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待大家伙儿都吃饱后,尤氏便把先前夫子立下的字据取了出来,一边塞到张大郎手上,一边叮嘱道:“娘怕以后还会没钱,因此便趁着现在手里还有几个钱,把你们两个的束脩一口气jiāo齐了四年。这是你的飞夫子亲笔立下的字据,大郎你且好好收着,千万不可弄丢也不能叫别人发现了。”
张大郎闻言心里越发感到纳闷,更是不解的问道:“娘,这字据您收着不是更好?”
尤氏坚持道:“娘记xing不好,怕没过几日就不晓得把这字据塞哪儿去了,娘让你收着你就收着,反正这物事也就对你们两兄弟有用处!”
既然尤氏坚持,张大郎也只能小心翼翼的把那张字据收好,尤氏见了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语重心长的叮嘱张大郎兄弟道:“你们两个一定要好好的读书,将来考取功名光耀门第、也替娘好好的争一口气!娘的话你们可要记牢了,且也只有你们两个当哥哥的书读好了、有出息了,你们的弟妹今后才能过上好日子!”
张大郎兄弟都觉得尤氏今天似乎有些不对劲,就好像要出远门且很久都不会回来,所以要提前把以后的一些事都安排好……可尤氏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村妇,哪会出什么远门啊?
张大郎兄弟心里俱是十分纳闷,但一旁的尤氏且管不了那么多了———打从她晓得自个儿随时都会丢下几个孩子先走一步,她就想一口气把该办的事、以及该jiāo代的事一一都做完!免得日后来不及说、来不及做会让她后悔莫及。
因此尤氏很快就继续叮嘱起张大郎兄弟:“还有,你们两个一定要等有出息了、高中了再定亲,千万不可早早就随意定下亲事来!这件事回头你们只管和你们的祖父说,他一定会赞同你们晚定亲的……”
尤氏之所以这样jiāo代两个儿子,其实也同样有自己的一番考量在里头的———尤氏是担心她走了后,进门的后母见不得张大郎兄弟好,会胡乱替他们定亲事、误了张大郎兄弟一生。
但只要张大郎兄弟能够高中、前程稳定下来,那到时候和他们定亲的人家自然也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了,甚至只要张大郎兄弟出仕为官、离开矮岭村这一方之地,后娘也就无法摆布他们的亲事了。
而张老爷子对两个孙子的期望一向都极大,一定会赞同让他们先好好的读书,出人头地了再议亲这个决定。而只要张老爷子发话,那后娘就是再怎么撺掇张光也无济于事。
尤氏为张大郎兄弟考虑得的确是十分周到,但张大郎兄弟听了却不由面面相窥,显然都不明白尤氏怎么突然说起了他们的终身大事来,不过他们见尤氏说到最后面色多了几分凝重,也都不敢马虎、当下就一脸正色的应道:“娘的吩咐我们都记下了,我们一定会好好读书,不辜负娘对我们的期望!”
“娘的话你们都记了就好,好了,时候差不多了,你们赶紧回书院小憩一会儿,下午好要继续读书呢!”
说完尤氏便招来店小二结了账,把两个儿子送回书院后,才抱着妙儿上了驴车,慢慢的出了城往家里赶去。
两个儿子今后的道路,尤氏也只能为他们安排到这里了,毕竟眼下以尤氏的能力、她也只能保证张大郎兄弟能有书读,不至于她一不在就被迫辍学,其他的就要靠他们自个儿去争取了。
而安排妥当张大郎兄弟的事后,尤氏却依旧没有松口气,那驴车还在huáng土小道上慢慢的走着时,尤氏便已经开始转而担心起妙儿的将来了……
张老爷子和张光俱是只看重儿子、不看着闺女的人,因此若是尤氏真的不在了,那以他们二人重男轻女的xing子,绝不会把和妙儿有关的事放在心上———这从上次张老爷子竟然答应,把妙儿许给许三郎一事就能看得出来!
——————————————6.15第二更奉上————————————
第九十四章 尤氏的打算
虽说妙儿有两个哥哥照看着,尤氏大可不用担心她会吃什么大苦头,但在妙儿议亲这件事上,张大郎兄弟却是没有发言权。因此尤氏最担心的就是将来后娘进门后,会撺掇张光随便给妙儿定门亲事,让妙儿一辈子都过不上好日子。
尤氏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担忧也不是全无道理,毕竟尤氏要是真的不在了,那最有可能成为张光继室的女人自是非崔氏莫属。那崔氏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更何况张大郎兄弟还曾经狠狠的捉弄过她一回,她要真进了张家门、不苛待几个孩子就不错了,哪还会对几个孩子好?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替妙儿备嫁妆、选夫家便被尤氏当成了一等一的大事,而尤氏仔细的筛选过后,把同张家关系还算不错、且正好家里有合适年纪的小子的徐家,列入了最先考虑的人选里头———毕竟徐家有对孪生小子,他们的年纪和妙儿配对正合适,尤氏只要去徐家一趟就能一次相两个人。
话说这徐家,原本家底就不比张家差,这几年听说又赚了不少、小日子过得也比以前好上不少,可以说如今徐家的家底、已是眼下的张家拍马都赶不上了。加上徐四郎的父亲也是个读书人,且比张光要靠谱用功多了,因此徐家也极有可能会出一位大官人,让他们家的门第更高一些……
有钱且很可能会有权的徐家,对张家来说自然算是很不错的结亲对象了,尤其是张光和徐老爷、徐天光的jiāoqíng非浅,这门亲事结成的可能xing可以说是极大!
