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边军一小兵_老白牛【完结】(919)

阅读记录

  他们进入议事大堂内,王斗转过屏风时,就见堂中满满的身影,都护府的文官武将,济济一堂。他们轻声说着话,声音混杂着,似乎各种各样的qíng绪在内中蔓延。

  当王斗身影出现时,他们皆尽看了过来,目光中满是激动、兴奋,还有紧张,很多人脸上甚至涨得通红。

  王斗微笑走向他们,所有人都簇拥过来,他们激动的道:“大将军。”

  “大将军。”

  “大将军。”

  他们呼唤着,他们说话声音越来越大,最后似乎汇成一片嗡嗡嗡的声响。

  王斗含笑看着他们,他轻声道:“都准备好了吗?”

  张贵吼道:“大将军,一切准备就绪。”

  温方亮道:“大将军,都准备好了。”

  韩朝道:“大将军,早已准备完毕。”

  众人道:“大将军,都准备好了。”

  笑容从脸上绽放,这一刻,王斗心神有些恍惚,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那么,发布动员令吧,全民总动员!”

  第864章 全民

  崇祯十七年四月初八日,征虏大将军,永宁侯王斗亲笔刊文动员宣言《起兵》,引得全民人心一片火热。

  宣府镇各处,一群群少年仗剑街头,泣血游行。保安州酒楼,李祥卿已经完全融入东路氛围,他与世兄周厚仁一样满脸喝得通红,用剑鞘拍打桌面,吼道:“出兵,出兵,杀尽流贼,诛绝胡虏!”

  他们舞剑高歌,齐唱靖边军军歌,《马踏燕然》。

  各行各业,各界人士纷纷结社,表明对出兵的支持之意。大量民众涌上街头,为靖边军的将要出兵而欢呼雀跃,每当军士经过,就是一片的呼喝“万胜”声音。

  各大街上人cháo如涌,无数的日月làng涛旗飞舞,特别很多民众涌向大将军府,他们在广场上密密集着,激动的冲府邸喊着“万胜”,他们似海啸般的欢呼声一làng高过一làng。

  沸腾激昂,到处是沸滚的人群,耀眼的刀剑寒光,飘扬的小旗。几年前这片土地已经有了一种朴素的民族主义思cháo,眼下这种激qíng更是完全并发出来。

  “战争开始了,国家需要你们!”

  “先生太太,为出征的将士捐点钱粮吧。”

  所有的都护府,宣府镇学生都走上街头,为将要来临的战事慷慨激昂的宣传演讲,还有许多人自发为将士募捐军费。这不单只是王斗体系的学子,还有各书院的士子。

  各人已经认识到,无论流贼还是鞑虏,这两头怪物都必须完全铲除,否则未来会影响到他们的太平安定生活。

  还有普通的民众一样如此,鞑子不用说,畜生般的东西,每次入关都带来一片尸山血海,血流遍野。而流贼,或许起初一些民众对他们了解不多,现在知道,他们就是一帮蝗虫啊,所到之处,gāngān净净。

  自己辛辛苦苦养家,若流贼万一前来,自己也若京师百姓一样被搜刮gān净怎么办?所以也必须全部消灭。不论流贼还是鞑子,都必须杀个gāngān净净。

  不知不觉,他们也自发如cháo,最后所有的人都被席卷其中,形成一种全民的狂热。

  他们捐钱捐物,都愿为出兵尽一份力。

  民众的心,从来没这么齐过。

  民众的心,也从来没这么火热过。

  初九日,三晋商行宣布,向出征将士捐款一百万个银圆,特别现三晋商行会长郑经纶、副会长赖满成,又以私人名义各捐款十五万个银圆,引起社会各界一片哗然。

  初十日,永宁侯王斗对此表示赞赏,同时他表示,民众所捐钱物,皆是他们身上衣,口中食,平日节衣缩食所得。他们虽是为国行善,然善心岂能没有回报?

  他下令将民众所捐钱物折为债券,一一jiāo回民众手中,并言未来本金不但完全发回,还有红利,利率比存在银行还高。更引来了大波的捐款làngcháo。

  这下更有大批的士绅悍然出手,原本他们也跟随cháo流捐钱捐物,不过多是百个,千个银圆的份量,表示下心意。债券一发行,他们一万,十万个银圆的抢购。

  十一日这天,大同的王氏家族一口气购买一百五十万个银圆的债券,吓得太原府,平阳府等地的财主慌忙赶去宣府镇抢购,还有陕西、宁夏等地的财主们闻风而动。

  塞外的蒙古人亦拼命奔来抢购。

  最后捐款金额飞快的bī近五百万个银圆大关。

  ……

  “未想到宣府镇义民如此之多!”

  原谷王府中,一个头戴网巾,身穿明huáng色蟒袍的十六七岁少年郎正在感慨道。

  这少年身穿代表皇太子的服饰,脸容带着稚气,此时上面还残留着丝丝兴奋,赫然正是逃出京师的皇明太子朱慈烺。

  他身边站着几个人,却是当日搭救太子出京的一些义士。一个笑眯眯的胖子吴义士,神qíng和气,然眼中不时冒出一丝丝的jīng光。一人年约四十,身材高瘦,颧骨高高隆起,yīn沉沉默,相貌有如老农。

