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边军一小兵_老白牛【完结】(779)

阅读记录

  李邦华一凛,随着马国玺目光看去,便见一些头戴黑狐帽,身穿蓝色短罩甲的人在街上转悠,他们有的人抄着手,有人背着手,腰间挂着短棍,个个挺胸凸肚,目光如鸷鹰般锐利,只往人群中扫she。

  马国玺低声说道:“这城管局归杜公公在管,各城都有,专管市容卫生,吐一口痰便要罚款一个铜圆。很多人都遭了他们毒手,真是怨声载道,尽痛恨杜勋此人!”

  他说起一件事,几月前延庆州知州吴植曾领几个士人大骂永宁侯爷,还当街呸了一声,表示自己的愤怒。

  没想到此举被一群城管看到,当即上去,要吴植缴纳一个铜圆罚款……因吴植态度恶劣,又追加一个银圆罚款,当时引起很大的波动,事qíng一直闹到杜勋那边去。

  李邦华心中更是一凛,这真是斯文扫地,下意识看看那些城管。

  同时眉头微皱,民间之事,当以教化为主,岂可以刑罚取代?

  特别吴植一州之尊,也被如此对待,体统何在?王斗真是走火入魔了。

  特别杜勋身为监军,甘当王斗走狗,朝廷威严何存?

  二人继续走着,街上尽多摆摊的,还有很多货担郎,或许是城管转着的缘故,他们垃圾都不敢往街上扔,使得各街一直保持整洁,忽然又觉得,这城管局的设立,并非全是坏事。

  街上面摊林立,特别转角为多,依马国玺介绍,这种小本生意,各城并不收税,很多初来怀来城的人,也以此谋生,李邦华微微点头,王斗还算体恤百姓,并不一味死要钱。

  不过很多小食摊所燃之物引起李邦华注意。

  “这是……”

  马国玺说道:“哦,此物叫蜂窝煤,听闻是永宁侯爷研制的。”

  他注意李邦华的脸色,原本以为李钦差会大骂王斗不务正业,专搞些奇技yín巧,没想到李邦华却是额首:“此为造福民生之事,大善。”

  李邦华当然有自己的风骨原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王斗善政之处,他也不会违了自己本心。

  他早在注意这个煤球了,现在更是仔细观察,比起柴火,此物确实烟火小,火苗足,简便易运,观城内到处使用此物,想必镇内使用普遍,小民运制此物,也增加一些谋生之路。

  李邦华心思复杂,王斗擅政之处,由此物便可见一斑。

  天降王斗,此为大明之幸,还是大明之祸?

  他背手看着街道,总觉隐隐不对,良久,他才想起来,城内兵丁跑哪里去了?

  早前他进入怀来城就有这种感觉,现在想起来,身为路城,岂会没有守军驻军?怎么人影全无?

  问起这事,马国玺只是苦笑,王斗增加忠义营,各将的家丁全部被招选进去,余者慢慢的,也被安排各类职务,融入到各行各业去了,可说现在整个东路,已经没有原来军队存在。

  李邦华吃了一惊,随后大怒:“宣府镇内太平安宁,然一路之城,总需防范盗贼匪徒,便是bào民乱事,也需弹压。没有兵丁,这当如何,永宁侯意yù何为?”

  马国玺解释,城内虽没有军队,但却新设维持治安的巡捕房,城外密布的屯堡,内尽有jīng良的屯丁。况乎永宁城等处,驻有jīng锐的靖边军,安全方面,倒不是问题。

  当时永宁侯处理这些旧军,城内外尽是反应平淡,有职务归宿,也没什么旧军喧哗闹事。

  他指着街那边转来的一甲头戴红毡暖帽,内一半背鸟铳,一半挎腰刀铁锁,身穿青色短罩甲的巡逻人员,说道:“看,那些就是巡捕,兵员裁撤之时,一些人就进入巡捕房。”

  李邦华脸色yīn晴不定,看着这些人走来,倒也气势森严,近近过来一看,各人衣甲左胸上端,还别着一块长形小铜牌,上书“巡捕”二个大字。

  铜牌下方还有一行小字,似乎记着各人姓名,还有他们的牌号,类似腰牌的存在。

  这些人过来时,为首一个腰别手铳,带着腰刀的人见李邦华盯着自己,目光怪异得令人毛骨悚然,不由皱眉扫了他一眼,看他类似良民存在,便没有停下,领着部下,自顾自走了。

  李邦华看着他们远去另一条街,也不知该如何评价这个事,良久,化为重重一叹。

  他们在各街逛着,除了新鲜的各类烦心事,怀来街景,倒让李邦华与随从看得兴味昂然。

  更是万家灯火了,街头巷角,密密灯笼挂满不停,由此也可见怀来城的民间富足,热腾腾的饭菜香味更加扑鼻了,各茶楼酒肆进出人等不停,个个尽是生意兴隆,各类口音喧嚣于耳。

  便是街边的小食铺,一样人流爆满,不同层次的人,依自己的财力,满足着自己的需求。

  这个地方充满生气与笑容,人们不用担心兵火,不用担心流贼,不用担心鞑虏,他们穿着新衣,伴着美食,太平悠闲过着自己生活。

  看着这太平景色,特别来来往往,很多人举止有礼,就闻寒暄声,招呼声,不绝于耳。

  李邦华忽然一阵恍惚,百姓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夫妇相和、朋友相信、恭俭持己、博爱及众,圣人所言之景,一幕幕,都在东路与宣府镇各处实现,难道王斗做的才是对的?

