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媒婆生涯_山楂丸子【完结】(21)

阅读记录

  没有介绍信,总不能不给狗娃治病吧!

  管不了这么多,韩念念疾步走回卫生站,狗娃的爹娘已经赶过来了,狗娃他娘一看狗娃流这么多血,吓得哇哇大哭,任狗娃他爹气急败坏的骂也没有用。

  “大妹子,咋样?介绍信开好了?”狗娃他爹迎上来急得头冒汗。

  “没有,吴书记去镇上开会了!”

  狗娃他爹当即急红了眼眶,他跟狗娃他娘结婚十来年,闺女倒是生了两个,可儿子就这一个啊,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

  “大哥你去借马车过来,越快越好,咱们先去市里,我想办法带狗娃去大医院!”

  狗娃他爹一听,二话不说就往生产队方向走,不多时就赶来了马车,狗娃她娘抱着狗娃,韩念念跳上去坐前面车辕,狗娃他爹快马加鞭,半个多小时就赶到了市区。

  “大哥,我下去问个人,咱们去方大兴酒家,我认识他们东家,咱们找他帮忙。”

  “大妹子,实在麻烦你了,我这…”

  韩念念忙抬手打住,“大哥先别说这些,带狗娃去医院要紧。”

  一路打听问路,马车赶去了方大兴酒家,来不及作他想,韩念念跳下马车就进去找方知行。

  彼时方知行刚从小山子乡回来,正在办公室看文件,底下职工敲门说有人找,方知行让进来,没想到进来的却是韩念念,不是一般的诧异。

  韩念念没空跟他寒暄了,进门便道,“你是不是本地户口?”

  方知行点头,“是。”

  “能不能抱你的‘儿子’去医院看病?”

  方知行愣住了,迟疑道,“我没有结过婚,哪来的子女?”

  第20章

  韩念念抓了他的胳膊,把人往外带,边走边告诉他qíng况。

  他们这一路向外走,倒是惹得方大兴里的职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纷纷伸个脑袋出来看咋回事。

  柜台里坐了个老婆婆,笑眯眯的看着他二人也不说话。

  方知行望向韩念念抓着自己胳膊的手,脸上有些发烫,但很快就淡定了,仔细听韩念念说qíng况,跟出去见他的“儿子”。

  有方知行相助,接下来就好办多了,狗娃他爹在方知行的指路下,去了中心医院,方知行去给挂了号,并且出示了他的工作证。

  “哟,这么大个口子呐。”

  老医生看得心疼,让狗娃他“爹”抱紧孩子,几个人按住狗娃,把伤口重新消毒并且fèng合上。

  饶是狗娃足够能忍,也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小脸涨得通红,嘴里一个劲喊娘。

  手里头没有介绍信,看个病也名不正言不顺,狗娃她娘光听狗娃喊她,还不敢应声,一个劲的抹眼泪,看得韩念念心里发酸。

  等包扎好,老医生又刷刷开了瓶双氧水,叮嘱隔两天冲洗伤口、换次敷料,又开了些消炎药。

  “这孩营养跟不上啊,得吃点jī蛋补补,伤口才长得快。”

  方知行抱着狗娃,面不改色道,“那麻烦您给开点。”

  时下jī蛋限量供应,城里的商品粮户也不是人人都有供应,除却刚出生的婴儿,只有拥有工作的人每个月才会发一张jī蛋票,可以购买十个jī蛋。

  普通居民除非生病了,除非医生建议补充营养,才会给开一张一斤jī蛋的处方,拿到物资部门就能购买一斤jī蛋,约莫能有十七八个。

  开好处方单,得去拿药。韩念念要去,狗娃他爹拿过处方单,“大妹子,我来去,哪能还让你去呐!”

  去药房拿药那就得先划价,大妹子这么折腾又是找人又是跟前gān后,已经很不容易了,哪还能再让人花钱拿药呐,狗娃他爹虽然不识字,但这点道理还是能想得通。

  “大哥,我跟你一块去。”韩念念估摸着他是不识字,去了也是露馅挨欺负。

  两人一块去了药房,药房递进去给划了价,里面的工作人员喊道,“九块八毛钱。”

  狗娃他爹一听要这么多钱,心里咯噔一下,不知该咋办。妞妞来喊他的时候,他跟狗娃他娘都在地里gān活,一听狗娃脑袋被嚯开个口子,吓得六神无主,哪还有功夫去想其他,着急忙慌赶过来,身上也没带多少钱,全掏了出来也就数了三块多。

  “快点呐,不给钱我咋给你拿药啊!”

  狗娃他爹急的额上冒汗,韩念念赶忙掏了钱,她也没有多少,身上就七块多,还是上次来市里偷卖布料剩下的钱,跟狗娃他爹拼凑起来,总算把狗娃的药费给付了。

  拿上药,狗娃他爹又是大妹子长大妹子短,好一阵感谢。韩念念叫他不要在意,心里却头次意识到没钱多可怕,既然她来了这个地方,手里头要是没点存款,再碰上像今天这样的应急事可怎么办…

  拿药回去,老医生挨个告诉怎么吃怎么用,等他们一行人从医院出来,已经是晌午了。

  狗娃她娘从方知行怀里接过了狗娃,狗娃眼睛盯着路人拎的病号饭,小声道,“娘,我好饿…”

  狗娃她娘顺着狗娃视线看过去,哄道,“咱们回去再吃,等家去娘给你卧荷包蛋。”

  正赶着饭点,医院的病号家属过来送饭,网兜里装着个铝饭盒,手里端的是一碗化了猪油的葱花面,挨着中心医院的就是国营饭店,像这样的葱花面,一毛五一碗,要四两粮票。

  “娘,我想吃葱花面…”

  狗娃他爹听得心里不是滋味,甭管葱花面一碗多少钱,娃生病,他就是借钱也能拿得出买葱花面的钱,可乡下老农民哪来的粮票呐!

