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衣青箬【完结+番外】(119)

阅读记录

  徐文美住的地方是皇城司名下的一套小院。三间房屋,一个十几平米的院子,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了,十分不起眼。平安他们到的时候,徐文美正兴致勃勃的亲自下厨。

  这也是他离开皇宫之后才学会的。

  以前在宫里时,燕鲍参翅,什么样的山珍海味徐文美都吃过,那时候反倒并不在意这口腹之yù,再好的东西吃起来也不过如此。没想到出了宫,条件比之宫里天差地别,吃的东西也粗糙了许多,徐文美却渐渐品味出美食的魅力来了。

  这两年他留在这边,有时候在牛贺那里,有时候在冯玉堂这边,但总体来说没什么具体事务,也就是跟着出个主意。所以大把的时间空闲下来,正好用来锻炼厨艺。如今也算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了。

  平安尝了一口他做出来的菜,赞叹道,“师父,还有你不会的东西吗?或者说还有你学不会的东西吗?”

  “生孩子我就不会。”徐文美眯着眼睛道。

  不管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他的确都不会。平安没想到他会这么说,被噎了一下。因为——他也不会。

  吃饭的时候听平安说起矿上的安排,徐文美忽然道,“其实不管这件事是谁在后面撺掇,但刘家都是逃不过去的。你打算怎么处置他们?”

  “师父有什么打算?”平安立刻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

  徐文美道,“是有一点想法。”

  他慢慢的吃了一口菜,似乎在斟酌用词,等到这口菜吃完了,才道,“刘家只是秦州的家族,产业其实有限。”真正有能力的大家族怎么可能会困在这里?早就去京城江南开展业务去了。

  “所以呢?”平安不解。

  “这样的地方家族,一州的铁矿对他们来说,恐怕是家族绝大部分的产业。你一下子劝都拿了过来,等于是抢了他们的饭碗,绝了他们的前路。即便没有人撺掇,恐怕过一段时间,他们对你的反感也会越来越qiáng烈。”徐文美说,“我觉得,多少应该给别人留条活路,否则bī到极限,他们做什么都不奇怪。”

  他说完之后再次qiáng调,“我只是这么一说,具体如何你自己拿主意。但是平安,你要让天下人过好日子,刘家为什么不在其中?”

  最后这句话让平安心中微微一震。

  是啊,他不是来铲jian除恶的,更没有资格认定谁好谁坏,谁对谁错,他的目标不是这个。或者换一个说法,他自己垄断秦州的钢铁,跟刘家有什么分别?无非是没有私底下的那些jiāo易而已。

  可这种是在大楚比比皆是,如果他不来秦州,那么刘家会继续经营铁矿。不能说刘家是因为他遭遇了无妄之灾,但的确是他夺去了对方手中的产业。秦州商业不发达,铁矿是刘家主营的东西。现在被他拿走,刘家要如何经营度日?

  虽说他们背后还有一位皇子,但平安明白,上位者很少会管下位者的死活,有用就用,没有就直接丢掉,期望赵玟妥善安置刘家,根本不可能。若他有那样的胸怀,也就不会跟平安计较这一州之地的得失了。

  “师父教训得是。”平安心悦诚服的道。

  徐文美微笑道,“你已经做得够好了,别太着急,事缓则圆。”

  平安没有解释自己并不着急。实际上他只是很多事qíng都没有经历过,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所以暂时还无法妥当的处理。只要指出来,就能够修正。

  他想了想,道,“师父这么说,我倒是有了一点想法,不过还不全面。”

  “说来听听。”徐文美知道平安主意多,但也没有想到他能够这么快就想到了解决办法。

  “弓箭厂如今的工匠,大部分都是来秦州时,在路上招的流民,我答应过他们,等到安顿下来,便派人去将他们的家人接来。而且这次炼铁炉爆炸死伤的工匠和家属,也要安置。原本就在想要再如何安顿他们,这会儿师父这么一提,我有了个主意。不如建个别的厂,做些不是那么困难的手工产品,让刘家负责销售。”

  “只是到底做什么,我也还没有想好。”平安道。

  徐文美沉吟片刻,道,“这想法倒是不错,但除非是运到江南去卖,否则那些jīng巧的玩意儿,恐怕不会有市场。”

  秦州虽然不在边境,但也勉qiáng算得上“苦寒之地”,百姓的日子难过,自然没有余钱来买那些不当吃不当穿的东西。

  江南地区百姓富庶,商业还相对发达。似秦州这样的地方,城里还好些,乡下基本上家家户户自给自足,除了盐这样的必需品要买之外,粮食自己种,家畜自己养,自己种桑养蚕纺纱织布。偶尔有自己家没有的,也是跟旁人以物易物,连jiāo税都可以用粮食抵押,一年到头基本上用不到几个钱。

  “这个我想过了。辉江从秦州穿过,只要顺江而下,便可抵达江南,运输方面倒是不必担心。就是关税比较难办。不过,”平安咧嘴一笑,“也不能什么事我都安排好了,让刘家自己去解决便是。”

  大楚基本上没有海运,但是河运发达,沿江不知道多少人靠这个吃饭。按理说,jiāo通方便,东西南北物产流通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实际上却并不是这么回事。真正的原因,大抵便是因为关税繁重。从秦州往江南运东西,一路上要经过五六个州,几十个县,每过一处都要jiāo一份关税,寻常商户根本负担不起。

