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衣青箬【完结+番外】(233)

阅读记录

  虽然朝臣们眼看皇帝身体越来越差,大家心里多少都有了准备,也不料这一天竟来得这么快。

  这只是流传在外面的消息,而实际上的qíng形,比这还要严重,只不过几位宰执和太医死守着秘密,未曾让人得知罢了。

  ——太医诊断的结果,皇帝这一次病倒,身子已然彻底垮掉,如今不过是在拖日子,看能够拖到哪一日。

  赵璨得到消息并不算晚,毕竟他住在宫里,有优势。但是他却是跟其他兄弟前后脚到达天乾宫的。这一来是他不想提前去了出风头,二来也是因为病人出行总要比旁人麻烦些。赵璨又不愿意乘步辇或者肩舆,由平安扶着慢慢走过来的。

  已经到了这个时候,皇子们彼此之间自然再无客气。尤其是面对赵璨的时候,其他几位简直完全不掩饰自己的愤恨,恨不能直接跟他动手。

  毕竟在这件事之中,他们都成了输家,唯有赵璨一个人赢了。

  见赵璨身体虚弱,面色惨白的模样,他们眼中露出几分讥诮,但也没有开口,不过赵玟低声说了一句“装腔作势”罢了。但若是眼神能杀人,恐怕赵璨早就被他们打成筛子了。

  赵璨自然也没有什么好脸色。

  虽然皇帝那边只是含糊的处罚了一番,并没有公布罪证,但赵璨焉有不知道的?xing命都差点儿丢了,对害了自己的罪魁祸首,自然不会姑息。

  让他意外的是,水榭倒塌的事,竟是赵瑢跟赵璇合作做成。但说是合作,他们彼此却根本没有商量过,只是默契的配合对方而已。赵璇要在水榭底下的地基埋炸药,赵瑢和郑贵妃提供的方便和帮助。

  虽然形式不一样,但是这一次险些丧命,竟然也是赵璇动的手,赵璨在得知这一点之后,不免感叹,或许有些事qíng,冥冥之中的确是有注定的。就像他跟赵璇,可能生来就是仇人。

  这一次他们没有等多久,毕竟是来探病的,很快便被请到了后面的房间里。

  也不过只有两三天的时间,皇帝的模样却完全变了。原本只是两鬓微白,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头发都白了,面容憔悴,皱纹遍布,看上去苍老之极。所有人都站着,只有他躺在龙chuáng上,气息微弱,眼神浑浊。

  平安心头一紧,下意识的扶住了赵璨。

  赵璨轻轻拍了拍他的手,却并没有说话,或许心中也正有些复杂的qíng绪吧?

  不仅是平安和赵璨,就是其他人,似乎也都刻意的放缓了呼吸,仿佛稍微发出一点声音,就会惊动了什么似的。

  皇帝的视线从每个人身上一一划过,最后落在了赵璨身上,停顿片刻,然后才收回,慢慢的开口,“不必都在这里守着,看过了就回去吧。朕一时还死不了。”

  这最后一句话诛心至极,所有人都连忙跪下请罪。

  皇帝厌烦的闭上眼睛,“走吧。”

  于是几位皇子不得不再次离开,不过想来大家都不甘心,所以脚步一直磨磨蹭蹭。但听得后面许悠道,“陛下,如今龙体有恙,但国事却不可无人主持。还请陛下指定一人暂摄国事,陛下也可从容休养。”

  其余大臣也纷纷开口附和。

  如果有太子的话,这个时候当然是太子监国,偏偏皇帝之前没有立太子,到现在似乎也没有这个意思,他们自然也要打算一番。这会儿皇帝指点一个人来暂摄国事,那么将来再有个什么万一,也就名正言顺了。

  况且就算现在没什么大事,但这个人却是一定要有的,只为了稳定朝臣和百姓们的心。

  皇帝道,“朕心中有数。”

  然后便不再说话了。

  如此一来,磨蹭着打算听点儿消息的几人也只好加快了脚步离开。

  从天乾宫出来,赵瑢开口叫住了赵璨,“恐怕是要恭喜七弟了?想当初你日日跟在哥哥身后,不料还有这一日。”最后一句话语气古怪,似怀念,似嘲讽。

  恐怕赵瑢是真的没有想过会有这一天。

  “大哥说笑了。长幼有序,无论如何轮不到我。”赵璨神色淡淡道,“弟弟身上有伤,就不奉陪了。”

  “七弟急什么?”赵瑢视线转向扶着他的平安,“倒不知七弟什么时候跟父皇身边的人这般亲密了,这份手段真是令人佩服。我这当哥哥的,也只能甘拜下风。”

  宫门外针锋相对,而天乾宫中,皇帝在沉默了许久之后,才开口,“宣邓鸿彦。”

  邓鸿彦,一代才子,文采斐然,如今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专为皇帝起糙诏书。皇帝这个时候召见他,意味不言自明。

  于是之前开口劝说皇帝的人也只好继续沉默,等着邓鸿彦的到来。

  好在待诏的翰林学士们所在的地方距离天乾宫非常近,甚至比宰相们办公的宫殿还要近一点,所以邓鸿彦来得很快,并且十分明白自己的差事,拜见过皇帝之后,便立刻铺纸磨墨,等到皇帝口述诏书内容。

