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亲人
家里也没多少活儿可gān,耿秋和阿昊也懒得和村子里的人抢着砍柴去换钱,反正家里存的柴还很多,等别人都砍过了,他俩再去捡漏。两人一合计,gān脆带着阿牛去镇上,顺便带了几捆柴去卖掉,准备去买些过冬物质。
三人转了一会儿,他们只带了二两银子,准备买些粮食,一chuáng厚棉被。不想在铺子门口,阿昊突然盯着一行两老一小三个人瞧,那三人也盯着阿昊看,过了一会儿,那老头子不敢确定的叫了声:“昊公子?”
“老刘?”阿昊皱着眉,按了按额角,终于认出来了。难怪这人这以眼熟。
“真的是昊公子,小少爷快叫大表哥。”老刘大喜,拉着手里的小孩子哽咽起来。
“大表哥。”那小孩子年约六七岁,倒是不认生,瞪着大眼睛跑过来拉着阿昊的手,看样子他认得自己的表哥。
“宁哥儿?”阿昊心底直接跳出个名字来,叫出口,他还有怔怔的。
“是我。”孩子哭泣着答。
“大公子,您这是?”老刘身边的妇人偷偷瞧了耿秋几眼,特别是耿秋手上还抱着个娃娃,终于忍不住发问。
“老刘家,这是我的正君,你们叫秋爷就行了。”阿昊算是给大家介绍了耿秋的身份。当然主要是把人jiāo给了耿秋,阿昊记忆混乱,这会儿虽然灵台一清明,认出自己的表弟及表弟身边的侍候人,但其实很多事qíng都理不清。
不料,听了他的话,老刘两口子却是怔了好一会儿,好象不相信似的,两老对视一眼,还是上前行了个礼,齐呼:“秋爷。”耿秋明白这两人,是根本就不认识自己,但是他没说什么,也不知道该说什么,默然的点了点头。
阿昊看了看耿秋,又看了看宁哥儿三人,见大家都沉默,他不解的问:“老刘,你怎么带着宁哥儿到这个地方来了?”
“大公子,您不知道啊。姑奶奶没了。”老刘声音哽咽,恨不得哭出来,那小孩子更是放声大哭起来。
见这些人都只顾着哭,搞得四周的人都看过来,耿秋不得不出声,问:“老刘,你们这是逃到这里来的,还是要去哪里?”
“回秋爷,我们带着小少爷,一路东奔西躲的,要不是在这里遇上您和大公子,我们还不知道要怎么办呢?姑奶奶是被那家子黑了良心的人害死的,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带着小少爷逃了出来,这一路上小少爷吃了不少的苦头,身上带的一些财物也都花用光了。”老刘泣不成声的说。
“你们要跟着我们吗?”耿秋又问。他实在不知道,这多了三口人,养不养得活啊。
“大公子,小少爷就剩下您这个亲人,还能上哪儿去?”老刘没回答,反而问阿昊。
“行了,跟我们回去吧,只是我们那地方很穷,不过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就不会少了你们的。”阿昊叹了口气,答道。他的脑子虽然半清不楚的,但是也知道自己父母家全遭了难,肯定会连累到出嫁了姑母,现在姑母只剩下个孩子,自己不照顾怎么办?
