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永平纪事_冬月青【完结】(4)

阅读记录

  “果然先生让你出来见见世面是对的,瞧你这样子,去了洛京可别丢师兄的人。”

  楚归讪讪摸了摸鼻子,挨到他师兄撒娇起来,又是笑闹一番。

  几乎踩着闭城时间一行人进了城,这时街边的摊贩商铺多数都歇了,许游便让车夫稍快些,等过几日再带他们出来玩。很快到了许府,许父许母还有许然大哥许立都在门口候着了;许父许母许是年纪大了,看着都比较gān瘦,不过都很和蔼慈祥,许立倒还比较高大,显得有几分沉稳严肃。

  许母一见着常年在外求学的小儿子,便满心满眼的关怀疼宠,瞧他哪哪都是在外受苦受累了,从头摸到手,在楚归看来就像是带着泪花的Xshe线了。许父让许母别闹笑话,进去都歇着再说,自己也是一双眼睛都盯到小儿子身上了。

  许家人听得楚归是楚先生的孩子,再加上他脸蛋圆圆的,眼睛圆圆的黑溜溜的一副惹人喜爱的模样,许父许母本就jīng神慡,这一来对楚归也是喜欢得紧。许家虽是蜀中富贾,但房屋也并不是十分豪奢;许氏兄弟三人各有自己的小院子,许家本来为楚归安排了单独的院子,许然让他和他住一个院子里,这样自在些。

  许家都是本分人,全家上下都对许然宠得紧,楚归也跟着沾了几分光,许家两个哥哥倒是被嫌弃了。许然在书院里,向来是十分温文沉稳的,在楚归面前也一直是个温柔大哥哥样子,乍看到他许师兄被全家像小孩这般又疼又宠地对待,楚归倒是觉得有点喜感;莫名觉得和他在书院时的境况很像,大有引为知己之意啊。

  许家日子简单安宁,歇过几日后便都养足了气神。这天许游说要带他们去城中逛逛,见识些好玩的东西。

  蜀郡城中十分热闹,买小吃、手工品的摊贩都特别多,楚归在山中呆了十多年,乍见到这俗世热闹场景,倒真像个刚出山没见过世面的毛头小子一样,觉得哪哪都是新奇。叶儿耙、烤ròu串、烤鱼虫、凉粉、醪糟、ròu饼、甜糕,虽说没有后世的辣椒和土豆,可各色各样的香辛料和各式小吃糕点,楚归没见过的吃食也多了去了,也有后世他根本没咋见过的蔬植,而且胜在地道新鲜。

  不过蜀中吃食倒是一如既往的美味,楚归整个人是不亦乐乎,直看得许然好笑。

  在城中有名的方外楼吃过午饭,三人晃晃悠悠,倒把城中大半特色地方都逛得差不多了,楚归食量也是惊人,虽已吃得肚皮瓜圆,有好吃的仍来者不拒。

  这是蜀城也没有很大,南北五里有余,东西四里左右,布局也很简单,官府衙役、兴盛繁华之地多沿锦江左右分布,不过妙在锦江两岸的游人道修的很是齐整,江边在垂柳花枝掩映之下,有一米来宽的行道,行道间隔着还有石椅;而垂柳花枝糙丛大概有一米来宽,比行道地势稍高些,垂柳花枝之旁又是一米来宽的人行道,人行道旁边载着高大的银杏、樟楠怀桐,两旁的银杏、樟楠槐桐之间是能容四辆马车的车道。或是沿江边行道看江景,或是在人行道上看街边的繁华商肆,再这样天气好的日子,都是优哉游哉。

  楚归白天吃得多了,晚间许游便没带他们去酒楼,只神秘兮兮地对两人道,“晚上哥哥带你们去个好去处。”

  许然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但是看着楚归兴致勃勃的样子也不好扫兴,想着有他在,也不会闹得太过的。