  “朕自垂拱十三年继位,御宇二十五载,夙兴夜寐,不敢有片刻疏忽。幸不曾有负先帝重托,使国泰民安,海晏河清,又开疆拓土,虽未敢比肩太祖太宗,于心已足。”皇帝慢慢开口,“朕育有十六子,皆聪慧颖悟之辈,尔中以皇七子赵璨,秉xing柔善,天资粹美,最为肖似朕躬,可以承宗庙,着立为皇太子,晓谕天下,令使闻之。”

  第164章

  虽然这正是朝臣们想要看到的结果,但诏书的内容还是让众人都吃了一惊。

  原以为皇帝并不愿意立太子,这才想说服他选人监国,却不曾想,皇帝又忽然想通,愿意立太子了。

  终归是好事,而且人选也并不出人预料,所以朝臣们在短暂的惊愕过后,便俱都欢喜起来。皇帝肯立下继承人,将来若有什么万一,权力过渡时期也会更加平稳。

  宰相吴旭之不无担忧的道,“陈王——太子殿下如今正病着,怕是不宜劳动。”

  “这有什么?不过是要殿下出面担个名义罢了,其余诸事,咱们自然会为殿下分忧。”参政金世文开口。

  他原是河北巡抚,后来因战功回京,补了兵部尚书的缺。后来正好碰上赵璨将季谦这个“青词相公”从副相的位置上拉下来,便将他增补进了政事堂。

  算来这两次升迁,都跟赵璨有些关系,他的前任都是被赵璨给拉下马来的。金世文认识赵璨的时间早,其后也用心维护这份jiāoqíng,早已将自己当做是赵璨一脉的人。

  如今皇帝要传位给赵璨,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大好事,如此,他自然不会让此事节外生枝。

  况且事实如此,他们更加需要的,只是赵璨承担这么一个名义,至于具体事务,这段时间皇帝病了,原本也是他们在负责。即使是对于这些军国重臣来说,这也是变相增加了他们手中的权力,要jiāo出去,也不是那么自愿的事。

  所以相较于一个励jīng图治的赵璨,当然还是如今这个生着病还在休养的太子更让他们放心。

  虽说权力迟早有一天要jiāo出来,但在自己手上掌握一天,就多一分控制。若是拖延的时间足够长,等到赵璨登基,要将这些东西收回去的时候,才会发现处处都束手束脚,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权力争夺,自古如此。即便是帝王和他的肱骨大臣之间,也不是全然一派和谐的。

  金世文这句话算是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上,许悠含笑道,“金参政说得很是,既然有咱们为殿下分忧,自然不必担心这些小事。咱们辛苦些,熬过这一两个月,等开了chūn,殿下的伤也就好全了。”

  于是事qíng就这么定下。

  天乾宫里刚刚拟好圣旨,赵璨那边就已经得到了消息。这一两年来皇帝纵容他,丝毫不怀疑,他得以频繁进出宫掖,对皇宫的掌控自然不比从前。再说现在皇帝亲口立他为太子,自然有的是人争着传消息过来讨好。

  平安和赵璨都吃了一惊,面面相觑片刻,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

  “有些难以置信。”平安道。

  赵璨颔首。这是他们孜孜以求的东西,但之前也知道希望恐怕十分渺茫。毕竟上辈子,皇帝是不曾立过太子的,如此才埋下了内斗的祸根。后来他驾崩时,似乎也并未留下诏书。只是那时朝堂后宫皆由赵璇一手把持,结果自然毫无悬念。

  而今竟然这样容易就得到了这个结果,自然会让人觉得不敢相信。

  赵璨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上,忽然自嘲道,“不意救驾之功竟然还有这样的好处。”

  他想起当夜进宫之前,曾经生出过的那种预感,觉得那件事对自己非常重要。当时还十分不解,现在看来,一切却都是有因有果。

  “也得看皇帝是什么皇帝。”平安道,“若不是早就知道,我恐怕要当你是故意为之呢。”

  他都会这么想,其他这样想的人,自然也不会少了。

  赵璨闻言笑道,“不管怎么说,不枉我这几年来一直对他尽心尽力。有了这个名义,做事却是容易多了。”

  “恭喜太子殿下。”平安笑着调侃道。

  赵璨一把握住了他的手,沉默片刻,似乎是在克服自己激dàng的心qíng,片刻后才道,“平安,属于咱们的好时候,就要来了。”

  因为要养伤,除了最初的那一日是在水榭附近临时的宫殿之中外,后来皇帝又开恩让赵璨住回懋心殿里休养。赵璨在这里住了十多年,自然一糙一木都极为熟悉。他这会儿并没有看平安,视线一直朝着窗外。

  平安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便见窗外一树红梅开得正好。

  此qíng此景,令平安忽然想起一首词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chūn,只把chūn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新年一过,chūn天还会远吗?

  赵璨说得没错,这的确是个好时候,而且,是属于他们的好时候。

  平安回握住他的手,低声道,“我会一直在你身边的。”

  “这是当然。”赵璨转过头来看他,眉眼间笑意盈盈,全然没有半分yīn霾,显得十分意气风发,“十年,百年,千年之后,你的名字和我的名字,还仍旧会被人放在一处提起。”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加永垂不朽?

  平安设想了一下那个场面,不由有点儿……囧。自己成为了历史教科书上的人物,感觉会怪怪的。这也就罢了,人过留痕,这本来不就是自己所求的吗?至于名声,反倒成了附带。

  但是……身为一个后世曾混迹各大论坛、站的资深网友,平安非常清楚那些网络写手们qiáng大的杜撰能力,到他穿越的时候,基本上历史上有名一点的CP——别管是捕风捉影还是真有其事——全部都被网友们YY遍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衣青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