“是。”老刘立马高兴起来。他们老两口,本是阿昊姑母的陪房,并不是宁哥儿父亲家的下人,因为二人常年在庄子上生活,替姑母打理着庄子,要不然也不可能逃出来。
看着老刘三人风尘仆仆的,穿的也普通,身边也只带了两个包袱,耿秋心里明白,这三人估计也是没银子的主。他进店去买了两chuáng被子,不管怎样把人带回家,睡觉总得有被子吧,这天越来越冷了。他都觉得上次买的被子太薄了,才打算来再买条厚被子用的,这会儿也不用想着给自己添了,还是得先顾上这三人。这家里添了人,很多东西要买,粮食也要增加,又买了五十斤粗面和二十斤糙米,几斤粗盐。把带来的二两银子并卖柴的四十个大钱,花得一gān二净。
一路上,耿秋和老刘边走边谈,互相试探着,老刘是个老实人,很快就jiāo了底,阿昊父母家倒了霉,连带了出了嫁的阿昊的小姑母。婆家多少受到了牵连,就时时搓磨媳妇,甚至对孙子也极不好。小姑母是个有脾气的人,那能让婆家这样对自己和儿子,时不时的总要回击回击。
这婆家人一不做二不休,gān脆下了狠手。小姑母死了,就剩下个儿子让下人带着逃了出来,他们老两口子带着宁哥儿,在外面逃窜了一年多,也不知怎么就跑到了这个破地方来,要不是遇上阿昊,他们还真不知道要怎么办?
在回村子的路上,几个人已经准备好了说辞,宁哥儿是阿昊的表弟,家乡遭了难父母双亡,没了活路来四处投奔族亲,就找到他们家来了。老刘两老口其实也不算多老,两口子都是三十五六的年纪,只是在外逃难一年多,担惊受怕的,又吃了不少的苦头,才会显得这么苍老,看上去有四十多的样子。
刘成宁六岁。刘成宁的父母死了,家里什么都没有,还是靠叔叔婶婶的拉拔,才能活下来。反正宁哥儿以后也不可能回到父族去了,老刘两口子对他又有救命之恩,况且这两口子本身也没有儿女,所以gān脆把宁哥儿改了姓刘,认了老刘两口子当父母,长大后给这两老养老送终。
到了村子,就照着这个说法,耿秋告诉村里人:“三叔一家子来投奔我们。”老刘变成了刘三叔,他妻子就是刘三婶,刘成宁,大家也跟着叫宁哥儿。
看着这么穷的地方,刘叔刘婶都觉得太差了点,但是一想到在外面的这一年多的不易,又觉得有个地方实实在在的落下来,已经不错了,所以他们老两口倒是很快就想通了,反正有阿昊照顾宁哥儿,他们算是有jiāo代了。
正好左边的正房子空着,随便收拾收拾,就可以住人。因为只有现存的竹chuáng,耿秋让阿木快点赶一张chuáng出来,先用竹chuáng将就几天,竹chuáng上铺上gān糙再加上两chuáng新被子,老刘两口子和宁哥儿先凑和着睡几天。
老刘两口子都是闲不住的人,见到耿秋去做饭,三婶连忙要自己接手,阿昊倒是笑着说:“你先瞧瞧秋哥怎么做的,慢慢再接手。秋哥很会做饭呢。”
三婶搓搓手,不好意思的给耿秋打下手,不过就是往灶里添些柴糙,而刘三叔则自己主动找到了活gān,他一进门就知道了主家穷,连被子都是新添置的,如果不gān活,怕是根本就养不起他们三人。所以他去挑水了,顺道看了看屋子四周的环境。
晚餐,耿秋特意多做了些,并且还多烧了一个菜,意思是招待宁哥儿三人。主餐是粗面菜饼子,加糙米粥,三个菜,加了兔子ròu炖的白菜一大盆,蒸了个jī蛋羹,大块的鱼炖白萝卜丝。白菜萝卜是村里人给的,他自己也种了些,但是还没长大。jī蛋是村子里人换给他的,家里一向都有存货。鱼块更是存货,一向都不缺。但对于宁哥儿三人来说,真算得上是他们这一年多来吃得最好的一顿了。当然了,这种饭食,对于穷人家来说,已经是相当丰盛。
吃饭的时候,老刘两口子下意识的不敢上桌,但是阿昊说:“在这里,你们是长辈,以后大家就是一家子了,还分什么主子和下人的。都一起吃吧。”
