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边军一小兵_老白牛【完结】(549)

阅读记录

  却见马科不知哪来的力气,一把高高跃起,抢过他怀中的书信,然后敏捷地取出火摺子,晃了晃,将书信就着火星,快速点燃起来,看得旁边的马智仁目瞪口呆,更是摸不着头脑。

  直到书信全部化为灰烬,马科才松了口气,他扶着案桌,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心有余悸。

  似乎他又想起什么,一把看向马智仁,低喝道:“去,现在就去将那马尽忠杀了,半刻钟之内,我要看到他的脑袋摆在我面前!”

  马智仁心惊ròu跳,大帅的反复无常,让他有若身伴虎láng的感觉,他不敢怠慢,低声应了一声,急匆匆出去了。

  看马智仁出帐而去,马科似乎瞬间苍老几岁,良久,他叹了口气:“既生瑜,何生亮。”

  寅时,王斗被人叫醒,听完身前一人的禀报,他淡淡道:“知道了。”

  ……

  崇祯十四年八月十三日,一大早。

  朝霞在天边露出粉红的曙光,从空中往huáng土岭东北面看去,从山岭下的平川,一直到小凌河西岸,皆布满如蚁般的人cháo。

  这一带的地势地表,大致是西北面高,东南面低,一条条gān枯的河流,顺着西北高地,纵横流淌,汇入了东面的小凌河处。这些河流,形成一处处灌溉方便的平川之地。

  然顺着田家沟再往东北,便是石门山与小凌河相夹间,形成的一道狭窄河谷地带。顺着这河谷地蜿蜒朝向西北,倒可以一直通向锦州城池东面的小凌河旁。

  而田家沟北去不远,是一处称手水营的地方,河的东面不远就是小凌河堡。小凌河堡明时是处驿站,两岸jiāo通频繁,因为该河段是摆渡行船要道,众多船家汇集这里,就形成了一个营地。

  此时这个营地早被清军占据,而且在前方的百步之处,挖了一条深深的壕沟,隔断了山与河之间的联系。

  同时的,从水手营地西面过去,地势由低到高,一座座山岭起伏,一条条的东西走向,如阶梯似的,由北往南,一直蔓延到离huáng土岭不远。这便是锦州城东,rǔ峰山东北的石门山。

  比起往日,现石门山上驻守清军已是不多,飘扬的旗号,便是八旗满洲正白旗一部、高丽军一部,甲兵一共不到三千人。当然,数千的杂役阿哈,关键时刻也可以算是战力。

  这些清军从山上看下去,就见东南的平川地上,密密麻麻尽是明军的各色旗帜,滚滚的人马,似乎要将山与河之间的地带填满了。

  人马过万,就有不可胜数之感,眼前明军有多少,怕三、四万之上吧?

  就算鄙视明军的战斗力,这种兵如cháo水的感觉,还是让山上许多清兵喘息一片,那些高丽兵,更是面无人色。

  明军主力,真的要攻打石门山啊?己方区区人马,这,守得住吗?

  ……

  rǔ峰山城上,越来越胖的皇太极持着千里镜,一动不动地眺望东面的明军。看他们黑压压人海,无边无际的阵列,由南向北,正缓慢而不断的前行。

  看他们旗号,当是吴三桂,马科,唐通等部,其中又以马科,唐通部为前军,吴三桂部为后军。

  皇太极还注意到,几部大军后方,明国总督洪承畴的大旗也竖在那边,他最关注的王斗,他的làng涛日月旗,同样摆在洪承畴身旁。

  “明军真的攻打石门山了?”

  皇太极心中寻思,不过他注意到,王斗等人,并未结阵出战,他们的兵马,还集在营中。看此时王斗等未出战的明军将官,都只带了一些亲兵护卫罢了,他们是押阵还是观战?

  他们会不会参与攻打石门山,最后将主力汇集到锦州城东?

  皇太极不能作出决定,当然,也可用此时战场,摆不开那些多兵马为由,解释他们未参战的现象。

  皇太极寻思的时候,清国各臣,同样关注明军动静。豪格站在皇太极身旁,也是一眼不眨的看着山下,平日里那种桀骜不驯的神色少了很多,显然当日之战,阿济格的死,对他触动很大。

  代善抚着上唇花白的鼠须,低头沉思,他旁边的多尔衮若有所思,只有他身后的多铎东张西望的。

  户部承政英俄尔岱这时哈哈大笑,对皇太极道:“奴才恭贺皇上,皇上明见万里,南蛮果然入我觳矣。”

  他此言一出,立时身旁的清国各臣谀词如cháo,皆称大清兵猛攻锦州后,果然明军坐不住了。看他们此时布局,便是主力朝石门山,小凌河边进发样子,待他们占据石门山,兵马要渡过小凌河,定会在河水两岸流尽鲜血。

  豪格更佩服地道:“当日议事,我等不能决乌真哈超pào营所在,皇上立排众议,不被明军牵着鼻子走,果然他们现在中计了。到时靖边军来到河边,他们的重pào要过河,哪是那么容易?而我pào营数百门火pào可从容布阵,介时火pào齐she,过河的靖边军定然伤亡惨重,为我大清,除此祸害!”

  眼前的qíng形,皇太极也颇为满意,自己苦心孤诣,终见成效,怎能不让他欣慰?

  他多日yīn沉的脸上露出笑容,说道:“我大清骑she立国,当以己之长,击彼之短,死守山岭,终是无用,还得野地làng战!”

