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有猫,小凤有刀_秋水伊人【完结】(219)

阅读记录

  “她不要紧吧?”赵秋杰很是焦躁地问。

  “那女大夫让民妇告诉小王爷,没事,安心在外等着。”

  听产婆这样说,静山王王妃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赵秋杰得了总信儿,这才有心qíng去看抱出来的孩子,是个儿子,他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儿子。

  抱着那个小小的,红红的,皱皱的小婴儿,再想到产房里的妻子,赵秋杰突然感受到了生命的沉重。

  这是女儿出生时他没有的感受,但这次妻子生产遇难产,他才真切的感受到了那种焦虑、绝望,他甚至之前还在想只要能救回敏儿,不管瘏怎样都好。

  陆小凤出来的时候,身上还沾着一些血迹。

  “怎么样?”

  外面的几个不约而同围了上去。

  陆小凤微微一笑,“没事了,她睡着了。”

  静山王王妃道:“你赶紧先下去洗洗,再换身衣服去。”

  “好。”

  等到看过妻子之后,赵秋杰忍不住问义姐,“不是剖腹产啊?”

  “怎么?你很遗憾吗?”

  赵秋杰赶紧摇头,“不是,我以为这种qíng况非得那样才行。”

  “只要能不剖腹,我是不会采取那样的手段的,只要动刀就有伤元气,而且对大人孩子都不太好。”

  “哦。”赵秋杰是有听没有懂,但这不妨碍他装听懂。

  “展昭,你先回开封府去吧,我在这边再多留一会儿,等到确定没事了,我就回去。”

  此时赶回来的静山王也说了话,“对,展护卫先走吧,到时候本王派人送她回去。”

  “有劳王爷,那展昭就先告退了。”

  “好。”

  第168章

  洪州有新的消息传来。

  包拯震怒。

  手上的证据显示,被掩埋的尸体找到了,那是近二百人的尸骸,这不是谋杀,这是——屠杀!

  死者不但有那些受害女子及其家人,甚至还有官兵,应该就是当日看守那些女子或者杀害那些百姓的官兵,在他们杀了那些百姓之后,他们又继尔遭到了灭口。

  这样的消息被包拯反馈上去后,仁宗皇帝也是震怒异常,责令包拯严查,务必要给洪州百姓一个jiāo待。

  而知道消息的齐英自然免不了又是一场痛哭,打算官司了结之后回乡给父母亲人重塑坟莹。

  俗话说:人死为大,入土为安。

  即便只能找到受害人的尸体,好歹也让他们的亲朋好友能够帮他们入土为安,总是要比那样被人挖个大坑掩去一切要来得好,至少每年清明寒衣都有个坟头可以祭扫。

  证据如此确凿,那郑宁便是想要抵赖,也是不可得。

  加之还有齐英这样一个活着的有力证据,他的案子是铁案,绝对翻不了。

  就在包拯将案子审清了结,将那郑宁下了死牢之后,宫里来人了。

  来人是宫里的郑太妃。

  说起这郑太妃来,那也是宋宫里的一个传奇了,她当年入选真宗后宫,但是却没有被真宗临幸,却也幸运地逃过了后宫争斗。

  后来,仁宗皇帝被接入宫中抚养,与这位郑太妃相处甚好,登基之后对她多有恩赏照顾,因此,这位郑太妃虽没被真宗临幸过,在后宫之中过得却还是一帆风顺的。

  这,不能不说是个特例。

  而这个郑太妃便是江南路都指挥使郑宁的亲姐姐,对于郑家这个唯一的独苗苗郑宁,无论如何郑太妃都是不会不管不问的。

  与其说郑太妃是郑宁的后台靠山,还不如说仁宗皇帝是那郑宁的后台靠山,因为仁宗与这位郑太妃实是有些母子qíng份在的。

  小凤姑娘内心略感慨:朝里有人好做官啊,好做官……只是,像郑宁这样混蛋,有后台就得拆了他的后台,有靠山就得挖了他的靠山,他罪不容赦!

  郑太妃提出要单独见一见自己的弟弟,包拯只能答应。

  陆小凤则招呼了白玉堂去听壁角。

  郑太妃站在牢外对着弟弟痛心疾首的责备,责备他为何做出这样禽shòu不如的事来,如何对不起得他们郑家的列祖列宗,如何对得起九泉之下的父亲。

  却不料,奇峰陡起。

  那郑宁冷笑数声,直接回答他姐姐,“我之所以会有今天,那就是跟咱们那清廉正直的好父亲学的。”

  郑太妃身形连晃,不敢置信地看弟弟。

  郑宁问道:“当年他为了自己的官位升迁,不惜断送了你一生的幸福,qiáng将你送入宫中,你难道就真的不恨吗?”

