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平仄客【完结+番外】(287)

阅读记录

  此刻站在这里,他们,还要为长泰帝做一件事qíng,以最终全了臣义。

  相比韦景曜和萧厚仁深沉的臣心,沈华善和左良哲的心qíng就平静得多。

  他们两个,是长泰帝挑选出来的监国朝臣,平时和长泰帝见面的机会很多,这一次视朝,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一个标志。

  一个旧朝将尽、新朝即起的标志。他们,与其说是长泰帝的重臣,还不如说是为太子准备的肱股,他们的责任和使命,不是在即将终结的长泰一朝,而是在太子登基之后的新朝。这一点,他们知道得很清楚。

  是以此刻,他们站在这里,微微低着头,身体半倾,心qíng很平静,等待着新朝的到来。和他们的平静差不多的,还有卞之和、卫复礼等官员们,他们都静静站着,等待着长泰帝的发话。

  宣政殿上的四、五品官员,虽然也整肃弯腰站着,心头却是大骇。他们平时没有资格见到长泰帝,如今难得长泰帝视朝,所以他们飞快去抬起眉眼,觑了长泰帝一眼,暗中想看一看,皇上的模样。

  他们虽然知道皇上病重,心里也早有准备,但还是被长泰帝吓了一大跳。这个……还是他们的主上吗?只是匆匆一眼,那枯瘦颓huáng的面容,就让他们忘不了!

  看着,就是一脸的死气,皇上,皇上竟然是这个样子了!

  随即,他们感到一阵难以言喻的悲伤。就算他们不懂医术,也知道,皇上这个样子,离大行不远了!

  这些大永未来的栋梁,如同巳时的太阳,虽然已经散光发热,却没有到达人生最炽热最辉煌的时候。在这个jiāo变的时刻,他们心中有惊惧,也有惘然,只能下意识跟随那些最稳定的cháo流,不断涌向前。

  不管底下站着的文武百官,是何样的心qíng,高坐在金銮椅上的长泰帝,则是露出了一丝微笑。这丝微笑出现在他枯huáng的脸上,看着有一种违和感,却又是这样实在。

  这是他的朝臣,这是他的朝廷。

  他像如今这样,高高坐在这个位置上,看着底下的朝臣,已经四十三年。四十三年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了,大永历代的皇上,在位时间比他长的,还不出三个。

  这个位置,刚开始的时候,他如坐针毡。当时朝臣看着他的目光,仿佛在透过他,看着原本应该坐在这里的盛王;后来这个位置,他坐得越来越稳了,而朝臣们,已经不敢再看着他了,他们只能够低垂着头,听着自己的;到现在,自己就要离开这个位置了,他不能坐了,非是不想,乃是敌不过天道。

  长泰帝不由得摸了摸这金銮椅,想到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心qíng。如今,他睥睨看着底下的朝臣,虽然拖着病弱的身躯,却是感觉兴奋。这种心qíng,竟和当年他第一次坐在这里的心qíng,相差无几。

  只不过当时,自己是一个人坐在这里,现在,他的身边,还站着监国太子。

  这个和自己最相似的皇儿,即将坐上这个位置。在这之前,自己虽然为皇儿做了很多事qíng,让他在这个位置上,坐得更稳更舒服一点。

  但是,还不够,还不够稳,还不够舒服。自己已不能为皇儿做得更多了,但是还有一件事,他一定要做。

  “众卿平身……”长泰帝开口了。虽然他的声音微弱,但是因为金銮殿的寂静,他的话语,听到了每一个朝臣的耳中。

  “谢主隆恩……”这是例常的朝礼了,文武百官都十分熟悉。这个时候,他们才站直了身子,眼光,却依然不能直视长泰帝。

  “朕离朝多时,幸得太子监国,朝臣同心齐力,政通朝和,朕心甚慰。可有事未悬决?有事可启,无事则默。”长泰帝浑浊的双眼扫了一眼底下的朝臣,目光在清平侯、安禄侯身上凝了凝。

  韦景曜和萧厚仁忍不住对视了一眼,这是他们尽臣子本义的时候到了。皇上拖着病体视朝,更多为的,这是这件心头事了,削爵!这是皇上即将大行,却始终忧心难放的事qíng。

  韦景曜和萧厚仁伴随长泰帝几十年,对于帝心,体察得通透无比。若说长泰帝在位期间,还有什么事qíng没有做过的话,那就是削爵了!早年虽然下了推恩令,但是削爵一事,经长泰帝之手的,还真没有。

  大永勋贵,虽然经历代帝王的削夺,所剩已经不多了,甚至在很多官员看来。这些勋贵的存在,就是一种象征了,象征着这些家族跟随太子打江山的那一段热血。

  有了这样的qíng感,就连韦景曜和萧厚仁都没有想到,长泰帝在大行之前,心心念念想做的,就是削爵!

  这有必要吗?皇上想要削爵,这个事qíng,最初是沈华善告知他们的,当然,他们是不相信的。可是,当户部尚书江成海列出明细,那是勋贵之家每年的开支用度,并将它们与国库收益相比的时候,他们就相信了,这就是皇上想要做的事qíng。

  三公就暂且不说了,这京兆四侯的开支用度,竟然占了国库收益的十一!这仅仅是四家而已!勋贵之家不掌权,而且勋贵子弟,大多数任闲职,这也就说,每年国库的十一收益,竟然要去养这四家闲人废人!

  于国无益,是为闲,于政有损,是为废。

  就算只剩下五侯,又怎么可以不削夺?且不说五侯了,就是只剩一侯,也到了不得不削的时候。怎能以国之财,去养这些慵散骄奢之人?此乃国之大不幸!

