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在这重新说明一下,作者大大写文都是凭自己风格来写的,所以看过大大的文的都会清楚大大的一贯文风
不过这也是大大最后一次写男渣渣占主角便宜,考虑各位读者的心情,以后的文不会再出现这类情节
另外《子宁不思瑛》已经在准备广播剧了,会把这个情景砍掉的
看完这章还继续想追文下去的亲
谢谢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本大大
第26章 坠欢重拾(一)
一个月后。
朝堂掀起惊涛风波,因证据确凿,二皇子旻王不顾手足之情对太子暗下毒手,被文帝怒除皇籍终身囚禁,同党大臣全部抄家满门,四公主亱王及五公主骊王也参与了旻王的阴谋,皆受严惩。
十二月初五,文帝传位太子,退位文上皇,太子成为新君晋宁帝。
宁帝继位之后,终日顾着重整朝堂,继续施行仁政使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临近年关又给百姓减免苛税。
转眼,过去了大半年。
朝臣纷纷上奏,催宁帝立后纳妃,延绵皇嗣。宁帝便在早朝上随手一丢国玺扔在百官面前,哪个大臣再敢逼她立后纳妃,这晋国江山就拱手让谁,君无戏言。
大臣个个哑了口,不敢再提半字。
宁帝第二年,五月。
初夏的夜,几分闷热。
帝殿内,烛火未熄,昏亮烛光笼罩在帝榻上沉睡的女子周身。女子额间带了点薄汗,眉心紧蹙,拳攥咯响指节都泛起了青白。
噩梦里什么也没有,只有无尽的黑暗,让人喘不过气的压抑。
她在梦中边摸索,边寻找出路,突然有一双魔爪在她身上肆虐,她怒不可言,手持缨枪横扫一周。可是除了慢慢飘散的黑雾,什么也没有伤到,她不罢休,愤着劲继续舞枪横杀,黑雾缓缓地开始消退,但周围依然什么也没有。
霎时间,脚下一空,地面消失了,她整个人往后坠落,不断地坠落。直到砰地一声巨响,震地她整个人恍恍惚惚,被潜意识带进了第二重梦。
第二重梦里她躺在一个发臭的尸身上,一转头,就看见一张男子溃烂的脸。
她猛然惊醒回现世,启唇微喘,吐息稳气。
该死的……
竟然梦到那件事了。
那终身耻辱的恨事。
姜嫇眉心紧了又紧,眸子缓缓一动,似墨似渊的眸光里迸射骇然杀气。
大半晌之后,瞳孔里的杀气才消散,她整个人也慢慢回过神,利眸淡扫一眼窗外的天色。
夜还正深着。
看来此夜难再眠了。
她闭了闭眼,复再睁开,没有起身去批阅奏章,就静静地躺着偌大的龙寝上,看着幔帐之顶恍惚思绪。
思绪一飘,恍恍然间,不由自主的回忆到了跳崖之后醒来的事。
醒来时,她也不知自己昏迷了多久,也许两天,也许三天,也许五天。
当她意识清醒地打量着周围的处境时,发现自己躺在发臭的尸身上。殷瑜已经死了,他用自己的身体成了她救命的肉垫,而她,可笑的因祸得福,不但幸运的活了下来,还因为脑袋受遇到了强力的震荡恢复了原来记忆。
真是天道不测,造化弄人。
她最信任的心腹,对她做出了发指的禽兽行为,如果没有恢复记忆,她一定会千刀万剐了殷瑜,哪怕他已经死了,也非要再把他挫骨扬灰!可偏偏,她想起了他追随自己十载的忠诚与辛劳。
姜嫇就只好讽嘲自己,劝慰自己,无需跟个死人计较。
清白,干净……
她本就不是干净的人。
她的这双手,染了多少血,杀过多少人?
多的连她自己也数不清了。
大概,这就是天理报应,任何一笔血债,都会有被讨偿的一天。
他们一起摔下十丈,殷瑜死了她却没死。
没死她就得好好活下去。
该死的人已经死了,再怎么折磨一具尸体,对方也感觉不到任何痛苦。
还要浪费她的力气。
她昏迷了太久,饿的一丝力气也没有,又有严重的内伤,她得留着力气调理运气,留着力气徒步回京。
于是,那件事,便只视作一场噩梦。
想到这,姜嫇烦躁极,起了身,披着玄莲蓬衣出了帝殿。四下俱寂,殿门口左旁的地上,一个宫娥打着地铺守夜睡着正香,她没唤醒宫娥伺候,只身孤影借着月光出了住殿,一路慢步走去御园。
御园。
御园。
姜嫇心底默念,来到御园后,站在一株大槐树下,沈瑛的脸不由浮现在了眼前。
她的眉,她的眼。
她的鼻,她的唇。
仔仔细细,无比清晰。
姜嫇眉间陷皱,心如虫噬,一点点发痒起来。她们分别已相隔过了一年半多时间,她好想她,好想好想,思念的情绪累积成洪兽,每一夜都在泛滥,如汹涌的河流,涛涛滚滚。
不知闸门在哪,不知该怎么消停。
根本无法消停。
姜嫇轻功一跃,跳上了大槐树,坐在她曾经坐着的枝叉杆上,斜眼往下看。
黑夜的雾忽地从眼前消散,她仿佛又看见了少时最难忘的一幕场景。
或许沈瑛已不记得了,可她还记得。
52书库推荐浏览: 寒正 生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