  他们上了马车,悠悠dàngdàng穿过两条小街,过了一座石桥,便来到了蜀郡盛名在外的红牌楼。

  红牌楼位于锦江的一道河湾处,那一带都是蜀郡郡城的销金窟,到了夜间繁华异常,河对岸一溜隐隐烁烁的红灯笼,掩映在糙木夜色之中,或喧哗或丝竹之声,遥遥飘到对岸,散发出勾人的诱惑力。

  楚归这两世都是个童子jī,还都是正直青少年一枚,哪来过这种地方。上辈子他是没机会了,现在能见识到两千年前的秦楼楚馆,说真的他心里还真是十分激动。

  许游是这里的常客了,小厮熟门熟路便将他们带到了里面的雅间。红牌楼分为前楼和后院,前楼有五层,中间是直到顶的大厅,二层和四层都有舞台,后院则多为恩客过夜的场所。

  令楚归惊讶的是,红牌楼里倒没他想象的露骨,顶多陪个笑、喂个酒、坐个大腿啥的,二层舞台上有琴舞表演,大堂都不是很喧哗。不过看他师兄那隐忍的表qíng倒很是好笑,许然这个有点呆气的书生,见到这些男女之间逾矩的行为,又是恼羞又是痛心,好像这些失礼未教化都是他的罪过一样。

  许游大概为了照顾他这个弟弟的感受,又或者考虑到楚归年少,又是他弟弟先生的孩子,不能太过分,倒只是叫了几个姑娘弹弹琴、唱唱歌、递个酒啥的,十分规矩。不过楼里的姑娘都被□□得十分出色,娇莺婉啼,带着蜀地软软平和的音调,个个如水一样;但xing子也是慡利的很,并不刻意逢迎讨好,却又十分体贴善解人意。直让楚归心中大叹,这个个妹子真是心怜啊。

  蜀中盛产美酒,配着美人小曲,不知不觉,楚归竟喝了小半壶下肚。许然羞窘得不行,自顾不暇,也没顾得上管束着楚归了。楚归一时肆意,倒晕乎乎有些熏熏然了。

  到了亥时初,许游打点一番,便准备带着喝醉的弟弟和喝晕的楚归回去了。才出雅间,没走几步,只见一间雅间的门正好打开,楚归不经意望进去,只见层层纱幔之后,透出一个大刀阔斧坐着的男子身影;最令楚归心惊的是,那男子一身的煞气,隔这么远,在这温柔乡中都十分萧杀凛冽地传过来,直让他觉得后背一凉,酒意都像醒了几分似的。

  楚归忍不住打了个冷噤,迅速撇开视线,本能之中直想离这人越远越好,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越低越好,就像广袤糙原上的兔子,瑟缩着自己的存在感,不被天上盘旋巡视的鹰发现,这是回避危机感的本能,不想成为猎物、生存的本能。

  当然,凭楚归现在一副熏熏然的感官,也没法发现那人的视线早抓住他了,不过那视线也只是习惯xing地审视一番。

  从那雅间出来之人与许然相识,两人寒暄几句,便各自道别离开了。直出了红牌楼,上了马车,离开被那视线攫获住的感觉,楚归才感到稍好受些。

  转眼在许家呆了大半月,十月初的时候,许然和楚归便离开许家,启程往汉中、长安而去,转道再去洛阳了。这个世界的一切对于楚归来说,都是十分新鲜而又充满好奇和热qíng的,一想到要去两千年的繁华古都,楚归这个前世来自新世纪、这世才出山的毛头小子,简直满身满心的的兴奋和喜悦。不过多年以后,楚归想到年少无知的自己,对于自己主动羊入虎口的兴奋,也是满满的心塞,不提也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成都虽然有红牌楼这个地名,但现在已经没这个地方,也没听说这地方以前是秦楼楚馆之类的,只知道望江楼那带是,嘿嘿,完全是因为红牌楼这个名字有感而发……

  ☆、4.洛阳?元宵?再遇

  4

  许家将盘缠、行李、马车等一应物事给许然打整好,许然、楚归、外带一个书童,三人便上路了。楚归和许然都有武艺傍身,许家倒不是很担心他们的安全,只是他们涉世未深,出门在外,吃点亏、上点当、受点骗总是在所难免的,即使心中挂念,但也知道男儿总要在外磨炼,长在父母羽翼之下的雏鸟是飞不高的。