虽然张家可能会被说高攀了徐家,但宋人嫁女娶妇一向都是循着“高嫁女、低娶妇”的规矩,因此张家就是比徐家差上一些,只要妙儿的嫁妆风光、那倒也不会被人说闲话。
当然,眼下外人还不晓得张家内里真正的qíng形,因此尤氏便想趁着内里的事还没完全显露出来时,把妙儿的亲事给定下!这样一来,尤氏给妙儿选门好亲事的把握才会大些。至于定完亲后如何,那本就不是人可以掌控之事,对方应该也不会太过qiáng求,最多也就惋叹自个儿运气不好、摊上这么一桩亲事而已。
不过尤氏倒也不怕妙儿被徐家小瞧了去,只要她提前替妙儿备好嫁妆,张大郎兄弟将来能够有出息,那徐家自是不会计较张家败落,毕竟张大郎兄弟可是妙儿嫡亲的兄长,且从小就疼爱妙儿、以后自然是妙儿的最大靠山。
于是打定主意后,尤氏便挑了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日子,挑了几样亲手做的糕点,带着妙儿到徐家去串门。
而打从尤氏身子变差后,尤氏就极少带着孩子出去串门,平时那些经常有往来的亲朋好友也渐渐的少到张家串门了,免得尤氏要劳心劳力的招待他们,让她的身子骨越发不见好。
因此丁氏一见家里来了尤氏这个稀客,马上就急忙忙的迎了上来,且正好徐天光也在家,于是丁氏便拉着妙儿的小手,笑着说道:“我总是在我们家老爷跟前说,说你们家的闺女模样儿生得极俊,让我每回见了都想搂在怀里亲上几口!”
“我说的多了,我们家老爷便也想瞧瞧你们家的俊闺女,可不今日正好就赶巧了?我们家老爷正巧也在呢,可不就能好好的瞧瞧四娘?”
尤氏是抱着说亲的心思来的,因此丁氏要把妙儿带去给徐天光看、尤氏心里自是十分乐意,毕竟徐天光要是喜欢妙儿、两家结亲的希望也就大了一些。
于是尤氏边随着丁氏往堂屋走去,边笑着说道:“我早就想来看看丁夫人了,可惜前段时日身子骨一直不见好,所以才拖到今日才来……”
尤氏说完赶忙把手上挎着的竹篮子塞到丁氏的手里,道:“这是自家做的一些桂花糕并绿豆饼,早上才刚刚新鲜出炉,我记得你家小五最爱吃这两样物事,于是便装了一些捎过来,还望丁夫人不要嫌弃。”
丁氏一边笑着把篮子jiāo给一旁立着的丫头,一边拉着尤氏的手说道:“你可真是见外!我们两家谁跟谁?你来就来,犯得着这般客套还带什么物事?!这下可好了,我们家那个嘴馋的小子有口福了!谁不晓得你蒸的糕点在这四乡八里都出了名的好吃?”
丁氏说着便弯下身子把妙儿抱了起来,逗着她说道:“四娘你说是不是?我们四娘是不是也最爱吃你娘蒸的糕点?”
妙儿用软糯糯的声音答了句:“嗯!妙儿最爱吃娘亲做的糕点了!”
“一会儿和哥哥们一起吃。”
说话间丁氏已经领着尤氏进了堂屋,被她抱着的妙儿则忙着四下张望、寻找多年前的“仇人”———妙儿可没忘当年徐四郎和徐五郎是怎么嫌弃和欺负她的!
不过妙儿却没在堂屋里看到徐四郎兄弟,反而看到一个一身书卷气、大约三十出头,穿着一袭鸦青色长衫的男子,只见那男青衫子客气的冲尤氏点了点头,而尤氏也礼貌的冲他福了福身,可见他们二人也是相熟的。
随后还是那青衫男子率先开了口:“嫂夫人快请坐,张兄最近还好吧?我也有段时日没见着他了。”
“让徐老爷挂念了,我们家老爷还是以前那老样子。”尤氏客气的说道。
徐天光闻言点了点头,最后还是忍不住提点了尤氏一句:“嫂夫人常伴张兄身旁,可得记得时时刻刻的提醒他、离下次开考科举的时日已不多了,让他赶紧收心把心思都放到课业上,不可再放纵自己天天只吟诗作对、喝酒寻乐,不埋头苦读迎接考试。”
妙儿听了这话忍不住悄悄的打量起徐天光来,见他说这番话时脸上除了几分屡考不中的感叹外,神色却是一本正经、语气也是苦口婆心,显然他是想让尤氏委婉的劝一劝张光,让他别再天天花天酒地、把心思用在玩乐上头,否则只会再名落孙山。
于是头一次见面,妙儿对徐天光的印象可谓是大大改观———妙儿原以为物以类聚,张光那副德行、和他jiāo好的徐天光一定也好不到哪里去,因此妙儿有些“恨屋及屋”的把徐天光归到人渣一类。
没想到这 徐天光倒是是位敢于直言劝告的良友,且一身正派、言行举止间也带着读书人的气质,可见他并不是因喜好玩乐才屡屡落榜,而是真的怀才不遇或是运气不佳。
不过这尤氏好不容易来一趟,徐天光就说这些暗指张光不务正业的话,未免有些让人难堪、破坏气氛,因此丁氏一见尤氏因徐天光的话而面色通红,马上就出声打圆场道:“老爷,你不是天天惦记着张家的小女娃吗?眼下尤夫人可是把她给带来,这不,人都到你眼前了你也不看人家一眼!”
52书库推荐浏览: 宋初云 市井生活