  若是不在这个时候削爵,将来太子登基,对这些勋贵之家,就更难下手了。韦景曜和萧厚仁都知道,按照这态势发展,这些勋贵之家,必是新朝的隐患!

  是以,长泰帝的话语刚下,韦景曜和萧厚仁就出列了,奏言:“臣等有启,清平侯勋行有失,宜从削夺!”

  奏言削爵,这就是他们今天要全的臣义。为了皇上大行前的心愿,为了太子登基后的稳妥,为了大永的国库,又或者,仅仅为了臣子的本分,他们都要站出来。

  这一次大朝,是长泰帝最后一次视朝听政,何尝,不是他们最后一次列朝奏言呢?

  事君以忠,察君以诚,韦景曜和萧厚仁,尽到了臣子本分。

  第三百四十二章身死!

  韦景曜和萧厚仁的奏言一下,清平侯应平川就忍不住颤抖起来。这年后第一次大朝,还是长泰帝视朝听政,这两个重臣,说的,竟然还是削爵的事qíng!

  东宫传来的消息,果然没有错。主子们的意思很清楚,是一定要削爵!而且首先,是拿清平侯府开刀!应平川此时已经无法可想,事实上,他这几天,已经想了无数次,也没能想出个什么来。

  吴朝能和李准,私底下也联系了不少姻亲故旧,可是主子的意思未定,这些人谁都不会轻易出头,至于傅云建议的直接灭杀应南图,就更加不可能成事。

  自从那一杯毒茶之后,应南图就待在有余居不外出了,而且他也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很多侍卫,有余居是严如铁桶,应平川想进去都不行,更别说在其中做什么手脚了。

  李氏原本还想着再次借助小厨房,给应南图下毒的,却惊恐地发现,原本她收买的一些心腹丫鬟仆从,不是莫名其妙不见了,就是倒戈相向。过年期间,她也焦头烂额。

  世子和世子妃夫妇,太过年轻,一向也只听从清平侯和李氏两个人的,除了急得像蚂蚱,也没有什么办法。在昌文侯的提点下,世子妃傅氏暗中将清平侯府的贵重财物,转移到他处了,就是怕削爵之后,什么都没有。

  偌大的清平侯府,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出办法,避免清平侯府的危机。时间却是不等人的,转眼,就到了年后大朝,到了韦景曜和萧厚仁出列奏言的这一刻。

  颤抖过后,应平川的心qíng反而奇异地平静了,譬如一条砧板上的鱼,下刀已经随人了。他就算再糊涂,也知道,皇上若是要削爵,绝对不是因为清平侯府的伦常问题,而是,皇上看他们这些勋贵不顺眼了。

  想来也可笑,伦常问题,天下最混乱的,就数帝王之家了,可是要削爵,表面上的理由,竟然是因为伦常。

  就算没有了自己的嫡长子,皇家决心削了清平侯府的爵位,一定能找出百余个理由来。可恨自己到现在才明白这个道理,难怪他会说:“父侯,你错了!”

  错了,在他默认李氏端出毒茶的那一刻,他就错了。直到此刻在宣政殿上,应平川才感到丝丝悔恨。事qíng怎么就到了如今这一步呢?他只是不喜欢那个嫡长子而已,为什么就到了这一步?

  他想不明白。

  不管他是否想得明白,清平侯府都保不住了。在韦景曜和萧厚仁奏言削爵之后,长泰帝竟然准奏了!

  长泰帝所用的那一番话,竟然还是当初杨简锐的奏言:“此而不绳,后将焉肃?清平侯爷,在身官爵,枉忝其位,宜从削夺!”

  此外,在这次大朝之上,除了清平侯府的伦常问题之外,御史台的官员,还出列弹劾了昌文侯纵子行凶、宣成侯以妾为妻、安禄侯御前骄横等等。

  这些,俱是这几家“无勋行”之事例,所奏请的,和韦景曜他们也相同,建议削爵。

  在大朝之前,吴朝能他们几个虽然忧惧,却也没有火烧眉毛的焦急。直到这些弹劾出来了,他们都讷讷不知如何应对。

  他们简直不能相信,在这一次大朝之上,这把火竟然会烧得这么猛烈,还烧到了自己的身上。原本他们以为,皇上只是拿清平侯府开刀而已,就算皇上心里对勋贵之家不满,也不会一下子就办了四侯之家的。

  可是现在,只是年后的第一次大朝,皇上就要做这样的大动作,要一下子就办了四家侯府!这怎么可能?

  不止是吴朝能他们不相信这一切,就连朝官们对这事态的进展,也是目瞪口呆。怎么会这样?皇上病重视朝,竟然一下子就要查办四家勋贵?这其中,安禄侯吴朝能还是皇上的姻亲呢——如果恭太子和太子妃还在的话。

  朝臣们的不解疑惑,在下一刻,就变成了了然愤怒。皆因,户部尚书江成海出言,一一具明了勋贵之家的开支用度,只是四家所花费,就已经是国库的十一!这是朝臣们想都没有想过的事qíng,朝廷供养这几家勋贵,竟然花费如此之巨!

  吴朝能等人听着江成海琅琅奏言,脸色死灰死灰的。原来问题出在这里,不是皇上想要削爵,而是皇室再也养不起他们了!

  养不起,那么怎么办?那么就只能办了他们!只要把他们头上的勋贵爵位摘掉,皇家就没有养他们的义务了。这也就是说,这四侯的爵位,是怎么都保不住的了。

  对于这几家勋贵而言,不幸之中的大幸是,皇上感谢这些勋贵先辈的汗马功劳,只是将他们的爵位收回,并且不再供养他们,其他的事qíng,倒是格外开恩了,甚至还允许他们住在原处,只是不再是勋贵侯府。

52书库推荐浏览: 平仄客 女强文 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