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行老人们大多看到那男的施~暴、女的砸桌子,七嘴八舌作证。
面点师傅越发愤慨,举起手臂请大家看他被咬被抓的伤。他身穿白衬衫,血迹明显,警察难以置信地望向某弱女。
乔若茜一把扯开大围裙:“看!这女的干的!”又冒充陌生人指向李晓蔓:“如果不是这位小妹见义勇为,我和季师傅被抢不算,哪还能站在这儿!”
大夏天,她穿的旗袍自然是浅色的,腰腿皮肤又白,爪痕也很醒目,而且纤腰修腿太抢眼球,围观群众起骚动。警察紧急维持秩序,喝斥某记者有伤风化。
乔若茜哭诉:“他们故意往不能见人的地方伤人啊!故意给自己弄一身皮肉伤!我怀疑他们的目的就是进医院,好混水摸鱼逃跑!”
两位警察是普通片警,没搞过刑侦,其中一位还是毕业不足一年未转正的辅警,当即又掏对讲机请求增援。
大概因为地处长街,这回出警很快,警车先于救护车驾到。其中一位年轻警察打眼一瞧震惊,跳下车不逮嫌疑犯,一把揪住乔若茜往警车拖。
乔若茜朝李晓蔓高呼:“快报Boss!警察不抓罪犯……”
话没完某警察紧急给了她一下,飞快将昏迷的某记者塞进警车。
那头围观群众乱成一团,所幸洋舟民风不剽悍,没发展成街头斗殴,无非争相逃跑有人倒地。更幸运的是这儿靠近城边,行人有限,没发生践踏事件。
男嫌疑犯想趁乱逃跑,但乔若茜那一掏够重,令他身手不够灵活,被警察轻易逮住。女嫌疑犯没逃,李晓蔓开溜前给了她一脚,将她踹瘫。
李晓蔓拥有广南腿脚,三两下窜老远,很快找到街头收费电话。
她知道的Boss电话只有小西湖园林公司老总的,而在她看来生意关系不可靠,于是联系杜慎行。杜记者没有大哥大,又不坐班,她只能往传呼台留言,留的是“乔记者在洋舟街头救人,警察不抓罪犯抓记者”。
为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她说的是广南话,洋舟人听不懂。
看后头还有等着打电话的,她塞给档主十块钱,又掏出特约记者证,声称在等救命的复机。
洋舟人好说话,再则记者在内地蛮有地位,外加街头收费电话挺多,事急的去了别处,不急的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李晓蔓不想多事,只说有记者受伤,所幸杜慎行很快复机,省了她被继续追问。
她飞快讲述前因后果,杜慎行听罢,问她身上有没有钱。
李晓蔓报告出来逛街,带了一千块。杜慎行便让她打的前往当地省会,以他的名义找省报某主任编辑求庇护,并言自己会乘今晚飞机抵达。话说杜筒子一流大学新闻系毕业,各省的省级媒体不缺他的校友,指名某主任是此人跟他关系好,又不用出差,下了班也在省会,肯定能找到人。
李晓蔓应了,挂机后记起乔若茜曾言“没行李打的士是脑门贴标签的通缉犯”,而她恰是只有手袋。得,先给小西湖老总一个电话。
小西湖老总有大哥大,一打就通。老总筒子吃惊不小,忙问是哪个派出所逮人,李晓蔓说不清楚;他又问李晓蔓现在何处,某草民如惊弓之鸟不敢说,在她看来大老板必定和警察有交情,而警匪勾结已上演现场版,于是慌称不熟悉洋舟,自己马上返小西湖酒店。
挂了机才要算话费,电话又响。她一接,电话里响起沉稳的男声:“李晓蔓?我是省报驻洋舟记者,接报社命令保护本报记者,你马上来记者站,地址是……”
李晓蔓接过档主递上的笔一边记录一边茫然,自己几时成了某报记者?呃,准是茜姐,乔若茜有好些报刊的特约记者证。
她估错了,乔若茜是某报正儿八经的在编人员,不过不是记者,而是激光照排室的技术人员。小乔筒子入职不到一周就递交辞职报告,没等批复便流窜南方。大单位人浮于事,一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离去没引起关注。室主任与乔家有弯弯绕的亲戚关系,悄将辞呈压下,让乔家办理请长期病假的手续。乔家走关系搞了份肝炎病历,众所周知肝炎病传染性强,按规定要休假治疗一年,满一年后递交健康报告才能复职。乔家没交,室主任不吱声,就此一拖几年。
某主任编辑早在乔若茜读大学时就熟悉这个校园风云人物,接杜慎行的电话后,马上打内线电话问某主任,得知她还挂在本报,于是通知驻洋舟记者捞人。记者站站长有权任命“特约记者”,便给乔、李都安上“本报记者”头衔。
广南那头,杜慎行订完机票,给另一个名记打电话,然后奔赴机场。
某名记立即调动关系网,夜雾下海内外记者奔向洋舟——“记者蒙冤”这种事不新鲜,原本吸引不了这么多同行,乔若茜走运赶上天时地利人和:洋舟是个易于引人绮思的城市,古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洋舟”,可见风花雪月之盛。因历史原故寂静几十年,终于趁改革春风破禁、承接数千年风花重打旅游牌,正安排各种抢眼球的系列活动,此时冒出“警匪勾结,年轻女记者当街受辱、见义勇为反被逮捕”,绝对有文章可做。
行家动动手便知有没有,这一事件迅速演变成轰动一时的“拯救记者行动”。
52书库推荐浏览: 一只炮灰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