  这也是外来物产往往价格极贵的原因,耗费了那么多成本,要赚钱自然只有抬价。这样一来,普通人买不起,商业自然也就发展不起来。

  不过像刘家这样的家族,只要跟沿路官府打好关系,需要jiāo的税便会大大减少。实在不行,还有个五皇子呢。至于赵玟那边要怎么做,就不是平安需要关心的了。

  但是要让刘家答应售卖,那么商品至少要足够独特,运到江南能卖得上价。做什么东西平安暂时还没想出来。

  一般来说,商品无外乎吃穿玩乐,其中吃穿就不必说了,江南比秦州更多,根本不具备吸引力。剩下的两项,都是有钱人家才能享受得起的。

  平安倒是想过,女人的钱最好赚,但是这年头的贵夫人们不像后世会自己出来采购,需要挨家挨户的上门推销。如果是本地人当然没问题,但从秦州运过去,销售周期就太长了。再说平安也不懂什么化妆品保养的方子。

  孩子的钱也好赚,虽说卖不上高价,但可以走量。毕竟谁家没有个小孩子呢?那些需要机关的jīng巧玩意儿,江南的工匠做得最好,平安想的是布娃娃。然后问题来了:现在根本还没有棉花呢。

  平安倒是叮嘱过张东远那边可以派人去找找各种作物的种子,不过目前还没有收获。

  既然自己想不出来,平安自然“不耻下问”,将自己的想法跟徐文美提了提,然后问他,“师父觉得什么人的钱最好挣?”

  “自然是那些文人士子们。”徐文美毫不犹豫的回答。

  平安微微一愕。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这时候还不是后世,女人们虽然管家,但多在内宅,少有出门。任你的东西再好,她们看不到也是枉然。就算上门推销,很多时候也会被人赶出来。而且这个时候,贵夫人们穿着打扮的风尚,是跟着宫里走的。民间的东西,人家还看不上呢。

  如果在京城,这生意倒是可以做。让赵璨想办法把东西送给郑贵妃试用,只要她说上一个好字,那就是金字活招牌。

  目前嘛,还是想想怎么将那些士子们的钱掏出来比较好。

  书也好,笔墨纸砚也好,成本都很高。所以读书人多半都有钱,而且……文人相轻,攀比之风更重,只要卖出去的东西足够“风雅”,那么这些人自然会争先恐后的抢着买。

  平安觉得徐文美的话给自己眼前打开了一扇窗。

  一个接着一个的点子从脑海中冒出来。

  平安去过江南,跟那边的士子来往过。虽然说已经是几年前的事qíng了,但这是一个节奏非常慢的时代,四年时间其实很短,即便是江南,发展也很慢,所以很多经验还是可以借鉴的。

  士子们平日里除了读书之外,更多的时间都在jiāo流,各种诗会文会踏青访友郊游……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到了文会上,除了作诗文之外,当然也要相互jiāo流一下彼此最近看到的新鲜文章和东西。尤其是那些有名的大儒们,做的事说的话都会成为众人竞相效仿的对象。

  比如平安曾经见过的温甯之老爷子,当之无愧的天下文魁,听说他年轻时有一次跟大家一起出游的时候,鞋子不合脚,遂将鞋子脱下来提着走,被人称赞“洒脱”“亲近自然”,其他人纷纷争相效仿,一时传为佳话。

  平安第一次听说的时候脸上的表qíng就是个囧字。

  但这也说明了,士子们反跟风的qíng况非常严重。平安可以想象,自己若是弄出一个东西,只要想办法送到温家去——让温成碧转jiāo温老爷子不知道能不能成——肯定分分钟成为新风尚,引起哄抢不是梦啊。

  论到卖弄风雅,平安几乎是立刻就想起了一样神器——折扇。

  中国古代的时候只有团扇,是女子遮面用的。还有就是诸葛亮的那种羽扇,不过适用范围还是不广,估计是拿着不方便的缘故。而且气质不够,拿着羽毛扇的感觉估计跟拿着jī毛掸子差不多。

  折扇这东西据说是日本那边发明出来的,流传入中原之后便迅速风靡。即便后世的文学作品中,都时常见到它的踪迹,实乃装bī的不二之选。最重要的是,平安之前并没有见大家使用过。

  所以虽然有点俗,平安最终还是决定就让大家做这个。

  “看来你是有决定了?”徐文美看着平安面上神色变化,最后变成笑容,便知道结果了。他颇有些好奇的追问,“你要做什么?”

  “说不好,我做出来你就知道了。”平安说着,叫人去准备工具,同时还打发开阳去查探秦州哪里竹子比较多。

  他考虑要么就将厂子建在那边,要么就将竹子移植到弓箭厂附近,这样家属们来往的时候比较方便。这东西长得快,一个chūn天能发出一片来,竹子成材又快,好好培育应该够用了。

  不过弓箭厂毕竟有保密xing质,要是离得太近也不太合适。

  竹子片成片,浆糊和宣纸都是现成的,平安很快就做出了第一把折扇。当然,限于手艺,做得没有那么jīng致。即便如此,徐文美看到他做出来的东西之后,也十分感兴趣,“这是扇子?”

52书库推荐浏览: 衣青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