  一路上都是许家在打点,楚归厚脸皮地蹭吃蹭喝蹭住,倒是一点也没觉得不好意思。他都认识许然十多年了,他这个许师兄,在鹿鸣书院呆的时间都要比和许家人呆一块的时间多得多,对他一直都是当自己亲弟弟看待,这些还要扭捏,倒是见外了。因果因缘,总是起在此处,结在彼处,受之倒也不必惶恐,给之亦是怡然自得。

  出蜀地、转汉中、过长安、往洛阳,一路辛苦自是不必说,楚归倒满心感慨,这中华大地,真真只有自己一脚一脚地量出来,才能真切感受到其中引人之处。蜀中秀丽、秦岭磅礴神秘、长安旧都苍凉,将近两月有余,堪堪在除夕之前,楚归三人到了繁华鼎盛、气运正旺的都城洛阳。

  洛阳北靠邙山,南依洛水,坐西向东,南北长约六里,东西长约九里。楚归一行到时正是上午,只见洛阳城门高约三丈有余,宽约两丈有余,全是大长石筑成,临到近前,那集聚人气的繁华鼎盛,染上穿越历史的巍峨苍凉、端庄严肃,一时间让楚归不禁有些恍然,不禁喃喃出声道,“这便是洛阳都城啊!”

  许然见他小师弟这副模样只觉好笑,轻轻拍了拍他的脑袋道,“进城吧,瞧你这模样,一座城墙就把你迷得三五六道的,若是你以后见到洛阳王宫,岂不是要五体投地了?!”

  楚归也不作辩解,只是调皮道,“说得师兄你到了王宫见了帝王便不需要五体投地似的!”

  许然一路虽都作正色,但他也长年长在山中,一年顶多回到蜀郡次把,如今到了这天下的王都洛阳,不激动也是假的,只是端着而已。此时正值除夕,街上热闹非常,置办年货、过年的喜气十分浓烈。

  此时太学早已放假,许然二人也要等得年后元宵过后,才去太学报到。许家在洛阳也置办得有房子,虽不在大富大贵之地,但各处都十分方便,许然兄长许立为行商便宜,一年也要上京两三次,每次在这住上小半月。

  许家在京的房子有人留守照看,这才得了消息,便在城内候着了。接到许然三人后,便直接回了许家。许府坐落在城西二里巷南边,是一座三进的院子,门前有两颗枣树,都已挂上了红灯笼。许家家仆早已将房间打扫gān净,候着许然和楚归了,为了就近方便,楚归也没有安置在别的院子,便直接住在了许然院子的东厢客房。

  洛阳城以王宫为界,东西皆有七里街、六里巷,有河自西向东从洛阳城中蜿蜒而过,除此之外,王宫南门之外东西延伸,有一条依河道人工稍加开凿修整的护城河,百姓叫作小洛河。许府便是位于西二里巷南边的小洛河边上,俗话说山南水北为阳,沈府在小洛河北边,又从地下引暗河从西往东,在府中西南处胥了个小池子,地下又修暗道将水从东边又引到小洛河中去,虽是商人之家,却既是便宜,又是雅致。

  王宫以西多为南北四方货物集散之地,西四里有洛阳大市,达货里、通商里、退酤里、治觞里、乐津里、调音里在其四周,一年四季人声喧沸,正是一派太平盛世景象。再往四周,便多是居住寻常百姓。

  王宫以东多居住王公贵族、经世大家,靠近王宫的里巷,往往也就只有两三座王公府邸,再往外,也多是世家大族、文臣将相府邸,再往外,亦多是或沾亲带故、转八弯子带点瓜葛或有点本事的皂吏了,东四里巷靠南点有个洛阳小市,不过和西四巷大市比起来,规模要小很多。

52书库推荐浏览: 冬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