,他们胆敢违抗?”
“陛下,臣认为边疆虽臣服多年,但边境之事历来是朝廷防范之本,若无端撤下兵力与主将,难不保边疆人会生异心,西南战事平稳不过几载,贸然削藩,只怕便宜了西番人,如此不妥。”
52书库推荐浏览: 花落时听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