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边军一小兵_老白牛【完结】(20)

阅读记录

  四人在这边兄弟qíng深,只有杨通尴尬地站在一边。

  ……

  王斗略略清点了一下银子,韩朝兄弟二人这些时间花用了一点,加上自己留些碎银,他们一人拿出了一百三十两银子,齐天良也是拿出了八十两银子,连上王斗的银子,此时他手上共有白银六百多两,有了这些钱,将来屯堡的底气更足了。

  拿出银子来,众人感觉更是亲密,大家商议了一下墩内及屯堡之事,越发觉得事qíng千头万绪,事务繁多。不过首先墩内还是要先打一口井,否则墩内人口用水都要到几里外的董房河去挑,显得太困难了些。

  除此以外,还得到董房河边去看看那些可以开垦的荒地。

  第020章 不患贫而患不安

  留着杨通与两个妇人守墩,王斗几人骑马到了董房河边。

  沿着河边转了一圈,眼前董房河蜿蜒往西北而去,沿着河的两岸,一些军户或是民户不久前播种的田地小麦正在出苗。可以看出,河两边耕种的田地还是太少,离河边不远,便是luǒ露的大片大片gān燥的土地。

  众人策马踏过低浅的河水,来到河的对面,对面也是同样这种qíng况。

  王斗略略一估计,从周庄到董家庄沿河一带,两岸可供开垦的荒地达数千亩之多。

  其实这些土地土质都算不错,可惜水利失修,灌溉不便,这些原本算是优良的田地都荒芜了。大明北地就是如此,gān旱少雨,农事全赖灌溉,有水之处为沃壤,无水之处便为荒漠,对灌溉系统的依赖xing极大。

  策马沿河而行,可以看到河岸旁一些原本渠池的痕迹,不过这些河渠多年没有疏浚,水流不到,已经多是淤浅废弃了。这使得离河稍远一些的田地无奈荒废,毕竟那种可供灌田的砖石深井不是随随便便人家便可挖制的。

  如果官府卫所将这些河渠重新疏浚修理,完全可以让这一带成为良田土地。

  不过这只能想想,各地水利失修严重,是眼下整个大明普通存在的qíng况,朝廷没有这个财力顾及水利的维修,有限的一些经费又被官员们贪污私肥,保安州卫同样也没有这个财力心思,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策马四顾,眼前地势开阔,这是一片多好的土地啊,“千里桑gān,唯富涿鹿”,后世的涿鹿县是有名的商品粮基地,而眼前的土地只能无奈荒芜。举目望去,往东北方向,往南是属于五堡的栾庄,往东便是保安卫后千户所的五堡,那边土地比舜乡堡更好,那里甚至可以种植水稻。

  王斗沉思着,几人中算齐天良最是种田好手,当然马术也是最差,他努力cao控马匹来到王斗的身旁,叫道:“王头,这一片都是好地啊,如果挖些池修些渠,再招些军民开垦,将来这一片都可以成为良田。”

  王斗点头,其实大明对于各地军民开垦荒地向有优惠,开垦土地尽归军民不说,三年成熟后,每顷土地止征少许的牛具银,甚至很多地方应纳税粮还准蠲免十年以上。

  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国库空虚,需要征收大批的税粮,官绅豪qiáng将自己应纳税粮转派到平民身上,本来开垦荒地投入就大,才一熟后,往往官府卫所便迫不及待地jiāo来催派,造成垦农入不敷出。若是继续追bī钱粮,就不得不迫使垦农逃亡,又造成田地荒芜,这样恶xing循环,各地灾荒越来越严重,也造成百姓不愿意开垦荒地。

  其实一个朝代的末期总是不缺乏土地,灾荒战乱过后,有些地方整村整城的荒废,甚至千里无人烟,大明各地其实荒芜的土地不少,但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让百姓生活耕种也是白撘!

  世人常言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实后面还有一句更重要,不患贫而患不安!战争荒乱比贫穷更可怕!

  王斗盘算着如何招募军民前来耕种,如果能让这些军民安心下来,屯堡还是很多希望的,历史上卢象升任宣大总督时,大兴屯政,积粟二十万石,崇祯帝谕九边奉以为式,此外还有诸多成功的例子。

  从齐天良与母亲身上,王斗也看到了中国古代农民对土地的渴望,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加上每人授以耕牛和几十亩土地,让他们代代相传,足以让很多贫困破产的民众怦然心动了。

  再让这些人全部加入军户,保证了粮食来源,同时又保证了兵源,同时还是一个qiáng大有凝聚力的集体,将来一边耕种一边征战,便可以让自己势力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成功复制曹cao与明太祖的经历。

  王斗策马坐在马上,四顾河两岸的土地,心头豪qíng充溢胸腹,自己的明天,就从这里开始。

  ……

  看过土地后,几人兴奋地回到靖边墩商议屯堡事务,略一提及,便觉得事qíng繁多,首先屯田需要青壮人口,此外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比如说将来的开荒耕种需要耕牛农具,建堡需要木料青石,还有垦民需要的口粮等。

  如果今年可以疏浚修建一些水渠,便要抢着明年chūn天播种,又需要种子。今年肯定来不及播种冬麦了,只得明年开chūn种一些高粱、谷子、豆子等。到了明年夏秋再种小麦。

  千头万绪,首先需要人口,这也是屯堡开始最难的。

  保安州卫一个庞大的地方,历史上保安州自建州以来,保安州的民户就没有超过一千户,人口一直在五六千左右。而军户,自建卫来,历史上曾有军户八千多户,人口数万。到万历年时,直降到三千多户,现在不知道有多少。眼下保安州卫的军户百姓纷纷逃亡,加上不久前遭了兵灾,人口越少,特别是青壮人口少。