  狗娃他爹眉头拧成了疙瘩。

  方知行走在后头,伸手捏了捏狗娃的哭得跟花猫一样的脸,笑道,“狗娃刚才fèng针表现真好,叔叔奖励你一碗葱花面好不好?”

  闻言,狗娃他爹刚忙道,“大兄弟,这可使不得,我虽没见过世面,也知道你们城里人口粮按量供应,自个都不一定能吃到月底了,哪还能再让你给狗娃再花粮票买面条!”

  “大哥,你还不知道,这位方书记以后还得去咱们小山子乡办事,他今天管你家狗娃一碗面条,你明天和大嫂还他一顿农家饭不就成了!”韩念念摸摸狗娃的脑袋,笑道,“狗娃,你记着这个叔叔了没有?下次他再去咱们乡,你看见了可得早通知你爹娘呀!”

  狗娃有些羞涩的看了一眼方知行,小声道,“韩老师,我记得啦。”

  狗娃他爹一听,眼眶子发红,今天他家狗娃算是碰上贵人了。

  “中!下趟大兄弟去咱们乡,我杀只老母jī炖了给大兄弟吃!”

  就近去了国营饭店,说是请狗娃吃碗葱花面,哪能让旁人看着gān瞪眼。一行五人先围圆桌坐下,方知行去打饭窗口排队。韩念念还没来过国营饭店,对啥都好奇,忍不住跟着过去排队观望。

  “方书记,今天真要谢谢你了。”韩念念由衷感谢他。

  方知行笑了,“我也没白跑,以后还能混一顿土灶炖老母jī。”

  韩念念也跟着笑,心道这人还真像她的渣系统评测那样,qíng商不是一般的高,是个人jīng。

  很快排队到他们,从方知行和工作人员的对话中,韩念念听了出来,时下的饭店可不是几十年后顾客是上帝的饭店,国营饭点里每天供应的饭菜都不一样,基本上是供应什么,居民买什么。

  像今天,主食有馒头、炒饼、葱花面,菜有炒huáng瓜、大酱闷茄子还有一个ròu菜猪ròu炖粉条,汤只有紫菜汤。另外还有凉菜酱猪蹄。

  猪蹄对时下居民来讲,实在不算什么好ròu,一毛五分钱一个,摆在那里没人愿意买。为啥不买?猪ròu炖粉条一大盆才两毛钱,一个猪蹄啥ròu都没有,就一溜猪皮裹在骨头上,居然还卖一毛五,这不坑人么!

  韩念念巴巴的望着酱猪蹄,想吃。

  方知行看了她一眼,忍着笑对工作人员道,“四份炒饼、一碗葱花面、一份猪ròu炖粉条,一盘酱茄子,还有一个酱猪蹄。”

  “好嘞!我算个账。”

  工作人员噼噼啪啪拨算盘,高声报道,“一块二毛钱,搭一斤五两的粮票。”

  趁方知行给钱的空当,韩念念低声问道,“买这么多,怎么才花掉一斤五两的粮票?”

  方知行只当她没出过远门,解释道,“但凡粮食做出来的东西才要粮票,至于炒菜,都没用到粮食,哪需要粮票?”

  韩念念恍然。国营饭点的饭菜不给送,得自取,韩念念帮忙端饭菜。

  狗娃他爹娘一看方知行不但给狗娃买了一碗葱花面,连带着把他们的晌饭也管了,又是一番千恩万谢。韩念念饿死了,管不了这么多,有qíng后补。对着猪蹄,韩念念差点没流口水。

  “赶紧趁热吃,吃完我带你们去物资部门把处方jī蛋买了。”方知行笑着招呼道。

  酱猪蹄被大师傅剁成了块,顾不上吃别的,韩念念先夹了块猪蹄,不客气的吃了起来,又给狗娃也夹了块大ròu。

  狗娃一口咬下去,满嘴油,吃得满足。

  狗娃他爹娘见状,也动了筷子。

  方知行打小在方大兴长大,哪怕是头些年战乱,也没怎么吃过苦头,人间美味更没少吃。相较之下,国营饭店大师傅炒出来的菜,就不够入他眼了,但是看韩念念吃得津津有味,嘴巴像只松鼠一样不停的啃,不由也被勾起了食yù,食指大动,把饭菜吃得gāngān净净。

  饭后又拿医生处方去物资部门买了jī蛋,jī蛋都是从农村回收上来的土jī蛋,个头不大,一斤能称十九个,但是却要按个数给钱,一个两分,十九个土jī蛋三毛八。

  “大兄弟,这份qíng我和狗娃他娘都记着。”狗娃他爹把方知行送到了方大兴酒家门口,红着眼圈子道。

  方知行摆摆手,叫他们别放在心上,嘴角始终挂着笑。

  马车渐行远,韩念念冲方知行挥挥手。

  “大妹子,我欠你的七块五,等家去我就立马给你。”狗娃他爹道。

  “钱的事不急,慢慢还。”韩念念倒是没把这事搁在心上,她心里盘算的是等回去之后得好好教训教训把狗娃脑袋砸破的熊孩子。

  马车赶到乡里时,正赶着下午上课,韩念念让狗娃他爹娘带狗娃回去休息,“我给狗娃放两天假,大嫂可要记得给狗娃换药,如果不会换就去卫生站找张医生,可别把狗娃伤口弄感染了。”

  狗娃他娘虽然不懂啥叫感染,但还是听韩念念的,“大妹子,你的话我记着了,等狗娃养两天,我让狗娃喊你来我家吃饭。”

52书库推荐浏览: 山楂丸子 系统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