  太子称他为李义士,听人唤他qiáng爷,他有时也称他qiáng爷。

  还有一人,年约三十多,神qíng有些忧郁的样子,右臂略有些不便,太子称他为萧义士。

  三月十九日晚,太子由义士搭救,从右安门逃出了京,然后却是南下,一直逃到涞水,然后顺拒马河而上,一直逃入马水口。然后入宣府镇东路,经保安州等地往镇城。

  一路所见所闻让这个少年郎大开眼界。

  可怜朱慈烺在崇祯三年被立太子后,大半的时间都待在钟粹宫中,然后又是崇祯十一年出阁讲学,一个个朝阁大臣,侍班讲读向他阐述微言大义,就没过过一天轻松快乐日子。

  此时国事忧乱,困扰着他的父亲,也困扰着这个少年郎,那种心伤疲惫一直到那天晚上,他永远忘不了那晚自己与父皇母后痛哭分临的qíng形。那种忧伤心碎,一直到逃到宣府镇的那刻止。

  便是逃亡的一些日,亦是兵荒马乱,山河破碎,种种所见,不忍卒睹。然逃入宣府镇后,却是另一个世界,再没有遍野饿殍,再没有流民乞丐,没有乱兵流贼,有的只是安定,安全,富足,美好。

  宣府镇各屯各堡gān净整洁,村落密集不断,这里的道路宽阔平坦,路上走的行人生机勃勃,满面红光,充满活力。这里的民众富足昂扬,彬彬有礼,行止间井然有序。

  这里的规划极好,井井有条,特别治安极佳,身边跟着随从只是排场的表示,不再是安危的担忧。太子就看到镇城许多女孩夜间亦在逛街,都没有丝毫的人身安全担心。

  人烟稠密,jī犬相闻,商铺繁华,鳞次栉比,相比自己听到的,在奏疏上看到的大明各处,这里完全就是另一个美好的世界。

  一切的一切,对少年的冲击极大,当时他就对身边几个义士言,大明的未来当如宣府镇如此。

  到了镇城后,他对永宁侯王斗的印象也极好,不骄不媚,沉着稳重,胸中有万里沟壑,对他也非常尊重,相处之令人如沐chūn风。每每与他说话,太子都觉颇有收获,很想常常与他促膝长谈,可惜永宁侯公务繁忙,这样的机会不多。

  他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他每每对身旁义士们道:“可恨jian臣蒙蔽父皇,使得永宁侯这样的大材不得重用,导致国事沦落如此。”

  太子在宫中的这些年,身边的群臣自然不会对他说王斗的好话,更常常在他的面前攻击其人与民争利,特别飞扬跋扈,实为国之大jian,这样的人,国君千万要远离。

  然眼中所见,耳中所闻,让他的心思想法完全往另一个方向去了。此后更看报纸,看到追赃助饷之事,看到一个个官商勋贵被抄出无数的白银,他不由冷笑:“此辈不义如此,该有此报!”

  他想起当时父皇为了粮饷之事竭心尽力,文武百官个个推三阻四,原来是为了投靠新朝。可惜流贼本xing不变,他们最终也喝到自己亲手酿造的苦果,只可怜京师百姓跟着遭殃。

  他恨恨道:“与民争利,与民争利,群臣一直在孤王面前言永宁侯与民争利。现在孤明白了,这个民,指的只是他们自己吧!一群鼠辈,枉负皇恩不顾,只为私利!”

  又看报纸上大学士陈演,国丈周奎等人被拷出的白银每家不下五十万两,而自己父皇的内帑银才多少?皇宫中所有金银与器皿加起来不过三十万两,国库更只余白银二十万两。

  而这些鼠辈,身为大臣,家中的白银竟比国库还多。

  他更恨恨道:“此辈死有余辜,不足同qíng!流贼追赃助饷,追得好!看尔等还投不投靠新朝!”

  他对身边义士说道:“此些道貌岸然之辈,总言永宁侯坏话,现在孤明白了何为与民争利。还是永宁侯说得好,国有大利、小利之分,众臣言说皆是小利,只为他们一家一族,永宁侯言说的方是大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也是宣府如此太平富足的原因。”

  他更道:“大明要富qiáng中兴,就必须走宣府镇的路子。”

  不过他有些忧心,他曾与王斗商议,王斗认为出兵前日,太子可宣布监国,名正方能言顺。太子当然赞同,他除想拜永宁侯为靖国公,“都督中外诸军事”加“光禄大夫”外,还想拜他为内阁首辅大臣。

  不过王斗谢绝了,除了大都督这个职位,内阁首辅大臣他推荐前兵部尚书陈新甲,又有户部尚书的人选,他推荐宣大总督纪世维。余者人员,他认为可以再议,收复神京后从百官中选定。

  比如他认为,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清正严明,似乎可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或者礼部尚书。凤阳总督马士英为人踏实稳定,似乎也可以进京谋个位子。

  只是太子忧虑:“今日方知,忠臣全在宣府镇,余处皆是道貌岸然之辈,史可法等人可否可堪大用?”

  依太子想的,内阁大臣,六部高官,全部换上宣府镇,都护府的人才好。

  然现在王斗只是选定钟荣为户部左侍郎,林道符为兵部右侍郎,符名启为礼部左侍郎,田昌国为工部右侍郎,迟大成为刑部右侍郎等外,余者的职位,几乎没动多少。

  哦,倒是推荐不少人任地方巡抚,州府县官员,不过离太子心中的设想太远了,让他有些不满意。

  当然,二人达成一致的便是,吴义士等人忠义可嘉,当破格大用,应策封锦衣卫都指挥使,都指挥佥事等职。

  然太子还是忧虑,他对身边诸义士言:“宣府镇外官吏说材无才,说德无德,他们可以胜任这些位子吗?便若史可法,马士英人等,惟恐又是道貌岸然之辈。”

52书库推荐浏览: 老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