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GL_若花辞树【完结】(35)

阅读记录

  “小米粥,还有一会儿就煮好了。”崔贞起得早,自然就先把早餐准备起来了。

  崇华幸福地环着她的腰:“小米粥很好。”她喜欢小米粥。

  电视发出一道“走近科学”那种旁白解说的声音,解说的内容却让崇华坐直了身。

  电视上是一座不小山陵,山陵上覆着一层杂糙植被,没有成片的树木,只有零星几棵,显得寂寥又衰败。

  “长陵是夏景帝夏侯沛长眠的陵墓……”解说的声音还在继续,“古名天子冢曰山,后曰陵。“山”、“陵”都具有高大、雄伟、永久的意思,古代帝王通常筑山为陵,长眠其中。夏侯沛是夏朝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古代最伟大的帝王之一……”

  这是夏侯沛的陵墓?

  崇华感慨了一下岁月流逝,这座长眠了伟大帝王的山陵看起来很荒凉,并没有与景帝盛世相符的繁华。她之所以听到景帝二字就坐直身,完全是因为上一回在崔贞那里看到那本《景帝本纪》,以及之后发生的事让她记忆深刻。

  转头,果然就看到崔贞看得格外认真。

  崇华没说话,安静地坐在她的身边,陪她一起看。

  这是一个纪录片,大致意思是,这座山叫岐山,由于以前不知道这里长眠了一位天子,村民们对这座山上的树木砍伐过度,加上千百年来地质活动和每年夏日的bào雨冲刷,山土已经有流失的现象,再来几场bào雨,有巨大的可能xing会产生大型泥石流,对底下的陵墓造成毁灭xing损害。经过多年的研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已经攻破了各种技术难关。所以,为最大程度地保护陵中的文物,国家批准数十名考古学家的联名申请,对长陵进行抢救xing发掘。

  既然是纪录片,肯定不是直播,长陵也许已经开始发掘了。崇华对这方面的信息不了解,她站起来,准备去厨房看看小米粥好了没有。崔贞突然问她:“你的电脑在哪儿?”

  这句话语速很快,显出说话的人心qíng急切。崇华很少看到崔贞这样,她马上说:“在书房,我带你去。”

  崔贞沉静地点了点头,崇华看得出来,她有点魂不守舍的。景帝、夏侯沛,这个人在崇华的心里被加上着重号。

  带着崔贞来到书房,打开电脑,就把位子让给崔贞。

  崔贞搜了景帝陵的相关消息,第一条新闻就是,夏景帝的陵墓正在被发掘,到今天为止,已发掘了二十天。

  古墓的发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级别最高的帝王墓。一座普通列侯墓挖上三五年都是常事,过去一个曾侯乙墓外棺的脱水工作,就耗去足足七年的光yīn。

  帝王墓被发掘的并不多,能类比的就少。这次发掘,有二十余家单位跨学科合作,运用科技手段全程提取和记录信息。到目前为止,已经发掘一座车马坑,解剖了两座园门、门阙,和一座祔葬墓。

  离主墓室还远得很。

  崇华不知怎么,竟有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崔贞的神色很凝重,崇华觉得她很紧张,移动鼠标的动作也不那么顺畅。可是现在,她显然是不想说话的,她的注意力在关于长陵的各种新闻上。崇华没有打扰她,正准备去厨房看看,一条新点开的新闻让她停住了脚步。

  著名考古学家称,长陵发掘刚刚开始,从现有的发掘迹象可以看出,长陵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古代陵墓。里面没有蓄上积水,也没有坍塌的部位,里面的文物保存也一定是最完好的。考古学家又说,正因保存完好,这座陵墓也是近几年来发掘得最顺利的一个陵墓。如果进展顺利,下个月就可以发掘主椁室。这在考古界是绝无仅有的。

  下个月?崇华皱了皱眉。

  长陵是有多好挖。不会有猫腻吧。但那个考古学家十分兴奋,也是信心满满的样子,看来,已有的一些记载或发掘出来的规模等等,让他笃定了这就是景帝的长陵。

  再看也没别的有价值的新闻了。崔贞有点魂不守舍。

  崇华担忧地看着她,弯身在她耳边说:“粥要好了,先吃早餐,有事过一会儿在想。”

  她知道崔贞心里肯定有事,但她并不确定崔贞会不会告诉她。

  崔贞抬头,对上她的眼睛:“崇华……”她的眼中有着深切的忧虑。

  崇华顿时什么都不想管了,她揽着崔贞瘦削的肩膀,连着说了两遍:“我在这里。”

  像是这句话给了崔贞灵感,让她幡然醒悟,她低语了一声:“你在这里……”她说着,抬手抚上了崇华的脸颊。

  她的动作很轻柔,让崇华觉得很舒服,也有些不好意思,可是崔贞现在的状态让她很担心,她也管不上别的,只是将手贴在崔贞的手背,让她的掌心贴着她的脸。

  她关心爱护的动作让崔贞微笑起来,她又唤了她一声,声音温柔低缓:“崇华。”

  等她们从书房出来,小米粥已经好了。崇华没让崔贞动手,自己去厨房盛了两碗出来。

  对于忙忙碌碌的两个人来说,假期轻松的在家里看一部电影,要远远好过长途跋涉去四处游玩。早餐过后,崇华就找了很多电影碟片出来。

  作为一个导演,对前辈的瞻仰致敬学习一定是少不了的,她看过的优秀电影数不胜数,对不少经典影片的拍摄和电影立意,qíng节安排等等方面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她家里收藏了千余部电影,放在一个专门的橱窗里。

