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簌簌得知何叶打算翻唱民谣作品参赛后,问她:“你打算唱什么歌?”
何叶说了一首歌的歌名。
这首歌最近小火,被很多人翻唱过。
师簌簌思索了一会儿,打开手机搜索了另外一首歌。
上辈子何叶因翻唱一首歌曲而爆红,那首歌就是一首民谣。
看到那寥寥无几的搜索结果,师簌簌便知道,那首在几年后十分流行的民谣,如今知名度并不高,传唱度几乎为零。
师簌簌建议道:“要不你听听这首?《乡音未改》。”
“……鬓毛衰?”
很明显,如今的何叶没有听说过这首歌。
“去听听吧。如果你喜欢,可以唱这个。我觉得应该挺适合你的。”
乡音未改,听着有些淳朴的乡土味。可实际上,这是一首很优秀的现代流行民谣曲,以现代青年的口吻,诉说背井离乡多年后对于故土的思念。
旋律简单轻快,歌词有很明显的地域特色,把活泼的思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细细品味,其中又有一些含蓄的文艺与忧郁。
荷叶的嗓音灵动、温暖、直击人心。
其实这首歌里,没有太多展示歌唱技巧或高音低音的地方,荷叶的仙嗓之“仙”,在此并没有完全地展示出来,而是当网友深入了解她时才赋予的盛名。
这首歌里的“仙”,是她用了情之后打动人心的力量。她低低的絮语,清凌凌的嗓音直钻到人的心里,激起一阵阵鸡皮疙瘩,叫人回忆起自己的家,然后热泪盈眶。
《乡音未改》,因一个叫“荷叶”的女孩的翻唱而火,荷叶的声音传遍了大江南北的大街小巷。而后荷叶的嗓音特质被注意到,“荷叶”的“仙嗓”之名越来越火,热度直到很久以后才慢慢消退。
无疑,这首歌是极其适合何叶的。
只是不知道何叶能否在比既定时间更早几年的今天,唱出那种感觉。
何叶经推荐找到这首歌,也很惊喜。
她实在相当喜欢这首歌,加上又是师簌簌的建议,她决定录这首歌参加Singing的线上翻唱比赛。
她每次录完,都发给师簌簌听。
师簌簌没有随意地夸赞何叶,而是依着自己上辈子对这首歌的记忆不断地向何叶提出建议。
“这个地方的转音可以再圆滑一点?”
“那一句再活泼一点会不会更好一些?”
“这首歌比较贴合的是离家者的感受,或者,你唱的时候可以把声音放宽一点?嗯……不用那么故意地展示你声音的特质,就是唱。换个说法,就是不要那么仙,接地气一点。”
“情感已经很饱满了,保持住就行,不需要更多,很棒。”
师簌簌并不专业,她只是依据自己对未来这首歌的荷叶版本的熟悉度提出修改建议,倒也很切合歌曲的风格和何叶的想法。
何叶都虚心听取并改变了。
最后出来的效果,师簌簌听来与未来几年后的版本几乎无异。
即使听过了许多遍,即使师簌簌这辈子尚未背井离乡。但何叶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时,师簌簌忆起去世的外婆的乡音,仍不由鼻头一酸。
“投稿参赛吧。”
*
何叶没有对这个比赛报多大的期望,只想着发给粉丝听这事就算完了。再更多一点,就是这算一首簌簌的“点歌”,她听取簌簌的意见唱过改动过很多遍,有特别的意义。
她没有想到,这首由她翻唱的民谣会火成这样。
Singing的投票平台上,“《乡音未改》-荷叶”的票数一骑绝尘。
何叶没有任何宣传,没有拉过任何一票,连参赛了都是悄悄的,没有告诉粉丝。
但《乡音未改》在发出来的一周内,火出了这个翻唱比赛,火出了Singing,火到了微博微信等各种何叶所知道的平台。
在各大音乐平台上,由荷叶翻唱的《乡音未改》播放量如乘了火箭般飙升。
网友们在各个地方这样评论道: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并不悲伤的一首歌,我听着听着眼泪就下来了。”
“我在外省打工,听了这首歌之后特别想念我家乡,特别想念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家乡口音。”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我想家了。”
它激起了许许多多人的共鸣,就如同师簌簌所知的几年后一样。
也有许多人注意到了这个女声。
年轻、灵动、美好、有感情、有故事。
“这个女声很契合这首歌啊,我听她翻唱比听原唱还有感觉。”
“真的超好听,耳朵超级舒服。我没有那么多思乡的感受啦,不过听着很喜欢,她唱得我心都软了。”
“这个歌手就叫荷叶?”
“荷叶女神!这只是她在Singing上的账号名称。她以前在别的音乐平台上也用这个名字发过歌。她的声音在这首歌里还是往下压了一些,你们去听听她别的歌!声音太好听了!”
一时间许多人涌进了Singing,就为了听更多荷叶唱的歌。
荷叶无意间为Singing作了宣传,她在上面的个人账号暴增数万粉丝,在Singsing的翻唱比赛上的票数也水涨船高。
52书库推荐浏览: 祈笔为名 爽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