  他重重叹息:“永宁侯在教化上是有大功的。”

  他对马国玺道:“兵宪一样功不可没。”

  李邦华也听说了,东路延庆州、怀来城二处,文人士绅,商人官员较多,很多外来富户,也喜欢移居怀来城或延庆城,这些人自然层次素质较高。

  其实若没了利害关系,没了家族与国家的思想争斗,不可否认,这些人的个人修养素质,要比普通下层百姓为高,毕竟有读了书,受了教育。

  而他们在马国玺治下,论起功劳,自然要算马国玺一份。

  得李邦华之赞,马国玺心qíng愉快,他笑呵呵道:“衣食足而识荣rǔ,仓廪足而知礼节,百姓能吃饱饭,自然教化上就上去了,下官不敢居功。”

  他笑容满面的,忽然又醒觉,难道这一切已让自己真心感到自豪,以致象个炫耀的小孩般,迫不及待向外人炫说?

  只是,看着街上的行人,虽寒意正浓,这些人与眼前所物,却传来一阵阵温暖。

  不论如何,眼前这一切,是自己要维护的。

  第743章 微服私访(下)

  李邦华在怀来城待了两天,在马国玺等陪伴下,还颇有兴致的游览了“怀来八景”中的几景,特别登上东门外牛角山,在泰山庙中上了几炷香。

  又过妫水河出名的通济石桥,爬上卧牛山之巅,兴致勃勃的眺望不远处这座城池,此时正值落日,西岩月落景观美不胜收,如此充满诗qíng画意,让二人诗兴大发,连吟数首诗才罢休。

  只是二人若知道几百年后,这座古老的城池已经淹没官厅水库之下,什么美景都不存在,不知会作何感想。

  李邦华继续起程,马国玺随行,打算一直送到jī鸣驿。

  身为东路兵备,他当然有在境内自由活动的权力,迎接钦差,也是应有之意,况乎他现在真的闲得发慌。

  从怀来城过去,下个大城便是保安卫城,也称保安新城(遗址在后世怀来县新保安镇),原本只是个小小驿站,称雷家站,“土木堡”之变后兴建卫城,与洋河对面的保安州城隔开。

  更管辖前、后、左、右、中、北六个千户所,原本就有屯堡一百二十七余处,算是东路境内一个很重要的城堡。

  众人一路过去,沿途要经过土木堡、沙城堡(后世怀来县城)、东八里堡、良田屯堡等重要大堡。

  这一路倒是平坦,官道本身也非常好走,沿途每隔十里,更有一个驿站,马国玺主动掏钱,每行一段时间,就安排众人在驿站歇息,李邦华看他熟练样子,似乎已经习惯了。

  各驿官倒是非常热qíng,让众人享受最高待遇,不过李邦华想想,这些人只是看在钱的份上,阿堵物作用罢了,并不因为自己堂堂钦差身份,又不由感到悲哀。

  经过土木堡时,李邦华停了下来,准备了祭品,进入堡内显忠祠,要祭祀一gān殉国大臣,特别到于谦塑像前祭拜。

  土木堡闻名遐迩,但堡周不过三百五十七丈,一个非常小的地方,也不知怎么塞进五十万大军的,宪宗即位时,重修土木堡的显忠祠,并在祠中为于谦塑像,还亲写碑文,题写祠匾。

  此时显忠祠占地颇广,东西十五丈,南北二十五丈,山门坐北朝南,共分二层院落。

  李邦华到山门前,就见大门两侧各有一条木制楹联,一书:一代忠贞光祖俎,一书:千秋气节壮山河。

  再进到正门,就见上挂“大节凛然”的匾额,两侧亦有木制楹联一对:隆千秋事典,表一代忠良。

  过了二道门,再顺着长十余丈的砖铺通道,众人直达显忠祠正殿前,就见两侧抱柱悬挂两道木制楹联:一曰:故老尚余哀,兵溃不堪论往事。一曰:诸公应自慰,君存何必问微躯。

  殿前台阶两侧还立有石碑,分别为初建显忠祠碑、死难诸臣名刻碑、宪宗重修碑、宪宗御笔于谦碑、万历年间胡思伸重修碑,殿内正面横列供桌上,摆有诸位英烈牌位。

  土木堡显忠祠算国之大祠,每年朝廷需“三祭公坟”(清明、农历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也只有这个时候,正门才开,余者时间,各人均要行走侧门。

  平日显忠祠由地方维护,礼部虽会拔些款子,但现在二者都谈不上管理,祭祀也时有时无,几年不见得有一次,不过李邦华看祠前祠后均有修整过的痕迹,祠官一样红光满面,丝毫没有衰败之相。

  问起马国玺,他低声说了,却是王斗认为这是重要历史文物,下令妥善管理,每年还有固定专款拔来,仅次于舜乡堡褒忠祠待遇。

  李邦华听了,也不知内心什么滋味,祭拜后,他呆呆看着楹联上那句:“诸公应自慰,君存何必问微躯。”

  良久,他说了一声:“笔墨侍候。”

  留诗一首,曰:“军行当日出仓皇,遗恨千秋此战场。碧血至今沉朔漠,丹心终古护君王。垂堂误入jian阉计,勤鼎遥留词客伤。昭代chūn秋隆祀典,满庭生气溢馨香。”

  马国玺看了连声赞好,下令将此诗刻成诗碑。

  ……

  因为忙着诗碑之事,一行人又在土木堡停了一天,然后继续起程,一路过沙城堡、东八里堡等地,眼前路上qíng景有所不同。

  李邦华听马国玺介绍,怀来城周边,除屯田外,尽多果园、菜园之类,满足城内外,还有保安州,永宁城等处军民日渐蓬勃的需求。

52书库推荐浏览: 老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