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人家_桩桩【完结+番外】(11)

阅读记录

  赵平拿着花灯到了河边,点燃了蜡烛,将灯放进了水里。顺便合起手掌飞快地许了个愿。背心突然挨了一脚。赵平栽进了河里。

  他从水里站起身,惶恐地望着赵修缘,哆嗦地喊他:“郎,郎君。”

  赵修缘冷冷看着他:“今天我心qíng好,小惩而己。以后再敢背叛我一次,我就把你沉进浣花溪里。”

  “小的错了,小的再也不敢了!”赵平骇地趴在水里磕头,连声讨饶。

  赵修缘哼了声,转身走向河岸:“起来吧。”

  “小的谢过郎君。”赵平如蒙大赦,从水里上了岸。浑身滴着水,也不敢擦试,低头跟着。

  赵安半点也不同qíng赵平,心想你跟了郎君好几年了,还认不清主子,活该。

  回到家,季氏还没有睡。

  季英英生怕母亲知道自己又惹事,小心翼翼地上前请安。

  女儿双颊染着娇媚的cháo红,那双眼睛明亮中带着一丝羞意。季氏是过来人,也知道她今天和赵二郎有约,心里有了数。

  “英英,过来。”季氏柔声叫着。

  季英英心头一悸,磨磨蹭蹭地挪了过去:“娘,这么晚了,你该睡了。”

  等赵家来提了亲,年底要办季耀庭的婚事,最多明年开chūn,女儿就要嫁了。季氏握住了她的手,有些不舍:“英英,赵二郎和你说了吧?”

  “说,说什么啊?”季英英结巴了。

  季氏温柔地看着她,轻声说道:“娘也盼着你能嫁得好。赵二郎真心诚意待你,娘不反对这门亲事。就是赵家家大业大,嫡支旁支都住在槐树巷,人多事也多。不比咱们家小门小户的。娘只担心,你xing子直,不晓得那些后宅官司。也不能像在娘家一样,自由自在的。”

  季英英抬起头,看到母亲眼里泛起了水光。先前的喜悦烟消云散。她盼着能和赵修缘在一起,也舍不得离开母亲和哥哥。就好像现在的家她永远都不能回了似的,季英英第一次感觉到成亲带来的惶恐。她双膝一软,跪在季氏面前,把脸搁在了她膝上:“娘,赵家还没来提亲呢。”

  “不出意外的话,过了十月初九斗锦,赵家就会来人。赵家和咱们家虽然只隔着一条街。娘就是有点舍不得。”季氏说着,十来年独自抚养大儿女的思绪一古脑涌上心头,声音哽咽起来。

  季英英觉得自己真是不孝。她想说我不嫁了,就陪着你和哥哥。可这话说出来,她自己都不信。她伸手抹去季氏腮旁的泪,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从来没怕过什么。赵家家业再大,人再多。我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了。敢来惹我,我准叫她吃不了兜着走。”

  季氏破涕为笑,狠狠拍了她一巴掌:“大户人家规矩多。你这样不是更叫娘担心?”

  “不哭了吧?”季英英傻笑着,脸在季氏身上蹭了又蹭,“赵二郎不欺负我就行。欺负我,我就和离。回家守着娘和哥哥,照样过好日子。”

  还没定亲呢,就想着后路了。季氏的那一点哀愁被季英英的话冲得gāngān净净,忍不住又想教训她。转念又想,女子在这世间生活本就比男子艰难。女儿这样的xingqíng也能让她过得更自在一些。教训的话就变成了教诲:“这样的念头埋在心里就行。谁都别说,赵二郎也不行。记清楚了?”

  “嗯,我没那么傻呢。”

  季氏又想起一事:“娘最担心的是,今年赵家还是败给益州城杨家。夺锦王失败,赵家会有人拿这门亲事说嘴。就算你真的嫁过去,日子也不好过。”

  “关我什么事啊?我又不会织锦。”

  女儿还是稚嫩了点。季氏忍住没有再提,让季英英回去了。

  季英英没有母亲想的那样不懂事。她回到遥遥望着一街之隔的藤园出神。

  “修缘哥哥,我信的只有你而己。”她喃喃出声。她所倚仗的是赵修缘对她的感qíng。真像母亲说的那样,她也不怕。只要赵修缘对她好就行。

  “娘子,夜深了。”绫儿尽责地提醒了一声。

  季英英嗯了声,眼神变得清明。怕什么?她可不是会钻牛角尖,一棵树上吊死的人。对她不好就一拍两散,各寻欢喜去。

  ★、第14章登门告状

  益州城周家是产丝大户,常年向杨家织坊供丝。周家二郎娶了杨家二房的大娘子为妻。周杨两家是正经的姻亲。

  那一晚周七郎láng狈回到家里,把周氏夫妇吓了一跳。他习惯xing地颠倒黑白,又把责任悉数推到了杨静渊身上。

  第二天一大早,气了一夜的周太太带着儿媳杨氏和周七郎直奔杨家巷。

  因是二房的姻亲,周太太一行人先去了二房告状。

  “和杨三郎一起带着伴当去浣花溪观灯赏月,就我儿独自鼻青脸肿回来。二太太,你瞧瞧我家七郎这凄惶样儿!”

  “杨三郎见那小娘子生得娇美,唆使着我家七郎上前去拦她的去路。害我家七郎生受了这场无妄之灾。那浣花溪多宽多深哪!我家七郎险些就没了命!”

  周七郎穿着身紫色锦袍,脸上青紫纵横。本来就是单眼皮小眼睛,这会儿肿得连瞳仁都瞧不着,只睁开了一条****。他委委屈屈地补充道:“她踹了我下河。杨三郎还当众笑话我!”