  他感慨道:“朕读史,知金世宗真贤君也,当熙宗及完颜亮时,尽废太祖、太宗旧制,盘乐无度。世宗即位,恐子孙效法汉人,谕以无忘祖法,练习骑she,后世一不遵守,以讫于亡。我国娴骑she,以战则克,以攻则取,往者巴克什达海等屡劝朕易满洲衣服以从汉制,朕惟宽衣博鮹,必废骑she,当朕之身,岂有变更?恐后世子孙忘之,废骑she而效汉人,滋足虑焉,尔等谨识之!”

  山城上的清国众臣肃然听着,齐声道:“皇上圣明,奴才等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532章 攻山

  在清国君臣,正为自己计谋自得时,明军这边,同样为清兵中计感到欢喜。

  三镇大军后方,一处丘陵上,王斗,洪承畴,张若麒,王承恩,邱民仰等人,又有余镇总兵们,都在密切关注前方qíng形。

  张若麒持着千里镜看了又看,良久,他抚须哈哈大笑:“忠勇伯果是妙计,奴贼入我觳矣!”

  身后的王朴与符应崇立时赞道:“妙计,确实是妙计,忠勇伯与洪督师运筹帷幄,张监军明见万里,皆是当世人杰。”

  王斗微微一笑,放下千里镜,他身旁的洪承畴也是抚须含笑:“观奴兵动静,他们定然以为,我师主攻方向为石门山,锦州东,待吴将军他们攻下各山,立时挖壕立寨,我主力则西进女儿河,定让贼奴大乱阵脚!”

  辽东巡抚邱民仰郑重道:“此计只可迷惑一时,待我师西进,贼奴很快会反应过来,时机稍纵即逝。”

  他眺望前方:“盼望吴将军,马将军,唐将军很快攻占石门山,立住阵脚。”

  此次明军方略,便是吴三桂三镇,先期夺下石门山,还有小凌河西岸河谷地,随后大军摆出进军渡河的架式,吸引锦州城下清军主力的注意。

  随后余镇趁机西进,清兵定然有一段时间的混乱。

  而女儿河之失,是奴酋huáng台吉忍受不了的,肯定要主力援救。待他们大军走之一空,吴三桂等人,就可趁机渡过小凌河,在锦州城东,与城池内的祖大寿诸人汇合。

  目前看来,清军的反应都在众人意料之中,就在前几日,马科,唐通等人的大营,都移到了huáng土岭东侧,造成明军主力,密密集在石门山下的假象,清军的判断失误,也在必然。

  洪承畴瞥了身旁的王斗一眼,看他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一点看不出内心思想,其一身蟒袍,气度非凡,真是龙虎之相。这个由普通小兵最后荣登伯爵的家伙,处事老辣,城府极深,便是自己宦海多年,面对王斗时,也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他心中暗叹,王斗在辽东大军中说话份量越重,而且他凭借的是自己影响力与能力,并非胡搅蛮缠而来,各人便是口不服,也不得不心服。

  他与邱民仰等人,虽然力挺吴三桂,马科,唐通诸员辽东系官将,但若是各员没有拿出手的战绩,他也不好明面上过于支持,希望这次石门山之战,各将能有一个好表现吧。

  ……

  吴三桂宁远军,马科山海军,唐通密云军,近五万的人马,cháo水般的bī到了石门山脚下。最后滚滚大军,在当地一个称为大慕屯的地方停留下来。

  此时摆在大军前方,山岭起伏,地势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慢慢高起来。

  大军西侧前行数里,便是西石门,rǔ峰山与石门山相jiāo处。此处山势比较陡峭,战车不可通行,易守难攻,但若攻下此地,大军便可顺着山后平缓的坡地,一直通到女儿河与小凌河相汇处。

  该处也是敌人重兵把守之地,激战时,旁边rǔ峰山的清军,同样可以过来援助。

  而石门山中部,有几处山岭坡地较为平缓,至于小凌河与石门山之间的河谷地,地势大多平缓,只是宽度不等,有时宽达数里,有时又不到一里。

  此时三镇大军后方中军处,马科,唐通,吴三桂几镇总兵,正在意气风发地对着一辆大车上的沙盘指指点点。

  这块沙盘,也是靖边军赠送的,沙盘确是好物,排兵布阵,彼此双方形势,皆是一目了然。各人再对王斗,对靖边军有想法,对这沙盘,都是爱不释手。

  这次大战,三镇除留守少部分兵力营中外,余者大部分拉出,此时各总兵身旁围绕的,尽是顶盔披甲,举止悍勇的各营将官。

  三镇攻打石门山,又肩负着渡河接应的重任,以宁远军的实力,还有吴三桂在蓟辽总督洪承畴心中地位,又有他背后qiáng大的门阀背景,所以当仁不让,三镇总兵,皆以吴三桂为首。

  就见吴三桂指着沙盘款款而谈:“洪督方略,此次我三镇大军,马帅主攻石门山,唐帅攻河谷,末将则策应押阵。山岭难攻,此战关键,还是在东路的唐帅部,若能攻下水手营壕沟,唐帅的军队,就能迂回到石门山背后,与马帅一起,前后夹击包抄,如此,奴贼定败!”

  本来依洪承畴的方略布置,是由吴三桂攻打石门山,马科策应支援。

  不过今早议事时,马科不知吃错什么药,抢着要当先锋。看他立功心切,洪承畴也不好打击他的雄心士气,而且大军奋勇向前,也是他乐意看到的,便替换下了吴三桂,由马科担任攻山先锋。

  此时军略的安排,便是马科部,分兵二路,攻打石门山,唐通部在战车掩护下,一直沿着河谷行进,直到攻打到小凌河与百股河jiāo汇处,也就是后世的百股大桥处,然后从背后,对石门山发起攻击,双方配合,夺下山岭。

52书库推荐浏览: 老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