  崇华想到崔贞获奖的那部电影,等它上映,《囚徒》应该也拍完了,这样的话,她们就可以一起去电影院看了。

  第41章

  在众多的影片里挑挑选选,崇华最终选中了一部qíng节xingqiáng,能轻易将观众吸引到剧qíng中的电影。

  她拿着碟片出来,就看到客厅里并没有崔贞。她拿着碟片在原地看了空dàngdàng的沙发片刻,走到书房门前,果然就见崔贞坐在电脑前,聚jīng会神地在看什么。

  崇华低头看了眼手里的碟片,转身放了回去。

  显然,崔贞对长陵的发掘更感兴趣。

  崇华对长陵里长眠的那个人越来越好奇了。为什么崔贞会这么关注他?她从没见过崔贞对什么事这样执迷,这绝对不是对历史人物感兴趣可以解释的。这里面,一定有别的秘密。

  只是崔贞不一定肯告诉她。想到上次看到《景帝本纪》那会,崔贞顾左右而言他地将她敷衍过去。崇华觉得,再问也没有意义。崔贞要敷衍她,真是太容易了,崇华特别有觉悟。

  她走过去,崔贞听见声响,抬头看她。

  并不是刚才乍一听闻景帝陵被开时的魂不守舍,现在的崔贞清醒而理xing,就像一个对历史感兴趣的学者,看到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帝王的陵寝被发掘,忍不住要一探究竟。

  可是崇华知道,不是这样的,她一开始的茫然无措、心神不宁才是她的真qíng流露。

  崔贞和景帝,这两个相隔千百年,完全没有关系的人,却在崇华心里被牵连到一起,变成一个难解的谜团,谜团还像滚雪球那般越滚越大。

  她的迷惑和探寻都落在崔贞眼中。知道已经让崇华生疑,再遮掩,也只会将这种疑虑加深。崔贞朝她招手:“崇华,过来。”

  崇华走过去,崔贞等她走近了问她:“你想不想看?”

  崇华毫不迟疑地马上回答:“想!”她说完,就去搬了把椅子来放到崔贞的身边。稍显黯然的心qíng瞬间明亮了不少。崔贞虽然没有与她坦言,但她并不排斥她自己去靠近答案。

  这就很好了,说明崔贞没有将她隔离在外。

  崇华兴致勃勃地跟崔贞排排坐,饶有兴味地问:“挖出什么来了?”

  兴许是脱离了宫廷的yīn谋和残杀,现在的崇华要开朗得多,也更积极,更活泼。崔贞手指在扶手上轻点两下,想了一会儿,说:“是一个祔葬墓,墓主还未知。景帝朝陪葬皇陵的大臣不多,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崇华认真地看着屏幕上的画面点点头。

  最近这段时间天气一直很好,晴空万里,烈日高悬,陵墓所在地应该也是差不多的天气,huáng土gān燥而松散,一土锹下去,能松松散散地刨出好大一块泥。开掘出来的四边huáng土壁并不光滑,走进一条考古队挖好的通道,里面呈现一个比较开阔的墓室。

  这次帝王陵的发掘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考古队的所有研究发掘都是公开的,负责摄像的显然也是考古队的人,非常的小心,也很内行,选择的角度最大程度的呈现了里面的场景。

  “咦,这个是什么东西?”崇华指着一个大口宽腹,形状神似金鱼缸,材质看来像是铜的,但底下又有鼎一般的足的奇怪物件,惊讶地问了一句。

  崔贞回答:“这是铜火锅。”

  “那么早就有火锅了?”

  “在更早之前,就有所谓的‘五熟釜’了。”

  “哦。”崇华恍然。

  她问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能得到答案,毕竟这个东西的长相那么抽象,哪里看得出端倪,可是崔贞不止知道,还知道得很清楚。她赞叹地转头看了眼崔贞,再一次肯定阿贞最厉害了,什么都知道。

  古物确实很难弄明白,看着许多都是动物或植物的造型,没有专家解说,民众根本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崔贞见崇华看得茫然,gān脆给她解说起来:“……这个是雁鱼灯,是大雁衔着一枚鱼的造型,大雁的背上可以盛灯油,放上灯芯,点亮就能照明了。”这个灯的样式很普遍,许多达官显爵家中都有,长秋宫也有一盏。

  “这是玉耳杯,是酒具,有时候,也可盛放食物。”崇华小的时候,就常把切好的ròu放到这种杯里。

  “那个是铜镇,做成小鹿的形状了。”崔贞笑了一下,看着崇华说,“家中父母如果宠爱,孩童也会将它做玩具。”

  崇华让她这满含宠爱的一眼看得小鹿乱撞,她连忙点点头。画面转移到别的地方了,崇华轻咳一声,看到一群鼎状物,忙说:“那个呢?是传说中的鼎么?”

  崔贞看了一眼,点头:“不错。天子九鼎,诸侯、卿大夫七鼎,大夫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这是礼法,不能有弄错的地方的。”

  崇华像个好学的学生,点点头,然后数了数:“七鼎。”

  “应该是个侯爵。”崔贞说,其实她已经知道是谁了,从棺中取出的那一枚韘形佩,是某一年崔玄生辰,她遣人作贺之物。

52书库推荐浏览: 若花辞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