  周太太胸口怒火像岩浆似的翻腾,埋怨着儿子:“就你傻,当他是自家哥哥一般亲近。给人卖了还替人家数银子。”

  她转过身,又对着杨家二太太邹氏哭了起来:“……他倒好,自个儿一溜烟跑了。连他的伴当都没少根头发啊。”

  “我可是瞧着三郎武艺好,才放放心心让七郎跟着他。我家七郎才十七,有这么当哥哥的吗?”

  “七郎你说,杨三郎怎么对你的!”

  周七郎嘟囔道:“那帮人挥着胳膊粗的大棒只追着我打,我叫他。三郎理都没理,扯着他的伴当跑得比兔子还快哩。”

  “听听!亲家太太,好歹周杨两家是姻亲。杨三郎也太凉薄了吧?哎哟,我的七郎啊,你连人家的伴当都不如啊!心疼死娘了。”

  周太太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周七郎是她的老幺儿,捧在手心里宠大的,眼珠子一样宝贝着。天杀的杨三郎,竟敢拿七郎当枪使。等到惹出事来,他跑路时连拉扯一把七郎都不肯。

  周二奶奶杨氏也用帕子盖着脸哭。她不心疼周七郎。她哭自己命苦。婆婆昨儿半夜又把她叫到正房,指桑骂愧,支使她端茶递水捶腿揉肩,折腾她一宵。杨大娘不敢顶撞婆婆,只敢恨杨三郎:“娘,三郎也太不像话了!这次非得让大伯母好生教训他才是。”

  女儿眼泡皮肿,再厚的脂粉也没能掩住憔悴。才嫁去两年,就像老了十年似的。杨二太太又气又恨又心疼。气周家又搓磨女儿,恨大房杨三郎惹事,连累自己的女儿。

  找大房讨公道?那是去自取其rǔ!指望大嫂石氏惩治那个小崽子?那叫白日做梦!

  可是看到女儿眼巴巴地递过来的眼神,杨邹氏心里清楚,如果不带着周氏母子去大房告状,女儿在周家就没好日子过了。

  她心疼女儿,只能顺着杨大娘的话摆出摆出一副和周家共进退的态度。当即揉着帕子高声说道:“亲家莫气,随我一道去找大嫂讨个公道!”

  一行人出了院子,带着丫头婆子浩浩dàngdàng去了正院。

  杨家大房当家主母石氏刚用过早饭,正要去花厅议事。听到丫头禀报,无奈地又坐了回去。

  杨家诺大家业,知不知道当家主母一天要办多少事?讨债似的,这么早就来堵门。石氏心里压根看不上二房的妯娌邹氏,又不能置之不理。她没好气地吩咐道:“请二太太和周太太前厅奉茶。打听下,究竟怎么回事。”

  她重新整了整衣裳,端了茶慢慢啜着。

  不多时,大丫头雪青进了门,蹲身行了礼,轻声禀道:“太太,打听清楚了。昨晚三郎君与周家七郎君,桑家陈家几位郎君一起去浣花溪观灯。被三道堰赵家二郎君喊人打了。”

  “赵家?”石氏有些吃惊。赵杨两家争锦王争了百来年,虽说是死对头,也不至于公然喊人来打。离今年斗锦不远了。赵家难道是在故意挑衅?

  “听说郎君们观灯时调戏了一名小娘子,惹怒了当地人。赵家二郎一呼百应,不少当地人都相帮着动了手。”

  原来是这样。石氏心里去了疑,又不解地问道:“既然都挨了打,周家跑来闹腾什么?”

  雪青也不太清楚,只知道是二太太带了人过来。她迟疑了下道:“许是三郎君好好的……周家七郎君被揍成了猪头。”

  石氏噗地笑了起来,不屑地说道:“难不成要三郎也被揍成猪头才叫公平?邹氏也好意思带着周太太来大房讨说法!”

  雪青知道缘由,赶紧说道:“周太太把大姑奶奶也带来了。”

  石氏冷笑道:“只知道窝里横!堂堂杨家大娘子被周家搓磨成一团软泥,拿捏着回娘家闹腾,也不嫌丢人。”

  说着心里更烦去应酬二房邹氏和周家母子。

  主母心qíng不好,服侍在身边的一整天都得战战兢兢。雪青也不肯让自己难过,马上说道:“还是咱们二姑奶奶慡利。太太也少cao心。”

  二房大娘子嫁给周家,xingqíng软弱,经常受气。石氏的二娘同样嫁人,却把丈夫收拾得服服贴贴,甚得公婆喜欢。亲家在工部织染局任大使,没少帮衬杨家。

  两厢对比,杨二娘完胜杨大娘。石氏的心qíng也渐渐舒展开,有些想念嫁到长安的女儿:“也不知道二娘生的是男是女。”

  “定是位小郎君呢。奴婢算着日子,严管事也该从长安回来了。没准这几日就带了喜讯回来。”

  石氏心qíng更加好了:“去请三少爷过来。”她想了想又道,“老爷知道吗?”

  这就是要让老爷知晓的意思了。雪青笑道:“二太太风风火火的一早过来,府里人都惊诧着呢。怕是早有人去了乐风苑报信。”

  石氏笑了笑,带着人去了前厅。

  ★、第15章谁要你帮忙

  乐风苑里,柳姨娘正侍侯杨家大老爷用早饭,消息就递了进来。

  柳姨娘挟着一筷子素炒绿豆芽,稳稳当当送进了碟子:“三郎又闯了祸,这回该请太太动家法了。真好。”

  杨大老爷素来不管内宅事宜,听到柳姨娘的话,搁下筷子笑道:“你看你,就三郎一个儿子,也狠得下心叫太太动家法。”

52书库推荐浏览: 桩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