  郑太妃眼中噙泪摇头不语。

  “可是,我恨呐,有他这样的父亲,你又怎么能期望我能有多善良?”

  郑太妃只是摇头。

  “姐姐,你走吧,不用理我,我死是我该着的。”

  郑太妃不知道自己还能说些什么,又看了弟弟几眼,只能选择离开。

  在她就要走完台阶时,郑宁突然在后面道:“姐,把那块玉佩扔了吧,它迟早会给你带来灾祸的。”

  郑太妃身形打了个趔趄,然后走出了大牢。

  听壁角的一对义兄妹面面相觑,有些不太明白郑宁话中的意思。

  不过,很快就有人替他们解了惑。

  那郑太妃刚出开封府衙,就被人从天而降袭击,抢了她腰间的佩饰便逃了。

  展昭和罗北都追了上去,而郑太妃则惊魂未定地回宫去了。

  不久之后,展昭和罗北回来,同时带回来一剑勾魂勾荣的尸体。

  原来,抢夺玉佩的人正是一剑勾魂勾荣。

  同时的,关于那块被抢的玉佩,展昭和白玉堂都表示惊讶。

  因为,那块玉佩乃是武林盟主的身份代表,谁拥有这块玉佩,谁就可以号令武林群雄。

  只是,这样一块可以令号武林群雄的玉佩怎么会在一个深宫太妃的身上?

  费解!

  不管如何,包拯拿了那玉佩往宫中去了。

  尔后,仁宗皇帝拿了亲自去还给郑太妃。

  虽说,郑宁让姐姐不要再管他,可是郑太妃又如何能不管自己这个唯一的弟弟?

  所以,趁着仁宗前去还玉佩,郑太妃还是忍不住向仁宗皇帝求了个qíng。

  仁宗皇帝虽然秉xing仁厚,可是,郑宁此次的事毕竟太过严重,仁宗并没有当即表示什么,只是安抚太妃之后便离开了。

  关于玉佩一事,小凤姑娘有自己的看法。

  “现在可以证实,那勾荣一开始的目标就是郑太妃身上的玉佩,但因为他跟郑宁之间的jiāo易一直没有达成,所以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他自己不得不亲自出头来抢。”

  展昭点头,“看来是这样。”

  “那么,问题就来了,”陆小凤在地上踱步,“那勾荣又是从何处知道这玉佩在郑太妃身上呢?毕竟太妃平日深居简出,与宫外之人并无牵扯,那勾荣是一介江湖糙莽,二人不可能有jiāo集的。”

  白玉堂也跟着点头,“就是啊,这真是奇了怪了。”

  “我总觉得这件事恐怕又是宫中秘闻呐。”小凤姑娘忍不住感慨了这样一句。

  皇家啥最多?

  答:秘辛!

  说到秘辛,包拯忍不住开口道:“如果是宫中秘辛的话,大约只有八贤王可能知道内qíng了。”

  陆小凤眼睛一亮,“对哦,可以去问八皇叔啊。”

  包拯却有些犹豫,“要去问吗?”

  陆小凤义正辞严地道:“为什么不问?那勾荣因何要抢玉佩?万一他抢玉佩背后是一个巨大的yīn谋呢?

  大人,您要知道这块玉佩可是武林盟主的身份表征,武林人是什么人,那些人大多是无视朝廷律法,任xing纵qíng之辈。

  他们一旦被有心人所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包拯为之动容。

  展昭和白玉堂也不由对视一眼,眼中都浮现凝重。

  公孙策道:“大人,陆姑娘所言极是,只怕咱们真的要去问一下八贤王了呢。”

  就在包拯决定去南清宫找八贤王询问当年之事的时候,不巧八贤王过府来找包拯下棋,这还真是说曹cao,曹cao就到,简直太及时了。

  八贤王原本是不yù提及宫闱之事,但被包拯说到事qíng的严重xing后,到底还是开了口,讲出了一件皇家秘辛。

  郑太妃当年曾经产下一个男婴,然后被她身边的贴身侍卫连夜带出宫中,就此没有踪影。

  而那个贴身侍卫是八贤王年少时行走江湖认识的一个朋友,出身武林世家上官家,名叫上官敬,是这一代的武林盟主。

  行了,事qíng的关窍找到了。

  但是,一个久居深宫的太妃却拥有武林盟主的身份象征,这不得不说已经透露出太多的事qíng。

52书库推荐浏览: 秋水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