老刘想想也是,在这个穷地方,哪里还有主子和下人的分别,再说了,他们两口子其实也早不是姑奶奶家的下人了,前年姑奶奶就把他们放出去了,要不是这样,他们还带不出来宁哥儿呢。主家对他们有恩,又领了姑奶奶临死托孤的遗愿,他们拼死带着宁哥儿逃了出来。只是一路上得花大价钱打点,又担惊受怕的,宁哥儿病了几场,带的金银细软也花用的光光了。眼见昊公子家也这么穷,他们都害怕吃不上饭了。哪里想到还能吃上鱼和ròu,也管饱。提着的心,也总算是落下来了。
吃完饭,三婶连忙去收拾碗筷,灶上早烧了热水,先让宁哥儿洗澡,宁哥儿好好洗了一通,换了身gān净衣服,总算象个少爷的模样了,只是脸色有些苍白,人也较羸弱,很显然这段日子,孩子没少遭罪。
☆、第24章 太穷
三婶的到来,解决了耿秋和阿昊都不会做衣服的问题,他们不需要再求别人帮助了。三婶女红不错,并且速度也快,显见是做惯了的。因为家里不需要她做饭,所以她有较多的时间花在做衣服上。按耿秋的计划,家里每人得添一身新棉衣。因为大家都需要,但是棉絮只有那么多,只好先紧着两人孩子,宁哥儿和阿牛很快就添置了一套新棉服,剩下的棉絮给阿昊做了件小袄,就只剩下一些边角料了,只够给孩子们做双靴子了。
“我再去买十斤棉絮回来。三婶三叔再看看还需要添些什么,我一并买回来。”耿秋看着剩下的这些边角料说。
“哪里要这么多,我们两个老东西,一人做一件大袄就够了。”三叔不好意思的说。他们带来的包袱里,每人只剩有一套换洗的夹衣服和单衣,身上也就是各自穿了一套厚衣服,连个换洗的都没有。两个大人并一个孩子,都只穿了一件小袄算是冬衣,需要添置的衣服实在是太多了。
反而阿昊和耿秋还都有旧的厚冬衣,就是少了些,添一件也可以,实在没办法,将旧将旧也过得去。耿秋明知他们需要冬天的衣服,心里已经计算过,最少也得再买十斤棉絮才行,要不是手中银子少,他还想再多买一些呢。
耿秋出了门,三叔缠着阿昊去砍柴,说是砍柴主要是为了多gān点活,其实家里堆的柴糙真真不少了,只是家里什么都缺,粮食还要靠买,他总想着能不能增加点收入呢。天天坐在家里养身体,这也养好了,哪能不gān活呢。
“只有到很远的大山群,才有可能猎到些野物,附近的小山头连柴都砍不了多少,偶尔能套个兔子,还都不肥。”阿昊苦笑着摇头。
附近几个小山头,他家后面的这个一般没什么人来打柴。因为这小山头基本上是座石头山,上而只稀稀拉拉的长着些不过胳膊粗细的树,更多的是一些荆棘类,树都是带针叶的树,树枝不多,叶也少,荆棘又刺人,打柴的人都不喜欢,所以大家宁愿跑远些。
所以当初村长才会说,他家这个地方不太好。看着后面相距不过百米就有座小山头,其实却一点儿用处也没有。他家院子的后面,有象足球场大的空地,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块,连糙都长得少。当初的屋主可能也是整理过,这块空地的石头还都平平整整的。只是远处却有东一堆西一堆的石头,估计都是当初整理出来的。
再往后一直到小山头之间的那么大的一片,也不过是东一丛荆棘,西一簇野糙,间或夹杂些野jú花与歪歪扭扭的几根不知名小树。四处都是杂乱的石块,大大小小满地都是。所以他们这间屋子,当初的屋主也算是就地取材,外墙都是石块垒成的,不过这也有好处,就是结实。
“那就进一趟山,我还是有把子力气的。”三叔说,他也跟着打过猎,有些粗浅的功夫,身本也好,要不然,只怕难得带着宁哥儿跑出来。
“你先好好休息几天,养养身子再说。”阿昊不同意。他希望三叔三婶能先养好身体,其他的事不着急。
52书库推荐浏览: 天远大
种田文
生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