  而招募流民,这是要靠运气的,流民流向不定,有时大股流民涌入某地,有时又百里看不到一个人。自己暂时也没那个财力到各地去大规模宣传。

  不过上月后金入寇,各地遭灾,保安州卫各地倒是出现了不少的流民,或许可以从他们那儿招募。本地人中也可以想想办法,毕竟每人授田几十亩,就算本地的一些军户民户,家口多的,也完全可以分出一些男丁前来授田,关键是要让他们相信未来屯堡的前景。

  ……

  王斗等人商议己毕,还是杨通守墩,王斗备了一份礼,带着韩朝几人首先来到董家庄,求见管队官张贵,希望他支援一些人口耕牛农具等。

  听闻王斗请拨三十户人口和十头牛,还有需要青石木料等物质,张贵面有难色,眼下卫所中缺额越来越严重,董家庄各地屯堡都是人口不足,他也是有困难的。

  他拍着王斗的肩膀叹了口气,道:“老弟啊,老哥也是有难处的,还要老弟自己多想办法了。”

  最后他叫来自己的心腹,掌管董家庄堡内粮糙辎重的总旗洪丘,让他拨给了王斗十户军户,五头牛,一石米,此外还有十五把锄头,余者物质,便要王斗自己想办法了。

  不过他可以发出告示,帮王斗在董家庄堡内宣传,看谁愿意去现在还不存在的靖边堡屯田。

  王斗看张贵确实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他告辞出来,便随洪丘去领人口物质。

  不过随后王斗又失望了,那十户人都是老弱,而自己要的是青壮人口,那五头牛,同样是瘦弱不堪,离自己期望太远。不过王斗还是收下了,蚊子腿ròu虽小也是ròu,入了自己嘴就没有放过的道理。

  第021章 地窝子

  在董家庄内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王斗几人赶着牛,带着军户们回往靖边墩而去。

  几人神qíng都很高兴,此行虽然收获小,但也总算是打开了第一步。

  那些被划拨给王斗的军户们个个拖家带口,挑着自己简单的行李跟在王斗几人身后,各人神qíng间都有些忐忑不安,换新东家了,不知道未来命运会怎么样。

  王斗的名声他们是听过的,他们杀鞑子很厉害,不过往往这样的人,xingqíng就越凶bào,他会善待大伙吗?听说此行是到靖边堡去屯田,未来前景又会如何?

  众军户各样心思,众人一路赶路,午时,一行人到了靖边墩面前,齐天良高声叫军户们注意避开壕堑旁几个暗藏的塌窖陷阱。这时吊桥与墩门打开,杨通与妻刘氏,齐天良妻陶氏笑容满面地迎了出来。

  此时各人已是饥肠辘辘,王斗高声吩咐两个妇人:“杨家嫂子,齐家嫂子,你们快去煮一些粥出来,给新来的兄弟们充充饥!”

  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粥要煮得稠一些。”

  两个妇人高声应了一声,转身回墩去煮粥了。

  听到王斗的话,军户们一阵骚动,看来新东家的心肠不错,与他让人畏惧的外貌不合,各人心中涌起希望,看来此行也不会那么差,各人按户各找地方温顺坐下,只是轻声议论一声。

  王斗打量那些军户,这十户军户中,连家小在内,共有口四十多人的样子,男女各占一半,放眼望去,无不是衣衫褴褛,人虚体弱,可能只有七、八个会显得壮实些的年轻人。而一些缩在父母旁的孩童,更是头发蓬乱,面huáng肌瘦,身上衣裳破如麻袋,只是用畏惧的目光打量着人高马大的王斗几人,又好奇地看向眼前高大的靖边墩。

  前几日已是过了霜降,天气越发寒冷,这些军户身上的皮袄毡帽到处是破dòng,寒风chuī来,很多人都是发抖起来。一些男丁还好,他们身旁的妇人小孩更是不堪。

  看着眼前这些人,王斗叹了口气,这些哪是大明军人,分明是一群大明丐帮啊,自己靖边墩七人,虽也是穿得破破烂烂,不过显然的,身体素质与jīng神面貌比他们qiáng太多了。看来以后得花一些时间为他们调养身体啊。

  等待中,刘氏与陶氏终于吃力地各端一大口锅出来,锅内腾腾的冒着热气,远远的一股米粥的香味飘了过来。

  军户们一阵骚动,个个都是使劲地伸脖子往那边看,特别是那些孩童,更是使劲地唵着口水。

  刘氏与陶氏二人亲热地招呼起来:“喝粥啦,大伙都将碗筷拿过来喝粥啦。”

  军户们纷纷从自己行李中找出碗筷,有王斗等人在前,他们不敢拥挤争抢,按着家口,一个个拿着碗上来排队领粥,排在后面的只是不断的探头探脑,非常焦急的等待。

  刘氏与陶氏不断招呼着那些军户,特别是陶氏,神qíng间更是亲热,有新人来了,看在自己是靖边墩老人的份上,至少王头会将那些妇人们jiāo给自己指挥吧?

  她一边用勺子为各人舀粥,一边大声道:“大伙喝着粥,可不要忘了总旗王大人的恩德啊。”

  众军户只是没口子的答应,一边各找地方láng吞虎咽地吃起来。碗中的粥香甜浓稠,都是纯正的米粥,决对没有添加野菜树皮之类的,过久了糠菜度日的日子,喝着这么好的米粥,很多人都是流下泪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老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